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生銹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fā)展。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鐵生銹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鐵生銹教學設計1一、教學目標
認識目標:
1、知道金屬有生銹的現(xiàn)象;
2、以鐵生銹為例,說出金屬生銹的原因;
3、說出一些防止金屬生銹的方法。
技能目標:培養(yǎng)用實驗方法研究金屬生銹的原因。
情感目標:激發(fā)愛護金屬制品的思想情感。
二、課文重難點:
重點:防止金屬生銹的方法。
難點:金屬生銹的原因。
三、課前準備:
銹鐵塊、銅綠以及一些不銹鋼制品,課前一星期布置學生預做鐵釘生銹的實驗。
四、教學過程
1、許多金屬都會生銹。
(1)在我們身邊有哪些金屬生銹的現(xiàn)象?
(2)會生銹的這些東西是什么材料做的?
歸納:鐵生銹這銹叫做鐵銹。
(3)還有什么金屬會生銹?
通過觀察銅上面綠色的物質,得出“銅綠”是銅生銹形成。
(4)那么,鋁、鉛等金屬會不會生銹呢?
歸納:許多金屬都會生銹。
2、金屬為什么會生銹?
(1)出示生銹的鐵釘,問:鐵釘上出現(xiàn)了什么現(xiàn)象?為什么會生銹?(學生討論)
(2)教師歸納小結得出:銹是金屬在空氣中發(fā)生氧化作用的結果。
(3)學生觀察自己面前的潮濕試管中的鐵釘和比較干燥試管中的鐵釘,兩個鐵釘有什么區(qū)別?
(4)說明了什么呢?
(5)日常生活中什么金屬最容易生銹?鐵銹有什么特點?
3、怎樣防止金屬生銹?
(1)怎樣才能防止生銹呢?
(2)學生討論后,教師小結。
金屬放在干燥的環(huán)境中;金屬的外面加一層保護層;金屬與空氣隔絕;在一種金屬中加入另處一些金屬制成不易生銹的合金。
(3)出示一些用合金作的制品讓學生觀察。
4、布置作業(yè)
鐵生銹教學設計2學習目標:
1、通過觀察、實驗獲得證據(jù),確定鐵生銹是一種化學變化,鐵銹是一種不同于鐵的新物質。
2、通過對比實驗,探究鐵生銹的原因。
3、能找出防止鐵生秀的辦法。 學習難點:
能設計完整實驗論證自己的推理猜想,并能堅持觀察記錄。
學具準備:
鐵片、銹鐵、鐵銹、電路、磁鐵、錘子、鐵釘、自制電路檢測器(分組準備)。
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出示目標。
1、出示生活實例圖片: 很多的鐵制物品被銹掉了,影響了我們的使用,要控制鐵銹就要了解鐵銹。
2、出示學習目標:
(1)、通過觀察、實驗獲得證據(jù),確定鐵生銹是一種化學變化,鐵銹是一種不同于鐵的新物質。
(2)、通過對比實驗,探究鐵生銹的原因。
(3)、能找出防止鐵生秀的辦法。
二、提出問題,自主學習。
1、提出問題
認真看課本 34、35頁,填寫 35頁《鐵片和鐵銹比較記錄表》,根據(jù)提示設計35頁實驗方案,思考解決以下問題:
(1)鐵銹是從鐵變來的,那么鐵銹是鐵么?
(2)怎樣證明鐵銹是不同于鐵的新物質?
(3)我們在做對比試驗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
(4)鐵銹是如何形成的?
(5)怎樣設計實驗證明自己的假設?
