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上學期間,大家對知識點應該都不陌生吧?知識點是知識中的最小單位,最具體的內容,有時候也叫“考點”。下面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于初中物理知識點總結的內容,歡迎閱讀,內容僅供參考!
初中物理知識點總結
電功率物理學名詞,電流在單位時間內做的功叫做電功率。是用來表示消耗電能的快慢的物理量,用P表示,它的單位是瓦特(Watt),簡稱瓦,符號是W。電功率計算公式1.P=W/t主要適用于已知電能和時間求功率2.P=UI主要適用于已知電壓和電流求功率3.P=U^2/R=I^2R主要適用于純電阻電路一般用于并聯電路或電壓和電阻中有一個變量求解電功率4.P=I^2R主要用于純電阻電路一般用于串聯
目錄
1.電功率
2.電功率計算公式
3.電功率單位
1.電功率
物理學名詞,電流在單位時間內做的功叫做電功率。是用來表示消耗電能的快慢的物理量,用P表示,它的單位是瓦特(Watt),簡稱瓦,符號是W。
2.電功率計算公式
1.P=W/t主要適用于已知電能和時間求功率
2.P=UI主要適用于已知電壓和電流求功率
3.P=U^2/R=I^2R主要適用于純電阻電路
一般用于并聯電路或電壓和電阻中有一個變量求解電功率
4.P=I^2R主要用于純電阻電路
一般用于串聯電路或電流和電阻中有一個變量求解電功率
5.P=n/Nt主要適用于有電能表和鐘表求解電功率
t-----用電器單獨工作的時間,單位為小時
n----用電器單獨工作t時間內電能表轉盤轉過的轉數
N----電能表銘牌上每消耗1千瓦時電能表轉盤轉過的轉數
6.功率的比例關系
串聯電路:P/P'=R/R'P總=P'__P''/P'+P"并聯電路:P/P'=R'/R P總=P'+P"
3.電功率單位
瓦特,簡稱瓦,符號W
1瓦特(1W)=1焦/秒(1J/s)=1伏·安(V·A)
①W—電功—焦耳(J)②1kw·h=3.6×10^6J
t—時間—秒(s)t=1小時(h)=3600秒(s)
P—用電器的功率—瓦特(W)P=1KW=1000W
P=W/t
(兩套單位,根據不同需要,選擇合適的單位進行計算)
容易被理解錯誤的知識點
密度不是一定不變的。密度是物質的屬性,和質量體積無關,但和溫度有關,尤其是氣體密度跟隨溫度的變化比較明顯。
天平讀數時,游碼要看左側,移動游碼相當于在天平右盤中加減砝碼。
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一定不變。只要是勻速直線運動,則速度一定是一個定值。
平均速度只能是總路程除以總時間。求某段路上的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只能是總路程除以這段路程上花費的所有時間,包含中間停的時間。
受力分析的步驟:確定研究對象;找重力;找接觸物體;判斷和接觸物體之間是否有壓力、支持力、摩擦力、拉力等其它力。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區(qū)別:平衡力作用在一個物體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兩個物體上。
物體運動狀態(tài)改變一定受到了力,受力不一定改變運動狀態(tài)。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受力也包含受包含受平衡力,此時運動狀態(tài)就不變。
慣性大小和速度無關。慣性大小只跟質量有關。速度越大只能說明物體動能大,能夠做的功越多,并不是慣性越大。
慣性是屬性不是力。不能說受到,只能說具有,由于。
物體受平衡力:
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這兩個可以相互推導。物體受非平衡力:若合力和運動方向一致,物體做加速運動,反之,做減速運動。
1Kg≠9.8N。兩個不同的物理量只能用公式進行變換。
月球上彈簧測力計、天平都可以使用,太空失重狀態(tài)下天平不能使用而彈簧測力計還可以測拉力等除重力以外的其它力。
壓力增大摩擦力不一定增大?;瑒幽Σ亮Ω鷫毫τ嘘P,但靜摩擦力跟壓力無關,只跟和它平衡的力有關。
兩個物體接觸不一定發(fā)生力的作用。還要看有沒有擠壓,相對運動等條件。
摩擦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壓強和接觸面積的大小有關。
動滑輪一定省一半力。只有沿豎直或水平方向拉,才能省一半力。
