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凡的學習活中,家最熟悉的就是知識點吧?知識點也可以通俗的理解為重要的內容。為了方便大家學習借鑒,下面小編精心準備了有機化學知識點整理內容,歡迎使用學習!
有機化學知識點整理
一、物理性質
甲烷:無色無味難溶
乙烯:無色稍有氣味難溶
乙炔:無色無味微溶
(電石生成:含H2S、PH3特殊難聞的臭味)
苯:無色有特殊氣味液體難溶有毒
乙醇:無色有特殊香味混溶易揮發(fā)
乙酸:無色刺激性氣味易溶能揮發(fā)
二、實驗室制法
甲烷:
CH3COONa + NaOH →(CaO,加熱) → CH4↑+Na2CO3
注:無水醋酸鈉:堿石灰=1:3
固固加熱(同O2、NH3)
無水(不能用NaAc晶體)
CaO:吸水、稀釋NaOH、不是催化劑
乙烯:
C2H5OH →(濃H2SO4,170℃)→CH2=CH2↑+H2O
注:V酒精:V濃硫酸=1:3(被脫水,混合液呈棕色)
排水收集(同Cl2、HCl)控溫170℃(140℃:乙醚)
堿石灰除雜SO2、CO2
碎瓷片:防止暴沸
乙炔:
CaC2 + 2H2O→ C2H2↑ + Ca(OH)2
注:排水收集無除雜
不能用啟普發(fā)生器
飽和NaCl:降低反應速率
導管口放棉花:防止微溶的Ca(OH)2泡沫堵塞導管
乙醇:
CH2=CH2 + H2O→(催化劑,加熱,加壓)→CH3CH2OH
注:無水CuSO4驗水(白→藍)
提升濃度:加CaO 再加熱蒸餾
三、燃燒現(xiàn)象
烷:火焰呈淡藍色不明亮
烯:火焰明亮有黑煙
炔:火焰明亮有濃烈黑煙(純氧中3000℃以上:氧炔焰)
苯:火焰明亮大量黑煙(同炔)
醇:火焰呈淡藍色放大量熱
含碳的質量分數(shù)越高,火焰越明亮,黑煙越多
四、酸性KMnO4&溴水
烷:都不褪色
烯炔:都褪色(酸性KMnO4氧化溴水加成)
苯:KMnO4不褪色萃取使溴水褪色
五、重要反應方程式
烷:取代
CH4 + Cl2 →(光照)→ CH3Cl(g) + HCl
CH3Cl + Cl2 →(光照)→ CH2Cl2(l) + HCl
CH2Cl + Cl2 →(光照)→ CHCl3(l) + HCl
CHCl3 + Cl2 →(光照)→ CCl4(l) + HCl
現(xiàn)象:顏色變淺裝置壁上有油狀液體
注意:
4種生成物里只有一氯甲烷是氣體
三氯甲烷 = 氯仿
四氯化碳作滅火劑
烯:
1、加成
CH2=CH2 + Br2 → CH2BrCH2Br
CH2=CH2 + HCl →(催化劑) → CH3CH2Cl
CH2=CH2 + H2 →(催化劑,加熱) → CH3CH3 乙烷
CH2=CH2 + H2O →(催化劑,加熱加壓) → CH3CH2OH 乙醇
2、聚合(加聚)
nCH2=CH2 →(一定條件) → [-CH2-CH2-]n(單體→高聚物)
注:斷雙鍵→兩個“半鍵”
高聚物(高分子化合物)都是【混合物】
化學有機物方程式
1.有機物的溶解性
(1)難溶于水的有:各類烴、鹵代烴、硝基化合物、酯、絕大多數(shù)高聚物、高級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數(shù)目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級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鹽、氨基酸及鹽、單糖、二糖。(它們都能與水形成氫鍵)。
2.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KMnO4/H+褪色的物質
1)有機物:含有C=C、—C≡C—、—OH(較慢)、—CHO的物質 苯環(huán)相連的側鏈碳上有氫原子的苯的同系物(但苯不反應)
2)無機物:與還原性物質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如H2S、S2-、SO2、SO32-、Br-、I-、Fe2+
3.與Na反應的有機物:含有—OH、—COOH的有機物
與NaOH反應的.有機物:常溫下,易與含有酚羥基、—COOH的有機物反應
加熱時,能與鹵代烴、酯反應(取代反應)
與Na2CO3反應的有機物:含有酚羥基的有機物反應生成酚鈉和NaHCO3;
含有—COOH的有機物反應生成羧酸鈉,并放出CO2氣體;
含有—SO3H的有機物反應生成磺酸鈉并放出CO2氣體。
與NaHCO3反應的有機物:含有—COOH、—SO3H的有機物反應生成羧酸鈉、磺酸鈉并放出等物質的量的CO2氣體。
4.既能與強酸,又能與強堿反應的物質
(1)2Al + 6H+ == 2 Al3+ + 3H2↑ 2Al + 2OH- + 2H2O == 2 AlO2- + 3H2↑
