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隋朝短暫的38年的歷史中,卻涌現(xiàn)出許多英武豪邁的雄杰人物,其中有一位人物非常耐人尋味,他才兼文武,出將入相,曾平定陳國、大破突厥,從鶯歌燕舞的江南到朔風凜冽的大漠,人們無不稱贊他為一代名將;但他還因幫助隋煬帝楊廣即位、陷害功臣同僚,又被后世冠以奸臣的稱號;此外他還能獎掖后進,提拔人才,同時還寬以待人,多次成人之美。他就是隋朝歷史上著名的楊素。
楊素字處道,544年出生,弘農華陰人。楊素出身于百年望族弘農楊氏(楊堅也自稱出身于弘農楊氏),祖父楊暄曾擔任北魏輔國將軍、諫議大夫,父親楊敷擔任北周的汾州刺史,后被北齊俘獲,守節(jié)不屈而死。因而楊素少年時家境貧寒,但他素有大志,且不拘小節(jié),身邊的人沒有真正理解他的,唯獨楊素的堂叔祖楊寬認為此子非同一般,便對自己的兒孫說“處道(楊素的字)當逸群絕倫,非常之器,非汝曹所逮也?!?/p>
后來楊素與安定人牛弘一起學習,研精不倦,從而在文學、書法上有很高的造詣(善屬文,工草隸),而且此時楊素生得相貌堂堂,“美須髯,有英杰之表”,不久楊素就出仕了。北周大冢宰宇文護聘任楊素為中外記室,后又轉為禮曹,加大都督銜。但好景不長,專權的宇文護被北周武帝誅殺,楊素也受到了影響,還險些丟掉性命。
此時楊素以其父楊敷守節(jié)不屈,死于北齊,但朝廷并未追封,楊素便上表申請。北周武帝未予理睬,楊素再三上表,北周武帝大怒,下令將楊素處斬。楊素也急了,高聲呼喊“臣事無道天子,死其分也”。一心想做明君圣主的宇文邕聽了這話,沒有生氣,反而對楊素的膽量非常欽佩,不但赦免楊素,追封其父,反而對楊素越加信任,加封楊素為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
此后楊素參與平定北齊之戰(zhàn),屢立戰(zhàn)功。雞棲原一戰(zhàn),齊王宇文憲潰逃時被北齊軍趕上,楊素與數(shù)十員驍將拼死苦戰(zhàn),才掩護這位皇弟脫險。北齊滅亡后,楊素被封為開府、成安縣公,邑千五百戶。578年楊素隨大將軍王軌擊潰進犯淮北的陳軍,并將陳國名將吳明徹(武廟七十二名將之一)俘獲。
580年楊堅擔任北周丞相,楊素知楊堅稱帝之意,于是主動投到楊堅門下,與其深自結納。楊堅對楊素也很器重,加封他為汴州刺史、大將軍之職,跟隨行軍元帥韋孝寬率軍討伐尉遲迥等人的叛亂。楊素率軍擊潰響應叛亂的滎州刺史宇文胄,并將其斬殺,楊素也因功被封為徐州總管、柱國、清河郡公,邑二千戶。
581年楊堅登基,建立大隋,楊素被加封為上柱國,便參與隋朝法律的制定。584年楊素被封為御史大夫,不料此時卻因為一件家事,讓楊素丟了官。原來楊素的妻子鄭氏十分彪悍,經(jīng)常和楊素打架,一次實在把楊素惹急了,他說出這么一句話“我若作天子,卿定不堪為皇后?!辈幌豚嵤蠀s向皇帝打了小報告,于是楊素便被免官。
其實這只是一個小插曲,因為隋文帝志在平定江南,一統(tǒng)天下,楊素是不可多得的人才。585年隋文帝任命楊素為信州總管,負責長江上游,并賜予他錢百萬、錦千段、馬二百匹。到永安上任后,以前從未有統(tǒng)帥過水軍的楊素,卻主持打造了當時的“超級航母艦隊”。艦隊的超級戰(zhàn)艦是幾艘“五牙大艦”,“起樓五層,高百馀尺,左右前后置六拍竿,并高五十尺,容戰(zhàn)士八百人”,主力戰(zhàn)艦是數(shù)千艘置兵百人的“黃龍”,此外還有“平乘”、“舴艋”等船。
