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
宋 高翥
庭草銜秋處短長,
悲蛩傳響答寒?。
豆花似解通鄰好,
引蔓殷勤遠過墻。
【注釋】
翥(zhù):鳥向上飛。(組詞:龍翔鳳翥)
蛩 (qióng) :蟋蟀、蝗蟲。
寒?(jiāng): 即“寒蟬”,蟬的一種,比較小,墨色,有黃綠色的斑點,秋天出來叫。
【譯文】
庭前的草兒銜著幾分秋意,蟋蟀、寒蟬的鳴叫相互應答;長長的豆莢蔓上綴著一朵朵淡色的小花,它們似乎也了解鄰里當和睦,曲曲彎彎地爬過墻頭,好象是去慰問隔壁鄰家。
【賞析】
古人說:“一葉而知秋”,作者開篇就抓住了對秋天的到來最敏感的小草來寫,“銜”字使庭草擬人化,讓人覺得其富有生命力。詩中的“悲蛩”指悲鳴的蟋蟀,“寒?”即寒蟬。“銜秋”、“悲蛩”、“寒?”表達了作者暗自傷春悲秋,顯得妙不可言。第三、四句,作者由“豆花、引蔓”作寄托,表現(xiàn)自己“似解通鄰好、殷勤遠過墻”的心意。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