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矣,書之多厄也。由漢氏以來,人主往往重官賞以購之,其下名公貴卿,又往往厚金帛以易之,或親操翰墨,及分命筆吏以繕錄之,然且裒聚未幾而輒至于散佚,以是知藏書之難也。琬顧謂藏之之難不若守之之難,守之之難不若讀之之難,尤不若躬體而心得之之難。是故藏而勿守,猶勿藏也;守而弗讀,猶勿守也。夫既已讀之矣,而或口與躬違,心與跡忤,采其華而忘其實,是則呻占記誦之學(xué)所為嘩眾而竊名者也,與弗讀奚以異哉!
古之善讀書者,始乎博,終乎約。博之而非夸多斗靡也,約之而非保殘安陋也。善讀書者,根柢于性命而究極于事功(4)。沿流以溯源,無不探也;明體以適用,無不達也。尊所聞,行所知,非善讀書者而能如是乎?
健庵先生既出其所得于書者,上為天子之所器重,次為中朝士大夫之所矜式,藉是以潤色大業(yè),對揚休命(5)有馀矣。而又推之以訓(xùn)敕其子姓,俾后先躋巍科,取[月無]仕(6),翕然有名于當世。琬然后喟焉太息,以為讀書之益弘矣哉!循是道也,雖傳諸子孫世世,何不可之有? 若琬則無以與于此矣。居平質(zhì)駑才下,患于有書而不能讀;延及暮年,則又?伏(7)窮山僻壤之中,耳目固陋,舊學(xué)消亡,蓋本不足以記斯樓。不得已勉承先生之命,姑為一言復(fù)之。先生亦恕其老悖否耶?
注釋:
(1) 徐健庵:名乾學(xué),字原一,號健庵,昆山(今屬江蘇)人,顧炎武甥??滴蹙拍赀M士,官至刑部尚書。曾充《明史》總裁官,兼總纂《大清一統(tǒng)志》、《清會典》。藏書甚多,有《傳是樓書目》。(2) 素標緗帙:白色的標簽,淺黃的函套。(3) 女曹:汝等。女,即“汝”。(4) 性命:中國古代哲學(xué)概念?!兑浊罚骸扒雷兓?,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意為大自然的運行變化(迎來冬天),萬物各自靜定精神,保全太和元氣,以利于守持正固(等待來年生長)。-用黃壽祺、張善文《周易譯注》譯文。“性命”,尚秉和《周易尚氏學(xué)》釋為“精神”。事功:事業(yè)和功績。(5) 對揚休命:對揚,對答和頌揚。休命,美善的命令。《尚書說命下》:“敢對揚天子之休命。”(6) [月無](wǔ)仕:高官厚祿。《詩小雅節(jié)南山》:“瑣瑣姻亞,則無[月無]仕?!泵珎鳎骸癧月無],厚也?!?7)?(quán全)伏:蜷伏,此指隱居。
譯文:
昆山徐健庵先生,在他的住宅后面造了一幢樓房,共有七間,同時命工匠砍削木材,起造大櫥,貯書若干萬卷,區(qū)分為經(jīng)史子集四部,經(jīng)部中附以經(jīng)傳義疏等方面的書,史部中附以日錄、家乘、山經(jīng)、野史等方面的書,子部中附以卜筮、醫(yī)藥等方面的書,集部中附以樂府、詩余等方面的書,共有七十二個櫥,按照部類置放,都有一定秩序,白色的標簽,淺黃的封套,打開櫥門,燦然在目。于是先生召集兒孫,登樓而教訓(xùn)他們說:“我用什么東西來傳給你們呢?我們徐家先世,本來就身家清白,以讀書應(yīng)試起家,我耳濡目染已很久了。我曾感慨那些做父祖輩的,有的想把土地家產(chǎn)傳下去,而子孫不一定能世世代代富下去;有的想把金玉珍玩、鼎彝尊?兄?嗟謀?笪奈锎?氯ィ??鈾鎘植灰歡?芄皇朗辣Π?廡┒?鰨揮械南氚言俺靨ㄩ?、雾t璩德碇?啻?氯ィ??鈾錆蟠?植灰歡?蓯朗老硎苷廡┯槔幀N藝?顏廡┦呂?醋骷??。那么我拿什么?骼創(chuàng)??忝悄兀俊閉饈彼?缸攀楦咝說匭ψ潘擔(dān)骸拔掖??忝塹模?褪欽廡┝耍 庇謔薔鴕浴按?恰繃階腫魑?ッ????易饕黃??。我体衰多病?荒芤幌倫有闖隼矗?壬?啻渦蔥糯嘰伲?詈笪抑壞糜孟旅嬲廡┗襖椿馗聰壬?
書遇到的災(zāi)難太厲害了!從漢代以來,皇帝常常用官家的豐厚賞金去買書,皇帝以下,名公貴卿又常常用許多錢物去換書,有的親自動筆,有的雇請抄手,加以譽錄。但是聚集不久,就常常遭故散失,由此可知藏書之難了。不過,我以為藏書之難還比不上守書之難,守書之難又比不上讀書之難,更比不上親身去實行了而有所體會之難。所以藏書而不能守,同不藏書沒有什么兩樣;守住了而不能讀,同守不住沒有什么兩樣。雖然已經(jīng)讀了,而如果嘴上是一套,實行的又是另一套,心中想的和實際做的不一致,采了它的花而忘記了它的果實,那么就是用記誦之學(xué)來騙騙眾人而欺世盜名的人了,同不讀書又有什么不同呢?
古代善于讀書的人,開始時博覽,到最后就專攻,博覽群書并不是為了炫耀自己的廣博,專攻一門也不是抱殘守殘。善于讀書的人以性命之理為基礎(chǔ),而最終則要體現(xiàn)在事業(yè)和功績中:循著流追溯源,沒有什么不能弄明白的;明白了道理再去實行,沒有不能做到的。尊重所聽到的教誨,力行所學(xué)到的道理,不是善于讀書的人能這樣嗎?
現(xiàn)在健?先生已經(jīng)拿出從書中得到的道理,上能得到天子的器重,次能被朝廷士大夫所敬重和取法,借此以為國家大業(yè)增添光彩,以報答稱揚美善的命令,綽有余裕,再推而廣之,用以訓(xùn)敕后輩,使他們能先后躋身巍科,取得高官厚祿,在當世被人一致稱道,我只有贊嘆不絕,以為讀書的好處實在太大了!遵循這條道路,即使傳給子子孫孫,還有什么不妥當?shù)哪兀?BR>
象我這個人就沒有資格參預(yù)其中了。平時愚笨無才,苦于有書而不能讀?,F(xiàn)在到了晚年,又只能蜷伏在窮山僻壤之中,孤陋寡聞,過去學(xué)到的都已衰退了,本來沒有資格來為這座樓作記。不是已勉強應(yīng)承先生之命,姑且寫這些話回復(fù),先生能否原諒我的老謬呢?
汪琬(1624--1691) 清初散文家。字苕文,號鈍庵,長洲(今江蘇吳縣)人。 順治進士,曾任刑部郎中、戶部主事等職??滴鯐r舉博學(xué)鴻詞科,授編修。曾結(jié)廬太湖堯峰山,人稱堯峰先生。論文要求明于辭義,合乎經(jīng)旨。所著有《鈍翁類稿》、《堯峰文鈔》等。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