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太后簡介
歷史上曾經有很多位竇姓的皇后以及太后,但是其中最為知名的竇太后就屬西漢時期漢文帝的皇后、漢景帝的母后。竇太后相關簡介:竇太后名為竇漪房,出生在漢高祖初年,出生地為清河郡觀津縣。竇氏出生貧寒,她的父親為了躲避戰(zhàn)亂,隱居河邊卻不幸墜河而死,留下了她和兩個兄弟。
關于竇太后的介紹:漢初,朝廷到清河來招募宮女,竇氏被選入進宮。公元前195年,漢高祖劉邦駕崩,呂后作為皇太后掌管政權。當時,呂后挑選了一些宮女賞賜給各個諸侯王,而竇氏就在其中。竇氏被分給了代王劉恒,并且深得劉恒的喜愛,將她封為美人,并與竇氏生有一女二男,女兒叫劉嫖,兒子分別叫劉啟和劉武。
高后八年,呂后去世。群臣擁護劉恒回京即位,為漢文帝。在漢文帝即位數(shù)月之后,有司上書請求立太子,此時,由于先王后所生的四個兒子都相繼病逝,經過一番討論之后,有司認為竇氏所生的劉啟可以立為太子。漢文帝同意有司的看法,于是在元年立劉啟為太子,并大赦天下。
由于漢文帝在即位之前王后已經去世了,因此在他即位之后一直沒有皇后。等到立太子完畢之后,有司上書請立皇后,薄太后建議讓太子的母親為皇后。于是,漢文帝立竇氏為皇后,并且賞賜天下貧苦百姓布匹棉帛、糧食、肉類等物品。
竇太后與漢武帝
竇太后與漢武帝均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人物,兩人皆有政治才能,是我國古代杰出的政治家。竇太后與漢武帝乃祖孫關系。
竇太后出身貧寒,年幼便以家人子的身份入宮伺候呂太后,后被呂太后賜給代王劉恒。雖然她開始并不情愿到代國,可這一去改變了她的一生。她受到劉恒的獨寵,劉恒登基后她被封為皇后。她的兒子劉啟登基她被尊為皇太后,之后漢武帝劉徹即位她被尊為太皇太后。
漢武帝是西漢第七位皇帝,他天資聰慧,有政治才能。在其母王皇后和館陶公主的幫助下登上太子之位,景帝逝世后,年僅16歲的他便登上大位。然而此時的漢武帝還受到兩股勢力的壓制,一個是外祖母竇太后,一個是母親王皇后。經過他的堅忍和努力,最終成就了西漢的繁榮。
漢武帝即位時,因為年紀太小,初期在朝政上有祖母竇太后聽證,很多事情都做不了主,這讓初登大位的漢武帝多少有些怨言。但他們二人最大的問題還是政治上的理念的不同。竇太后喜好黃老思想。而天生具有叛逆性格的劉徹卻渴望改革當下的一些禮制規(guī)范,他認識董仲舒后決定推崇儒術。而這一思想正好與竇太后的黃老思想是相左的。這引起了竇太后的不滿,強制干涉他停止了改革。漢武帝對此有怨言但他知道自己沒有實力與祖母抗衡,他開始堅忍,不露鋒芒。最終在竇太后離世后,他掌握大權,開始了他的執(zhí)政生涯。
漢武帝對竇太后干涉朝政雖然有怨言,但他也感謝竇太后在初期幫自己穩(wěn)定了局勢。
為什么竇太后寵愛劉武
梁王劉武是劉恒和竇漪房的小兒子,也是漢景帝劉啟唯一的同胞兄弟。竇太后偏愛劉武,甚至想讓劉啟傳位與劉武,這種違反祖制的事情,聰明絕頂?shù)乃秊槭裁磮?zhí)意這么做呢?她會為了個人喜好來拿這種事情開玩笑么?
其實不是,劉啟和竇太后的爭奪,其實就是黃老之術和儒家的爭奪。當時劉啟曾經在宴席上親口說要將皇位傳給弟弟,但是朝中的袁盎等人堅決不同意,劉武一怒之下甚至找人暗殺他。自劉邦自來,兄終弟及的事情就再也沒有發(fā)生過,所以劉武是不可能當皇上的,何況劉武的年齡不一定比劉啟年輕多少。
但是竇漪房還是堅持己見,有人分析,竇漪房這樣做是為了繼續(xù)掌權。但是劉啟在位的時候,大權依然在竇漪房手中,換不換一個兒子對她來說沒有什么實質影響。她何嘗不明白,袁盎等人敢這么明目張膽的反對劉武,是劉啟這個皇上在背后支持,但是她必須這樣,才能推行黃老之術。
劉啟本人對于黃老之術都是不大在意,曾經有一個儒生因為在竇太后面前說了一些黃老之術不好的話,被竇漪房發(fā)配到野豬圈,差點成了爛泥,要不是劉啟相助,早就沒命了。一旦劉啟傳位給了自己的兒子,竇漪房的控制力就沒有那么強了,推行黃老之術是必然的,后世證明也是如此。西漢的局勢不適合推行儒家之術,正是由于劉啟兒子的做法,讓漢朝走了下坡路。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