2、自主學習
引導思路:要看鐵銹是否是鐵,除了觀察等外,我們還要看鐵銹是否擁有鐵所具有的特性來驗證, 尋找證據(jù)借鑒課本資料實驗探討填寫35頁表格。 (指出:是對比實驗,注意可變因素的唯一性,以及實驗注意點)
三、合作交流,匯報展示。
(一)觀察鐵銹
1、小組交流,展示填表。探討前三個問題。
2、師生交流、小組展示。
3、小結:我們通過觀察和敲擊、導電、磁鐵的吸引等實驗得
到的結果都說明鐵銹不是鐵,是鐵產生 的一種新物質,那么就是一種化學變化。
(二)探索鐵銹形成成因
1、教師提出問題:是鐵和誰發(fā)生的化學變化呢?也就是鐵銹究竟是怎樣形成的。
2、學生分組大膽討論猜測。
3、制定實驗方案。
4、小組交流實驗方案,相互質疑補充,(對研究命題作出指導,通過比較“鐵為什么生銹?鐵生銹與什么因素有關?鐵生銹與空氣有關嗎?與具體學生單一猜想問題作出比較,指導問題選擇的可行性,人員分工明確、堅持記錄且時間固定等)
四、總結收獲,拓展閱讀。
下周我們再上課的時候,相信同學們對鐵銹形成的研究會有不小的收獲,我們還可以獲取避免生銹的方法。
閱讀43頁相關資料——《鐵為什么會生銹》。
五、板書設計
鐵生銹了
提出問題———鐵生銹是一種什么變化? 驗證猜想———鐵生銹是一種化學變化。 探究實驗———鐵生銹與什么因素有關?
六、拓展應用。
課下查閱相關資料,找出防止或延緩鐵生銹的好辦法。
鐵生銹教學設計3本課是學生在學習《鐵生銹了》以后,觀察了解了鐵和鐵銹的變化、區(qū)別,初步探索了鐵生銹的原因后,通過實驗結果來討論鐵生銹的原因,并進一步探討鐵生銹快慢和哪些因素有關,怎樣防止、減緩鐵生銹。
本課就是在前面探索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如何控制鐵生銹的速度。
一、教學內容
教科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科學(六年級 下冊)》第38-39頁
二、教學目標
(一)科學概念
1.水和空氣的共同作用,使鐵生銹。
2.在平常生活中,鐵生銹的快慢與水的多少關系很大。其他因素,會影響鐵生銹的速度。
(二)過程與方法
1.繼續(xù)學習“假設—檢驗”得出結論的科學探究方式,自己設計對比實驗進行驗證。
2.用“科學討論會”的方法進行合作學習,互相啟發(fā),以便更好的得出科學結論。
3.利用老師提供的材料,進行來控制鐵生銹的速度,看看哪些情況會加快或者減慢鐵生銹的速度。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分辨現(xiàn)象與證據(jù)的關系,體會證據(jù)支持結果的重要性。
三、教學重點
設計方案,并開始實施。
四、教學難點
設計合理的對比實驗和邏輯推理證明生銹條件和生銹速度。
五、教學準備
39人,分10組,約4人一組。
每組材料:鐵絲 4條,燒杯2個,蒸發(fā)皿2個,標簽紙,抹布一塊
為全班準備:鹽水400ml 自來水400ml 堿水400ml 醋400ml
六、教學過程
(一)回顧導入
1.鐵生銹了,變成了——鐵銹,鐵生銹屬于什么變化?
2.你有什么證據(jù)證明自己的觀點?學生說一說。
3.每年因為鐵生銹造成的損失不可估量的,所以我們如何控制鐵生銹的速度,就非常重要了。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設計一個實驗,看看哪些因素影響了鐵生銹的速度。
(二)科學討論會
我們進行過好多對比實驗,關于對比實驗的方法,在五年級講沉浮與什么因素有關時,五年級下冊教材5頁做了比較詳細的說明:“科學家往往采用控制其他因素不變的方法,來研究某一個因素是否對物體產生作用?!?/p>
我們先來看一位同學的實驗記錄單,這個探究過程,是否合理呢?
