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長河奔流不息,史書記載著真實的長城,為后代呈現(xiàn)出一幅又一幅素雅的畫卷。讓我們跟隨史書的足跡,了解長城的魂吧!
千年來,長城經(jīng)過風雨的洗滌;千年來,長城經(jīng)過戰(zhàn)場的廝殺;千年來,長城經(jīng)過鮮血的沖刷。長城早已足夠強大,早已有足夠的膽魄為我們遮風避雨。
戰(zhàn)國時,宣后借助長城的險阻,比諸葛孔明更早上演了一出空城計,大開函谷關的大門,嚇退他國的進攻,保下大秦基業(yè),為后來始皇嬴政一掃六合奠定基礎。若沒有長城的險,長城的阻,何來泱泱大秦,何來始皇一統(tǒng)天下、威震四海?何來后世“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的慨嘆?
始皇嬴政建長城時,勞役繁重,范喜良、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范喜良就被迫出發(fā)修筑長城,不久因饑寒勞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長城墻下。孟姜女身背寒衣,歷盡艱辛,萬里尋夫來到長城邊,得到的卻是丈夫死亡的噩耗。她痛哭城下,七天七夜不止,這段長城就此坍塌,露出范喜良尸骸,孟姜女安葬范喜良后于絕望之中投海而亡。——這便是民間享有盛名的傳說——孟姜女哭長城。它反映了百姓民心之所在,亦向我們闡述了泱泱大秦短暫輝煌后滅亡的原因。
當年戚繼光任薊鎮(zhèn)總兵官,在譚綸的支持下,親自規(guī)劃和督造了金山嶺長城。
此段長城的結(jié)構(gòu)獨特,城墻是用巨大的條石為基礎,以磚包砌而成。金山嶺長城東端高入云端的老虎山上,有一座望京樓,座落在一千米高的山頂上,樓的兩側(cè)是懸崖峭壁,人只能從石縫中攀登而上。據(jù)說當年修筑時,為了運條石死傷了許多人,但條石仍運不上去。此事感動了玉皇大帝,立即派他的外甥二郎神去運石。當晚,二郎神來到老虎山下,見到成堆的條石堆放在那里,隨即將他的神刀一晃,立刻變成趕山鞭。他手揮趕山鞭向條石上抽打,同時喊聲"變",那一塊塊條石,馬上變成一只只大山羊,直奔山頂。到山頂后他數(shù)了數(shù),不多也不少,正好夠用。恰逢此時,一個士兵臺帳小解,忽見二郎神趕羊,驚叫一聲往回跑。二郎神聽到有人喊叫,也吃了一驚,將幾十塊條石踢下山去,落在東面的山坳里。二郎神隨即騰身上天。
就這樣,修望京樓的條石,就缺了幾十塊?,F(xiàn)在登上望京樓時,會看到樓底十二層奠基條石中有五層是碎石塊壘砌的。而那些被二郎神踢下山去的條石,仍然堆放在山坳里,當?shù)厝朔Q此山坳為條石坳。
李自成童年時給地主牧羊,曾為銀川驛卒。1629年起義,后為闖王高迎祥部下的闖將,勇猛有識略。滎陽大會時,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戰(zhàn)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領的贊同。高迎祥犧牲后,他繼稱闖王。當時中原災荒嚴重,社會階級矛盾極度尖銳,李巖提出“均田免賦”等口號,獲得廣大人民的歡迎,部隊發(fā)展到百萬之眾,成為起義軍中的主力軍。崇禎十六年在襄陽稱新順王,并在河南汝州殲滅明陜西總督孫傳庭的主力,旋乘勝進占西安。次年正月,建立大順政權(quán),年號永昌。不久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四月,多爾袞率八旗軍與明總兵吳三桂合兵,在山海關內(nèi)外會戰(zhàn)李自成。李自成戰(zhàn)敗,退出北京,率軍在河南、陜西抗擊清軍??梢哉f,長城塑就了皇太極,亦塑就了李自成。
史書翻完,畫卷覽過,在我眼中,長城的魂是英武,是剛強,是生生不息,是歷久彌新。素雅的長城畫卷讀也讀不完,因此,作為長城兒女,不要說不愛長城,因為長城是怎樣愛也愛不完的!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