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是三國時期魏國政治家、軍事謀略家,西晉王朝的奠基人。
少年時期的司馬懿就聰明好學(xué),胸懷謀略。曹操聽說司馬懿的才能后,想讓他到府中任職,司馬懿以患風(fēng)痹癥為借口拒絕了他。曹操擔(dān)任丞相后,強召司馬懿為文學(xué)掾。公元219年,司馬懿升任太子中庶子,輔佐曹丕,并在儲位之爭中幫助曹丕獲得了勝利。曹丕稱帝后,司馬懿遷升為尚書令,并頒布實施了新政,在政治上開始嶄露頭角。公元225年,曹丕大舉進攻東吳,命司馬懿留守許都,為大軍提供軍需物資。曹丕臨終前,任命司馬懿與曹真等為輔政大臣,輔佐魏明帝曹叡。孫權(quán)得知魏文帝去世,率兵攻魏,被司馬懿擊退。新城之戰(zhàn)時,司馬懿大敗蜀軍,并斬殺了蜀軍大將孟達。后來,諸葛亮北伐魏國,司馬懿多次率兵抵抗蜀軍。曹叡死后,年幼的曹芳繼位,司馬懿受到曹爽排擠,被任命為無實權(quán)的太傅。公元249年,司馬懿發(fā)動高平陵之變,控制了京都洛陽,從此曹魏軍權(quán)、政權(quán)皆落入司馬氏手中。不久后,司馬懿病逝。
司馬懿有著出色的政治眼光,他膽大心細,善于偽裝自己,可謂是絕世奸雄。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