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宋代|作者:蘇軾|
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豈非清凈身。
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這是東坡居士表現(xiàn)自己對禪的穎悟的一首悟道偈。東林總長老即東林??偅?025—1091),世譽(yù)稱“馬祖再來”。首二句表現(xiàn)詩人對佛性禪理的透悟,尾二句表現(xiàn)自己對法門圣境奧妙無窮的證悟。溪聲與山色,其清澈明麗,無非是純凈無垢的佛性禪心的妙現(xiàn);那溪光山影,在迷離的夜色中,在覺者的心目中,簡直就是在頌唱著玄妙無際的八萬四千法門,其博大精深、歡暢愉悅,我怎樣才能向他人表白呢?!說什么“舉擬他人”,這分明是透達(dá)禪境的東坡居士的一句反問!因為禪宗是主張不立文字的,故禪境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只可自證、不可他求,即所謂“言無展事,語不投機(jī)。承言者喪,滯句者迷”。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