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北京農(nóng)學院召開課程思政建設經(jīng)驗交流會。黨委書記楊軍、黨委副書記仲叢生出席交流會,各學院教學副院長、系主任、校級教學團隊負責人、校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負責人及其他一線教師等共計120余人參加本次交流會。會議由教務處處長馬蘭青主持。
會上,劉京國、王文和、龔剛強、李瑞芬、孔素然、王紹輝六位老師分別以發(fā)酵工程、植物學、法理學、會計學原理、高等數(shù)學和設施園藝學課程為例分享了各自的經(jīng)驗和做法。
國家級課程思政教學名師、首批國家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負責人、北京工業(yè)大學楊慶生教授做題為《深度融合,高階發(fā)展,協(xié)同育人——基礎力學課程思政建設實踐》的報告,介紹了近年來課程思政建設的進展與態(tài)勢、課程思政教學設計要點、國家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申報的經(jīng)驗等。
黨委書記楊軍作總結發(fā)言。他指出,課程思政是學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和關鍵環(huán)節(jié),是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人才培養(yǎng)體系的有效切入點,是完善全員、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的重要抓手。
圍繞課程思政建設,楊軍提出四點工作要求。一是圍繞“建什么”,精準課程思政定位。要進一步明確“育人先育德”理念,不斷強化思想政治教育意識和責任,充分認識到建設課程思政體系是對新時代教師教書育人職責的深化和拓展,是高等教育推進四個回歸的本質要求,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二是圍繞“怎么建”,充實課程思政資源。進一步完善課程思政建設工作機制,研究成立課程思政教學研究中心,增設課程思政建設教改項目,建設課程思政案例庫,充分發(fā)揮課程思政示范課程的示范引領作用。三是圍繞“誰來建”,打造課程思政隊伍。按照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的要求提高教師修養(yǎng)和能力。四是圍繞“為誰建”,提高課程思政實效。探索課程思政評價標準,將立德樹人成效作為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的第一指標,構建“課程—院系—學?!比壴u價標準體系。
楊軍強調,全面推進學校課程思政建設,事關學校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提升,事關學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落實,意義重大、任務艱巨,學校教師應不忘初心、汲取智慧、凝聚力量、毅勇前行,不僅做“教書匠”、更要做“大先生”,做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示范,努力打造課程思政“金課”,培養(yǎng)更多知農(nóng)、愛農(nóng)、強農(nóng)、興農(nóng)的應用型農(nóng)林人才。(作者:教務處/文 覃思、吳桐、王元杰、高佳琪、楊浩宇/圖)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