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貴州民族大學教師工作部(處)組織學校海外歸國教師、青年教師赴息烽集中營革命歷史紀念館,開展愛國主義革命傳統(tǒng)教育培訓。本次培訓活動采取教學導引、儀式教學、點評教學、體驗教學、現場教學和情景劇相結合的形式進行,內容豐富,教育深刻,受益匪淺。
學員合影
上午10時,學員們抵達息烽集中營革命歷史紀念館,解說員以《煉獄烽火 光照千秋》為題,引領大家進入那段革命斗爭的歷史。
學習現場
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參觀集中營陳列展廳、關押共產黨人、抗日志士和愛國學者、愛國人士的場所,了解了“小蘿卜頭”宋振中在獄中的故事,聽取有關楊虎城、羅世文、許曉軒等革命先烈的革命事跡,感受中國共產黨人和愛國志士寧死不屈、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yè)甘愿獻身的革命精神。
參觀集中營陳列展廳
參觀國民黨當局對革命志士進行身體和精神上摧殘、折磨的“感化室”“貓洞”,學員代表進入“感化室”體驗,并與大家交流體驗感受。在這里看到了敵人的殘暴與兇狠,感受到了先烈的錚錚鐵骨和對信仰的堅貞。
集中營革命歷史紀念館廣場
在集中營革命歷史紀念館廣場,進行儀式教學,通過奏唱國歌,大家懷著沉重的心情,向革命烈士三鞠躬,為烈士敬獻花籃,整理緞帶,緬懷先烈。在息烽集中營烈士紀念碑前,全體黨員整齊列隊,舉起右拳,面對莊嚴的黨旗,重溫入黨誓詞,激發(fā)大家的黨性意識,牢記宗旨,不忘初心使命。
息烽集中營革命紀念館舊址禮堂
在息烽集中營革命紀念館舊址禮堂,以題為《黨的好兒女--張露萍的故事》進行現場教學,紀念館兩位老師聲情并茂的講解再現了集中營內斗爭事跡,展現了張露萍等七位革命烈士的崇高信念和家國情懷。隨后情景劇再現《魔窟中的美麗蝴蝶》,回顧張露萍和小蘿卜頭等英烈的故事。隨后大家用低沉有力的聲音合唱《國際歌》。
下午,學員們來到了距息烽縣城8公里外囚禁楊虎城一家的玄天洞。
學員們在息烽玄天洞認真聆聽
此次活動進一步增強了學員們的愛國情懷和理想信念,大家表示要從革命先烈的精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以”烽火不息”的精神,接過旗幟,繼續(xù)前行,立足崗位職責,為推動學校高質量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