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藝術學院以高水平人才隊伍建設為目標,加強高層次人才引進力度,優(yōu)化師資隊伍結構,拓寬人才隊伍塔基,激活師資隊伍整體活力,提升師資隊伍整體水平,多措并舉打造人才集聚高地。
一、制度領航,加強高層次人才引進。
一是健全制度體系。修訂《人才引進與管理辦法》,制定《公開招聘工作實施辦法》等制度,堅持突出師德、德才兼?zhèn)?,不斷完善高層次人才引進的條件、程序、待遇、管理和考核制度機制,為引進高層次人才做好制度建設;二是做好引才服務工作。建立長期聘用與短期聘用相結合的靈活引進方式,設立人才服務專員,提供一對一精準服務;三是加大精準引才力度。2021年以來引進學科帶頭人和教學科研骨干15人、博士人33人;多渠道挖掘引進急需緊缺專業(yè)人才85人;四是管理重心下移。發(fā)揮二級學院引進人才管理與考核的自主權,提高人才引進質量和工作效率;五是加大對學校高層次人才的培養(yǎng)支持力度。組織開展“泰山學者”工程遴選工作,推選泰山學者青年專家。
二、需求領航,加大師資培養(yǎng)力度。
一是定期進行師資隊伍結構和人才需求分析。摸清師資隊伍底數,深入分析各二級學院師資隊伍結構和現狀,形成學校師資隊伍建設分析報告,有針對性地制定人才引進計劃,持續(xù)優(yōu)化師資隊伍的學科、專業(yè)、年齡、學歷、職稱、學緣結構;二是大力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參加“萬師進萬企”行動,鼓勵教師進企業(yè),鼓勵引進產業(yè)精英進學校,全面提升教師隊伍專業(yè)實踐和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三是持續(xù)做好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的選培工作,為教師黨支部書記培育工作提供支持保障,18個教師黨支部實現“雙帶頭人”全覆蓋。四是加強中青年骨干培養(yǎng)。支持優(yōu)秀中青年教師在職攻讀博士學位,參與教學科研團隊建設、海外研修培訓、國內訪問學者項目。近三年開展訪學研修、攻讀博士學位、從事博士后研究項目的專任教師73人,組織專業(yè)教師參加職業(yè)能力提升各項培訓54次,培訓2360人次。對青年人才項目申報、團隊建設、平臺支撐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營造引才聚才良好氛圍,打造青年人才“蓄水池”。
三、理念領航,健全教師教育機制。
一是健全師德師風培育教育體系。常態(tài)化開展政治理論學習、師德師風專題培訓,重點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將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內化于心;二是組織開展師德師風主題教育活動。持續(xù)開展慶祝教師節(jié)、師德師風建設教育月、感念師恩等系列主題活動,增強教師光榮感、自豪感與使命感,提升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三是開展教師榮譽表彰活動。樹立培育教師先進典型,發(fā)揮他們的模范帶頭作用,營造校園濃厚的尊師重教文化氛圍。自2021年以來評選“四有”好老師30人、干事創(chuàng)業(yè)優(yōu)秀工作者30人、卓越貢獻獎3項,為從教三十年教師34人頒發(fā)證書;四是加強教師學術道德教育。組織開展學術規(guī)范和學術誠信研討會、報告會,加強教育學習,引導教師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和嚴謹認真的治學態(tài)度;五是積極組織教師參加社會藝術實踐。積極發(fā)揮實踐育人作用,鼓勵教師積極參與社會調查,深入基層,服務社會。
四、改革領航,深化教師考核評價。
一是堅持師德師風作為第一標準。制定《山東藝術學院師德考核實施辦法(試行)》,將師德師風考核納入崗位聘用、聘期考核、評優(yōu)獎勵等工作之中。嚴格師德師風考核,強化師德師風考核結果的運用,對出現師德師風負面行為的,實行“一票否決”制;二是完善師德監(jiān)督體制。落實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yè)行為準則,建立師德失范行為處理制度和《山東藝術學院師德師風負面清單和失范行為處理辦法》。成立教師工作委員會,研究審議學校教師思想政治和師德師風建設工作重大事項。組織開展新入職人員開展師德師風專題教育與警示教育活動;三是堅持分類評價。根據不同學科領域、研究類型、成果形式,構建科學的人才分類考核評價體系,突出重質量、重實績、重貢獻導向,重點評價學術貢獻、社會貢獻以及支撐人才培養(yǎng)情況。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