(2)Al2O3 + 6H+ == 2 Al3+ + 3H2O Al2O3 + 2OH- == 2 AlO2- + H2O
(3)Al(OH)3 + 3H+ == Al3+ + 3H2O Al(OH)3 + OH- == AlO2- + 2H2O
(4)弱酸的酸式鹽,如NaHCO3、NaHS等等
NaHCO3 + HCl == NaCl + CO2↑ + H2O NaHCO3 + NaOH == Na2CO3 + H2O
NaHS + HCl == NaCl + H2S↑ NaHS + NaOH == Na2S + H2O
(5)弱酸弱堿鹽,如CH3COONH4、(NH4)2S等等
2CH3COONH4 + H2SO4 == (NH4)2SO4 + 2CH3COOH
CH3COONH4 + NaOH == CH3COONa + NH3↑+ H2O
(NH4)2S + H2SO4 == (NH4)2SO4 + H2S↑
(NH4)2S +2NaOH == Na2S + 2NH3↑+ 2H2O
(6)氨基酸,如甘氨酸等
H2NCH2COOH + HCl → HOOCCH2NH3Cl
H2NCH2COOH + NaOH → H2NCH2COONa + H2O
(7)蛋白質分子中的肽鏈的鏈端或支鏈上仍有呈酸性的—COOH和呈堿性的—NH2,故蛋白質仍能與堿和酸反應。
5.銀鏡反應的有機物
(1)發(fā)生銀鏡反應的有機物:含有—CHO的物質:醛、甲酸、甲酸鹽、甲酸酯、還原性糖(葡萄糖、麥芽糖等)
(2)銀氨溶液[Ag(NH3)2OH](多倫試劑)的配制:
向一定量2%的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2%的稀氨水至剛剛產生的沉淀恰好完全溶解消失。
(3)反應條件:堿性、水浴加熱 酸性條件下,則有Ag(NH3)2+ + OH - + 3H+ == Ag+ + 2NH4+ + H2O而被破壞。
(4)實驗現(xiàn)象:①反應液由澄清變成灰黑色渾濁;②試管內壁有銀白色金屬析出
(5)有關反應方程式:AgNO3 + NH3·H2O == AgOH↓ + NH4NO3 AgOH + 2NH3·H2O == Ag(NH3)2OH + 2H2O
銀鏡反應的一般通式: RCHO + 2Ag(NH3)2OH→2 Ag↓+ RCOONH4 + 3NH3 + H2O
【記憶訣竅】: 1—水(鹽)、2—銀、3—氨
甲醛(相當于兩個醛基):HCHO + 4Ag(NH3)2OH→4Ag↓+ (NH4)2CO3 + 6NH3 + 2H2O
乙二醛: OHC-CHO + 4Ag(NH3)2OH→4Ag↓+ (NH4)2C2O4 + 6NH3 + 2H2O
甲酸: HCOOH + 2 Ag(NH3)2OH→2 Ag↓+ (NH4)2CO3 + 2NH3 + H2O
葡萄糖:(過量)CH2OH(CHOH)4CHO +2Ag(NH3)2OH→2Ag↓+CH2OH(CHOH)4COONH4+3NH3 + H2O
(6)定量關系:—CHO~2Ag(NH)2OH~2 Ag HCHO~4Ag(NH)2OH~4 Ag
6.與新制Cu(OH)2懸濁液(斐林試劑)的反應
(1)有機物:羧酸(中和)、甲酸(先中和,但NaOH仍過量,后氧化)、醛、還原性糖(葡萄糖、麥芽糖)、甘油等多羥基化合物。
(2)斐林試劑的配制:向一定量10%的NaOH溶液中,滴加幾滴2%的CuSO4溶液,得到藍色絮狀懸濁液(即斐林試劑)。
(3)反應條件:堿過量、加熱煮沸
(4)實驗現(xiàn)象:
① 若有機物只有官能團醛基(—CHO),則滴入新制的氫氧化銅懸濁液中,常溫時無變化,加熱煮沸后有(磚)紅色沉淀生成; ② 若有機物為多羥基醛(如葡萄糖),則滴入新制的氫氧化銅懸濁液中,常溫時溶解變成絳藍色溶液,加熱煮沸后有(磚)紅色沉淀生成;
(5)有關反應方程式:2NaOH + CuSO4 == Cu(OH)2↓+ Na2SO4
RCHO + 2Cu(OH)2→RCOOH + Cu2O↓+ 2H2O
HCHO + 4Cu(OH)2→CO2 + 2Cu2O↓+ 5H2O
OHC-CHO + 4Cu(OH)2→HOOC-COOH + 2Cu2O↓+ 4H2O
HCOOH + 2Cu(OH)2→CO2 + Cu2O↓+ 3H2O
CH2OH(CHOH)4CHO + 2Cu(OH)2→CH2OH(CHOH)4COOH + Cu2O↓+ 2H2O
(6)定量關系:—COOH~ Cu(OH)2~ Cu2+ (酸使不溶性的堿溶解)
—CHO~2Cu(OH)2~Cu2O HCHO~4Cu(OH)2~2Cu2O
7.能發(fā)生水解反應的有機物:鹵代烴、酯、糖類(單糖除外)、肽類(包括蛋白質)
8.能跟FeCl3溶液發(fā)生顯色反應:酚類化合物。
