客行忽到湘東驛。
明朝真是瀟湘客。
晴碧萬重云。
幾時逢故人。
江南如塞北。
別后書難得。
先自雁來稀。
那堪春半時。
菩薩蠻·湘東驛問答
問:《菩薩蠻·湘東驛》的作者是誰?
答:菩薩蠻·湘東驛的作者是范成大
問:菩薩蠻·湘東驛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菩薩蠻·湘東驛是宋代的作品
問:菩薩蠻·湘東驛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客行忽到湘東驛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客行忽到湘東驛 出自 宋代范成大的《菩薩蠻·湘東驛》
問:客行忽到湘東驛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客行忽到湘東驛 的下一句是 明朝真是瀟湘客。
問:出自范成大的名句有哪些?
答:范成大名句大全
詞題標(biāo)明的湘東驛,在南宋時屬萍鄉(xiāng)縣,即現(xiàn)今江西西部、靠近湖南的萍鄉(xiāng)市西。當(dāng)時是比較閉塞的山鄉(xiāng)??甲髡叻冻纱笠簧新?,這首小令大約作于1172年(乾道八年)冬作者調(diào)任靜江知府(治所在今桂林市),為廣西經(jīng)略安撫使,越歲之后途徑此地之時。此前幾年,作者曾奉使出行金朝,歸遷中書舍人并任朝廷史官,接著因?qū)Τ⒂萌藛栴}提出不同意見,辭官引退歸蘇州。作者政治上不得意,心情抑郁,這時接到調(diào)令,首途廣西,來到了荒僻的湘東驛。旅中的孤獨凄涼,難以排遣,不禁回想舊日京中故里的友人,憂從中來,寫下了這首小令。
上半闋首句點明了客行所至的地點——湘東驛,“忽到”二字,便有非所預(yù)想、難料今日的意味,可見遠(yuǎn)遷廣西本非己愿。然而“豈不歸懷官有程”(陸游句),官事在身,明朝不得不繼續(xù)前行,進(jìn)入瀟湘(湖南二水名)之境?!罢媸恰倍郑嘎冻觥安灰庵链?,居然至此”的感慨和悵惘。作一個公忠體國的正直官員也是身不由己,乃至不容于朝。作者并沒有交待遷官的具體始末,僅從自驚自嘆的感喟中表露出微弱信息,供讀者去聯(lián)想得之。悵望蒼茫晴空中的重重云彩,意識到自身的所在,距三吳故地是那樣的遙遠(yuǎn)。“幾時逢故人?”作者此問,充滿了懷舊的情思,也反襯出客行的孤寂境況和失望的悲哀。
江南本山明水秀之區(qū),但對辭鄉(xiāng)遠(yuǎn)別的孤旅來說,一切美景均同虛設(shè),無意觀賞,這與荒涼的塞北便無區(qū)別了。下半闋首句便發(fā)出了如此沉痛的表述:“江南如塞北”,更何況交通阻塞、音書難通,連鴻雁的蹤跡也稀少而不易見到。那么,這暮春三月,面對生機盎然的大千世界,豈不更令人孤苦難耐嗎?通篇就這樣由境觸情,由情而憶,由憶而感,由感而悲,傾訴了遠(yuǎn)別的傷痛、懷舊的積郁。兩闋之間,過度自然,渾然一體。語言樸素明白,毫不費解,卻又含蓄曲折,意蘊深沉,稱得上是洗盡鉛華、反璞歸真。說它道出了眼中景、心中情,意中事,是“人難言之而已易言之”,是不為過分的。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