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被拋入這個世界的;個體的存在即是世界的存在;人本來是自由的。海德格爾同以往哲學家的思考方式不同,他從哲學家們思考的結論出發(fā),“返回”至思考的存在者,提出“存在者不是存在”的思想主張。
海德格爾存在哲學的三大觀點是:人是被拋入這個世界的;個體的存在即是世界的存在;人本來是自由的。
海德格爾思想的整個過程始終圍繞“存在”問題而展開,但海德格爾言說的“存在”又不同于以往哲學家所談論的“存在”,并且其對于“存在”的不同理解影響了各派哲學家從事哲學思考的方法、路徑和體系,這樣各派哲學家們得出的哲學結論便互有差異。
海德格爾以現(xiàn)象學方法和本體解釋的步驟描述“存在”的生存狀況,并且把“存在者”解釋為在“領會”中去存在的“存在”論。結合此意海德格爾分析了“真理”、“技術”、“語言”等概念本質,最后得出“存在”存在于“天地神人”四重合一家園的哲學結論。
1、死亡是對現(xiàn)實世界生活的否定。當人面對死亡時,才會停止對世界的憂慮和擔心,從陷落中孤立出自己,成為真正的存在。死亡是屬于個人的事,他人無法替代,只能靠你自己體驗死亡。
2、我們中的每一個人都有一種屬己的而有待實現(xiàn)的潛能,并不得不面對自己的死亡。
3、人必須正視死亡,從恐懼中明白自己活著的重要性。為自己計劃未來時,必須包括死亡,人不該只接受生命, 而拒絕接受死亡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