9.能跟I2發(fā)生顯色反應:淀粉。
10.能跟濃硝酸發(fā)生顏色反應:含苯環(huán)的天然蛋白質
11.能使溴水(Br2/H2O)褪色的物質
(1)有機物① 通過加成反應使之褪色:含有C=C、—C≡C—的不飽和化合物
② 通過取代反應使之褪色:酚類 注意:苯酚溶液遇濃溴水時,除褪色現(xiàn)象之外還產生白色沉淀。
③ 通過氧化反應使之褪色:含有—CHO(醛基)的有機物(有水參加反應)注意:純凈的只含有—CHO(醛基)的有機物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④ 通過萃取使之褪色:液態(tài)烷烴、環(huán)烷烴、苯及其同系物、飽和鹵代烴、飽和酯
(2)無機物① 通過與堿發(fā)生歧化反應 3Br2 + 6OH- == 5Br- + BrO3- + 3H2O或Br2 + 2OH- == Br- + BrO- + H2O
② 與還原性物質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如H2S、S2-、SO2、SO32-、I-、Fe2+
高中化學實驗必備知識
1.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發(fā)出耀眼的強光,釋放大量熱量,產生白煙,產生白色物質。
2.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白光,釋放熱量。
3.硫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釋放熱量,產生刺鼻的氣味。
4.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劇烈燃燒,火星四射,釋放熱量,產生黑色固體物質。
5.加熱試管中的碳酸氫銨:產生刺激性氣味氣體,產生液滴。
6.氫氣在空氣中燃燒:火焰呈淡藍色。
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發(fā)出蒼白色火焰,產生大量的熱量。
8.用氫還原試管中的氧化銅:黑色氧化銅變成紅色物質,試管口產生液滴。
9.用木炭粉還原氧化銅粉,使氣體進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銅變成有光澤的金屬顆粒,石灰水變渾濁。
10.一氧化碳在空氣中燃燒藍色火焰,釋放熱量。
11.將鹽酸滴入少量碳酸鉀固體的試管中:由氣體產生。
12.加熱試管中的硫酸銅晶體:藍色晶體逐漸變成白色粉末,試管口產生液滴。
鈉在氯氣中燃燒:劇烈燃燒,產生白色固體。
14.點燃純氯,用干冷燒杯蓋住火焰:發(fā)出淡藍色火焰,燒杯內壁有液滴。
15.將硝酸化的硝酸銀溶液滴入含碳離子的溶液中,由白色沉淀產生。
16.將硝酸化氯化鋇溶液滴入含硫酸根的溶液中,產生白色沉淀。
17.將鐵銹釘放入含有稀硫酸的試管中加熱:鐵銹逐漸溶解,溶液呈淺黃色,產生氣體。
18.在硫酸銅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藍色絮狀沉淀。
19.氯通入無色碘化鉀溶液,溶液中產生褐色物質。
20.在三氯化鐵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產生紅褐色沉淀。
21.在盛有生石灰的試管中加入少量水:反應劇烈,發(fā)出大量熱量。
22.將一顆干凈的鐵釘浸入硫酸銅溶液中:鐵釘表面附著紅色物質,溶液顏色逐漸變淺。
23.將銅片插入硝酸汞溶液中:銅片表面附著銀白色物質。
24.將濃碳酸鈉溶液注入盛有石灰水的試管中,產生白色沉淀。
26.細銅絲在氯氣中燃燒后加水:產生棕色煙霧,加水后產生綠色溶液。
26.強光照射氫氣。氯的混合氣體:反應迅速爆炸。
27.氯氣中燃燒紅磷:產生白煙。
28.氯遇濕有色布條:有色布條顏色退去。
29.加熱濃鹽酸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產生黃綠色刺激性氣味。
30.加熱氯化鈉(固)和硫酸(濃)的混合物:產生霧和刺激性氣味。
有機化學知識點整理相關文章:
★ 高三每年化學復習知識點歸納2021
★ 高三化學重要知識點歸納2021
★ 2022高考化學必考知識點歸納最新
★ 2022備考化學高考必考知識點大全
★ 高二化學重點知識點歸納解析2021
★ 化學高考必考基礎精華知識點歸納2021
★ 理綜高二化學必修三全新基礎知識點2021
★ 有機化學基礎實驗教學總結范文6篇
★ 高三化學知識點分享整理2021
★ 高二年級化學重點知識點解讀2021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