588年楊堅下詔伐陳,楊素與晉王楊廣、秦王楊俊并為行軍元帥,其中楊素負責順流東下,負責消滅長江及沿岸陳國水陸軍。當年12月,楊素率水軍東下三峽,在長江上游發(fā)起攻勢作戰(zhàn),行軍至流頭灘時,陳將戚欣以青龍百馀艘、屯兵數(shù)千人駐守地形險要的狼尾灘。楊素當機立斷,發(fā)起夜襲,水陸軍協(xié)同作戰(zhàn),一舉全殲陳軍。
楊素率領水軍繼續(xù)東下,又將阻攔的陳軍紛紛擊潰。此時隋軍“舟艫被江,旌甲曜日”,相貌雄偉的楊素乘坐高大的戰(zhàn)船上,陳國人見到后無不驚駭,“清河公(楊素的封號為清河郡公)即江神也!”,于是自“巴陵以東,無敢守者”,就連湘州刺史、岳陽王陳叔慎(陳叔寶的弟弟)都遣使請降。
陳國平定后,功勛卓著的楊素被封為越國公、內史令等職,隋文帝還賜予他“賜物萬段,粟萬石,加以金寶,又賜陳主妹及女妓十四人。” 不久后楊素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是自己姬妾的樂昌公主悶悶不樂,于是便詢問,得知是因為破鏡約定的緣故,便派人將陳國駙馬徐德言找來,資助金錢,讓他們夫妻團聚,以成人之美,這就是破鏡重圓的由來。而讓破鏡得以重圓的正是雅量非凡的楊素。
陳國平定不久后,江南當?shù)厥孔搴缽娤破鹋褋y,大者數(shù)萬,小者數(shù)千,相互呼應,一時間烽火燃遍整個陳國故地。隋文帝于是派遣楊素為行軍元帥,負責征討叛亂。楊素渡江后,率軍先后數(shù)百戰(zhàn),將江淮地區(qū)的叛亂平定,此時隋文帝擔心隋軍長時間征戰(zhàn),便詔令楊素入朝。但楊素認為素以余賊未殄,恐為后患,要求一鼓作氣,將叛軍徹底剿滅。
于是楊素向閩越進軍,最終將叛亂平定。楊素回京后,隋文帝任命他為宰相,與高颎共同主持朝政。做了宰相的楊素,對待同事的態(tài)度不盡相同。朝臣之中,他推崇高颎,敬重牛弘,厚待薛道衡,蔑視蘇威。其余的權貴,大多都會被他欺凌刁難。要論才藝風調,楊素要優(yōu)于高颎;但若是要比推誠體國,處物平當,宰相氣度,楊素比高颎差得多。
593年隋文帝命令楊素監(jiān)造仁壽宮,楊素為了討好隋文帝,“夷山堙谷以立宮殿,崇臺累榭”,此外為盡快完工,“督役嚴急,作者多死,宮側時聞鬼哭之聲”,最終一座富麗堂皇,極盡奢華的宮殿呈現(xiàn)在隋文帝的面前。但隋文帝認為太過奢華,非常不滿,楊素十分聰明,通過獨孤皇后,最終讓隋文帝認可了楊素的功績。
599年隋文帝得到奏報,得知突厥意圖內犯,于是決定先發(fā)制人,派遣四路大軍大軍出師,其中楊素為靈州道行軍總管,從靈州出發(fā)。以前與游牧民族交戰(zhàn)的時候,通常采用戰(zhàn)車、騎兵和步兵相互交叉配合的陣法,并在陣外四周遍設鹿角、蒺藜等物,騎兵在最里面,以防止對方起兵的沖突。楊素對眾人言道,“此乃自固之道,非取勝之方也。”,于是拋棄這種落后的戰(zhàn)法,命人布置騎兵戰(zhàn)陣。
突厥的達頭可汗聞之大喜道:“此天賜我也!”,并下馬仰天拜謝,隨即率十余萬精騎直撲隋軍。楊素率軍奮擊,大破突厥騎兵,達頭可汗身受重創(chuàng),狼狽逃走,手下死傷不可勝數(shù),群虜號哭而去。
