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海水溫度的因素有緯度、洋流、季節(jié)、深度。海水溫度是表示海水熱力狀況的一個物理量,海洋學(xué)上一般以攝氏度(℃)表示,測定精度要求在±0.02℃左右。太陽輻射和海洋大氣熱交換是影響海水溫度的兩個主要因素。
(1)、緯度:不同緯度得到的太陽輻射不同,則溫度不同。全球海水溫度分布規(guī)律:由低緯度海區(qū)向高緯度海區(qū)遞減。
(2)、洋流:同緯度海區(qū),暖流流經(jīng)海水溫度較高,寒流流經(jīng)海水溫度較低。
(3)、季節(jié):夏季海水溫度高,冬季海水溫度低。
(4)、深度:表層海水隨深度的增加而顯著遞減,1000米以內(nèi)變化較明顯,1000米——2000米變化較小,2000米以常年保持低溫狀態(tài)。
海水的溫度是海水一個重要的物理變量,影響到水中生物、水體自凈等。
一、海水溫度的時間變化規(guī)律
(1)水溫的日變化。影響水溫的日變化的因素有太陽輻射、季節(jié)、天氣狀況、潮汐和地理位置等。一天中海水的最高溫度在14~16時。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
(2)水溫的年變化。影響水溫年變化的因素有太陽輻射、洋流、海陸位置等。一年中海水的最高溫度在8月份。
二、海水水溫的垂直分布規(guī)律
海水水溫不均勻遞減,海水在600~1000米內(nèi)變化顯著,1000米以下海水溫度基本沒有變化。
三、海水溫度的垂直變化
從表層向深層,水溫漸低,表層海水以下變化很小。其原因主要是海洋表層受太陽輻射影響大,在海洋深處受太陽輻射和表層熱量的傳導(dǎo)、對流影響較小。
四、海水溫度的日變化規(guī)律
經(jīng)直接觀測表明:海水溫度日變化很小,變化水深范圍從0—30米處,而年變化可到達(dá)水深350米左右處。在水深350米左右處,有一恒溫層。三大洋表面年平均水溫約為17.4℃,其中以太平洋最高,達(dá)19.1℃,印度洋次之,達(dá)17.0℃,大西洋最低,為16.9℃。
海水溫度一般隨深度的增加而降低(每深1000米,約下降1°—2℃),在深度1000米處的水溫約為4~5℃,2000米處為2~3℃,深于3000米處為1~2℃。在水深3000—4000米處,溫度達(dá)到2°—-1℃。占大洋總體積75%的海水,溫度在0~6℃之間,全球海洋平均溫度約為3.5℃。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