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類高考材料作文800字:青春不朽
對這個年齡的人來說,不朽無關稱頌,只是一種激勵。我們離死亡太遠,也并沒有踩到青春的尾巴。
與遙遠靈魂交談的片刻,我也曾想過,如何在那些永恒的姓名之間,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每當被圍困在世俗的忙碌里,我總是被提醒起,有更高的聲音在召喚。
認為不朽是一種與死亡相似的吸引,是對不朽最初的模糊印象,歷史長廊里的腳步聲,讓人迷戀而恐懼。
而與之相反,最為傳統(tǒng)的不朽要追溯到柏拉圖時代的討論,他認為靈魂不能被自身的惡所殺死,所以毀滅的,只是肉體。每每想到自己繼承的是一個不朽的靈魂,我總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而倍受鼓舞。
死去之后在人們的心中留下記憶,這樣的世俗的不朽,值得人們的敬仰,這種文學家眼中的不朽,卻恰好是他們所避之不及的。成為或避開不朽,仿佛是一種選擇,而他們追求的能不斷被重新定義的生活,在此畫上句點。畢竟人們需要一些符號,成為他們無法說出的言語的代名詞。
然而,對于人群中的任何一個,要戰(zhàn)勝自己完全平庸的出生,卻往往是無法超越的界限。那些擺在面前的所有經(jīng)歷,是一些重復的歷史,在這樣的情況下,僅僅是生存,也已經(jīng)非常不易。
平凡的人,沒有被記憶的空間,他們卻并非不可敬。當人們成年,那流逝的歲月,將平息他的急躁,總是被強調(diào)起的年齡,只是對人生軌跡的一種重申。生存之余,他們偶爾想起:時間已然不多。
然而,在可以感知的范圍內(nèi),人們的記憶是唯一可以傳遞的手杖,精神的大廈,歷史長廊的腳步聲。而在世俗之外,信仰可以引導我們,那流逝的歲月,將平息他的急躁,一邊成為記憶,一邊分有神性。
在時間的角度看來,人們討論的世俗的不朽,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瑣事。不朽的靈魂,只有在意識到自身的不朽,并像一個不朽的靈魂一樣生活的時候,才是有意義的。對這個年齡的人來說,不朽無關稱頌,只是一種激勵,正如米蘭·昆德拉在其《不朽》中提到的:
“我們每個人都有某一部分存在于時間之外。我們或許只在某些特殊時刻才會覺察到自己的年齡,而大多數(shù)時候我們是沒有年齡可言的?!?/p>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