楊素用兵隨機應變,總能把握戰(zhàn)機,但馭軍嚴整,有犯軍令者立斬,從不寬恕。每次作戰(zhàn)前都會尋找士兵的過失,然后殺之。多者百余人,少則十幾人?!傲餮啊?,而楊素卻談笑自若。兩軍對陣時,楊素先令一二百人前去迎敵,若取勝就罷了,如不勝而敗逃者,無論多少,全部處斬。然后再令二三百人迎敵,如不勝則照殺不誤。所以楊素的部下對他極其敬畏,作戰(zhàn)時皆抱必死之心,所以戰(zhàn)無不勝。但楊素對有功之人“微功必錄”,所以楊素雖嚴厲兇狠,但由于他恩威并施,所以將士都愿意隨其征戰(zhàn)。
600年突厥的步迦可汗率兵進犯隋邊,隋文帝命楊素隋晉王楊廣出兵抵抗。楊廣極為對楊素皆為尊敬,從此兩人開始勾結在一起。
601年楊素擔任行軍元帥,出擊突厥。突厥敗退,楊素率軍追趕,直到夜里才追上。將要交戰(zhàn)時,楊素派突厥人再次逃跑,于是心生一計。他親自帶領兩名騎兵和兩個投降的突厥人潛入敵陣,同敵人一起前行,敵人竟沒有發(fā)覺。等到敵人停下來時,楊素命令后邊的騎兵突然襲擊,大獲全勝。從此突厥人遠遁,“磧南無復虜庭”。
當時楊素貴寵日隆,他的兄弟、族人全都位列公卿,諸子無汗馬之勞,位至柱國、刺史。楊素家有上千僮仆、上千的姬妾,府第華麗奢侈,規(guī)模體制似皇宮一般?!坝H戚故吏,布列清顯,素之貴盛,近古未聞?!贝撕髼钏嘏c太子楊廣陷害蜀王楊秀。朝臣之中凡是違背冒犯他的,全部遭到貶謫,“朝廷靡然,莫不畏附”。連隋文帝也有些看不過眼,開始剝奪他的權力。
604年隋文帝患病,楊素利用侍疾的機會假傳圣旨,幫助楊廣登上皇位。不久后漢王楊諒起兵反叛,隋煬帝派遣楊素出兵討伐。毫無作戰(zhàn)經(jīng)驗的楊諒顯然無法和老謀深算、久經(jīng)沙場的楊素對抗,不久楊諒就被楊素擒獲。
此后楊素又奉命監(jiān)造東都洛陽,“前后賞賜,不可勝計?!?606年楊素被封為司徒、楚公,食邑二千五百戶,但因功高震主受到了楊廣的猜忌。楊素自知名位已極,于是拒絕服藥,不想再謹小慎微的活下去了,最終于當年7月23日病死,時年63歲。死后楊素被追封為光祿大夫、太尉公、弘農等十個郡的太守,謚曰景武。
613年楊素的長子楊玄感與李密等“官二代”趁隋煬帝征遼東時,起兵造反。失敗后,楊素的兒子們大多都被誅殺,但他有一個女兒成了唐高祖李淵的妃嬪,并生下了李淵的第二十子李元祥。
楊素除了具有超凡的軍事才能外,還具有識人之明,一眼就看出當時位卑官低的封德彝、李靖等人終會出人頭地,成為宰相,后來兩人果然在唐朝時先后出任宰相。此外楊素也是文人,不僅擅長草書、隸書,他的詩文也十分出色,著有文集十卷。但楊素的人品很差,品行不端,許多人曾因為得罪他而死,包括賀若弼、史萬歲等人。
楊素是個非常復雜的人物,后人對他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有人認為“隋功臣無與比肩者”,也有人認為楊素是隋朝滅亡的根源。隋唐演義中有一位靠山王楊林,我覺得楊素更像是大隋的靠山,平定陳國、削平江南的叛亂,進擊北虜、突厥磧南無虜庭,隨著他的死,大隋也走向了毀滅。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