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四年(704年)十二月,80歲的武則天因病避居迎仙宮。
武則天的病情很嚴重。朝堂無主,宰相也難見女皇。迎仙宮中只有張易之、張宗昌侍奉武則天左右,外人不得入內。史載:“則天不豫。張易之與弟昌宗入閣侍疾,潛圖逆亂?!睆堃字值苡袥]有造反謀逆的計劃呢?我們找不出確切的證據(jù)來。但張易之兩人極有可能怕武則天去世后不僅權勢不在,還可能大禍臨頭,所以結納羽林軍將帥和部分大臣以防不測也是可能的事情。反正當時長安城中出現(xiàn)了“易之兄弟謀反”的傳聞和帖子。
張柬之和桓彥范、敬暉等大臣決定乘機誅殺張易之,逼病重的武則天讓位,復辟唐朝。張柬之利用職權迅速安排桓彥范、敬暉兩人擔任羽林將軍,掌握禁兵,為政變提供保障。當時皇太子李顯在北門起居。桓彥范、敬暉利用禁軍將軍身份拜謁李顯,密陳政變計劃,得到太子的贊同。張柬之早年在外地擔任刺史時,曾與荊州長史楊元琰一同泛舟。談起武周的亂象,兩人相互約定:“他日你我得志,當彼此相助,同圖匡復?!睆埣碇藭r也推薦楊元琰擔任羽林將軍,共同籌劃政變。
神龍元年(705年)正月,武則天在迎仙宮的消息越來越少。政變集團決定就此發(fā)難。張柬之、桓彥范、敬暉聯(lián)合左羽林將軍李湛、李多祚、右羽林將軍楊元琰、左威衛(wèi)將軍薛思行等率左右羽林官兵五百余人向宮中進發(fā)。其中李湛、李多祚前往東宮迎接皇太子李顯。李顯毅然出宮,走到了羽林軍的前頭。一行人走到玄武門時,官兵們看到太子出面,山呼萬歲。張柬之、桓彥范等人就簇擁著李顯沖向迎仙宮。在宮門口,守衛(wèi)與叛亂者發(fā)生了小規(guī)模沖突。張柬之簇擁著李顯輕易就斬關而入。當時武則天在迎仙宮的集仙殿養(yǎng)病。張易之、張昌宗兩人就在集仙殿內,聽到外面喧囂,拿著兵器出來觀看。在廊下,洶涌而來的羽林軍將張易之兄弟當場殺死。張柬之等人事先還分派羽林軍去各自的家中斬殺張易之的哥哥、汴州刺史張昌期,司禮少卿張同休。張家兄弟的腦袋很快就出現(xiàn)在天津橋南。長安的士庶百姓見了,沒有不歡叫相賀的。有的人還臠割張家兄弟的肉,在一夕之間就只剩下骷髏架子了。
卻說殿內的武則天聽到外面人聲雜沓,心知有變,撐起病體出來察看。她看到了張易之兄弟的尸體,看到張柬之等人持劍而來,大致知道了什么情況。武則天畢竟是政治老手。只見她緩緩地回到病床,聚斂精力厲聲問道:“何人作亂???”張柬之推擁著李顯,并示意武士們涌到武則天病床前,說道:“張易之、張昌宗謀反,臣等奉太子令入誅二逆,怕計劃漏泄,所以事先沒有稟報皇上……”
武則天強硬地打斷張柬之的話,怒目瞪著李顯,喝問:“這是你的主意?你怎么敢這么做?現(xiàn)在張家兩兄弟已經(jīng)伏誅了,你還不快回到東宮去!”
張柬之同樣強硬地回答:“太子不能再返東宮了。以前高宗皇帝將太子殿下托付給陛下。現(xiàn)在太子年紀已長,天意人心都歸順太子。臣等不忘太宗、高宗皇帝的厚恩,所以奉太子誅賊,請陛下立即傳位太子,上順天心,下孚民望?!?br />
武則天這才明白張柬之此行不單是為了誅殺張易之兄弟這么簡單,而是沖著自己的皇位來著。這是逼宮。突然間,武則天感覺到一陣暈眩。她沒有精力再跟兒子和大臣們理論了,只能默默地低下頭。“謝皇上恩準!”張柬之朗聲謝恩。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