畫力臂的方法:一找支點(杠桿上固定不動的點),二畫力的作用線(把力延長或反向延長),三連距離(過支點,做力的作用線的垂線)、四標字母。
動力最小,力臂應該最大。力臂最大做法:在杠桿上找一點,使這一點到支點的距離最遠。
壓強的受力面積是接觸面積,單位是m2。注意接觸面積是一個還是多個,更要注意單位換算:1cm2 =10-4m2
液體壓強跟液柱的粗細和形狀無關,只跟液體的深度有關。深度是指液面到液體內某一點的距離,不是高度。
固體壓強先運用F=G計算壓力,再運用P=F/S計算壓強,液體壓強先運用P=ρg h計算壓強,再運用F=PS計算壓力(注意單位,對于柱體則兩種方法可以通用)
托里拆利實驗水銀柱的高度差和管子的粗細傾斜等因素無關,只跟當時的大氣壓有關。
浮力和深度無關,只跟物體浸在液體中的體積有關。浸沒時V排=V物,沒有浸沒時V排
求浮力要首先看物體的狀態(tài):若漂浮或懸浮則直接根據F浮 = G計算,若有彈簧測力計測可以根據F浮 = G-F拉計算,若知道密度和體積則根據F浮=ρg v計算。
有力不一定做功。有力有距離,并且力距離要對應才做功。
簡單機械的機械效率不是固定不變的。滑輪組的機械效率除了跟動滑輪的重力有關外還跟所提升物體的重力有關,物體越重,拉力也越大,機械效率越高,但動滑輪的重力不變。
物體勻速水平運動時,動能和勢能不一定不變。此時還要考慮物體的質量是否發(fā)生變化,例如灑水車,投救災物資的飛機。
機械能守恒時,動能最大,勢能最小。可以由容易分析的高度和形變大小先判斷勢能,再判斷動能的變化。
初中物理復習方法
中考物理復習方法一:夯實基礎,建構知識網絡
近幾年的中考物理試題都特別注重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與技能,基本上摒棄了純粹考查記憶性知識的試題。更多的是將物理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放在真實、生動、具體的情景中進行考查,并且考查的方式和重點轉向到對基礎知識的理解水平上。
但初中物理的知識點較多,容易混淆,為此,在復習時我們可以用表格或框圖的形式使知識系統(tǒng)化,用要點記載方式和方法把知識歸納起來,使知識條理化、網絡化,便于熟練而牢固地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
中考物理復習方法二:專題復習
按初中物理知識體系進行專題復習,即把初中物理的全部內容歸納成力、熱、光、聲、電、磁六大板塊系統(tǒng)復習。如果說第一輪復習重點是記得“牢” 固,那么第二輪復習關鍵是要記得“精”,即從縱、橫兩方面串聯知識,編成網絡,進一步提煉知識精華,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把握考點、熱點,提高復習效率, 使知識掌握與能力培養(yǎng)同步進行。
中考物理復習方法三:靈活運用
應在牢固掌握基礎知識、形成基本技能的基礎上進行題型訓練。
此時要注重在靈“活”運用上下功夫,通過重點練習一些中考熱點題型,如開放題、探究題、閱讀信息題、實驗設計題及與生產、生活、科學技術密切相關的實 際應用題等,進行題型分析,總結出各種題型的解題方法和技巧,掌握“通法”,妙用“巧法”,做到一題多解、一題多變、多題一解,從中領悟常用的物理思想方 法(如轉換法、實驗推理法、控制變量法等),并能用它指導解題,以不變應萬變,“活”學“活”用。
中考物理復習方法四:重點練習
初中物理的知識點較多,學生很容易將一些相近的概念記錯、記混。為此,在復習迎考,打基礎,抓重點的同時,可以把所學知識進行專題復習和專項訓練。
我們大致可以分成:力、熱、光、電、實驗等幾大板塊有針對性地強化訓練,把前后知識聯系起來,使所學的知識相互遷移,連成線,織成網,強化學科知識的橫向聯系,強化知識的理解和應用。
在實驗復習中,要熟悉課本每個實驗的原理、器材、方法,特別是一些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思維方法??砂凑湛茖W探究的七個環(huán)節(jié)重新經歷實驗過程,體會各種方法。
初中物理知識點總結相關文章:
★ 初中物理易錯易混知識點3篇
★ 八年級物理知識點歸納
★ 必考知識點大全初中物理專題復習2021年
★ 中考物理所有章節(jié)公式知識點匯總
★ 初中物理八年級下冊教學總結5篇
★ 初中物理物態(tài)變化所有知識點全整理
★ 初中物理知識點歸納總結之壓力與壓強
★ 初中物理浮力所有知識點全整理
★ 初中物理熱和能所有知識點全整理
★ 初中物理簡單機械知識點總結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