這個實驗中要研究的是鐵生銹是否與空氣有關,那么設計實驗時要控制的變量就是空氣,其他條件不變。
所以,這組對比實驗要控制的唯一變量就是空氣,其余條件應該保持一致?,F(xiàn)在我們來看這個實驗中,設置了三種環(huán)境,空盤子(有空氣),水盤子(有水,有空氣),油盤子(沒有水沒有空氣)。
(本討論環(huán)節(jié)主要抓住空盤子,水盤子和菜油盤子三個環(huán)境進行討論)
請同學們想想那種環(huán)境是多余的呢?
小結:此方案在方法設計上不符合對比實驗的規(guī)則,所以不妥。
(三)以“鐵生銹的快慢”實驗進一步驗證
1.剛才大家通過研討教材中一位同學實驗記錄單知道了對比實驗要注意的問題,就是只改變一個因素,要控制其他條件不變,用這樣的辦法來研究。
2.今天我們也來設計一個對比實驗,來看看什么可以情況能影響鐵生銹的速度。
3.現(xiàn)在老師給大家提供了這些材料和儀器:
兩人一個小組,每組兩個燒杯(或者兩個蒸發(fā)皿)、4段鐵絲、一份實驗報告單,2張標簽紙。
為全班同學提供的液體有:自來水、醋、食鹽水、堿面水。需要可以到老師的實驗臺來取用。注意每個大燒杯里,都放著一個注射器,注射器有刻度可以知道自己小組取了多少毫升的水。
4.請同學們思考一下,想想自己要研究哪些因素會影響鐵生銹的速度,自己小組要研究的問題,選取哪些材料來進行實驗。
5. 下發(fā)表格,每個小組開始設計自己小組的實驗,并填寫實驗設計。(引導學生按照表格中的步驟進行實驗設計)
6.完成表格填寫的小組,開始動手,進行實驗。教師巡視,觀察指導每個小組的實驗情況。
注意各小組到前面取液體時,拿好容器小燒杯或者蒸發(fā)皿,排好隊,不要著急,不要弄灑了,及時用抹布擦干凈。
7.小結:這個實驗大家都做好了,同學們一定發(fā)現(xiàn)了,和我們原來做的硫酸銅溶液和鐵釘鐵絲的反應不一樣啊。硫酸銅溶液和鐵釘?shù)姆磻俣瓤?,鐵釘很快就有了紅褐色的銅;小蘇打和醋的化學反應很快就產生了氣泡。這說明什么呢?(化學反應有快有慢)
鐵生銹的速度這個實驗就比較慢,需要我們長期觀察。所以,這節(jié)課結束后,我們還要繼續(xù)觀察。為了方便大家來實驗室觀察,每天早上到校后,學號是1-20號到實驗室,來觀察記錄自己小組的實驗情況。下午學號是21-39號觀察。
8.后續(xù)觀察非常重要,下面請大家看看老師做的實驗。出示老師的實驗過程圖片。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你有了哪些新的收獲?
七、板書設計
控制鐵生銹的速度
對比實驗:改變一個因素,控制其他因素不變。
是否需要空氣 :空盤子(有空氣),菜油盤子(無空氣),水盤子(多余)
空氣和水的共同作用會使鐵生銹,醋會影響鐵生銹的速度:醋盤子(有醋),水盤子(有水也有空氣)
鐵生銹教學設計4(一)科學概念:
1.鐵生銹是一種化學變化,鐵銹是一種不同于鐵的新物質。
2.鐵生銹的'原因與水和空氣有關。
(二)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實驗獲得證據(jù),確定鐵銹是一種不同于鐵的新物質。
2.通過對比實驗,探究鐵生銹的原因。
3.懂得確定一種物質是否是新物質需要有足夠的證據(jù),培養(yǎng)證據(jù)意識。
4.愿意與同學合作交流,體驗合作與分享的快樂,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以及愛護、保護環(huán)境的情感態(tài)度。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鐵銹是不同于鐵的物質,了解形成原因。
難點:能設計完整實驗論證自己的推理猜想,并能堅持觀察記錄。
教學準備:相關圖片、課件資料、鐵片、鐵銹、簡單電路、磁鐵、榔頭等,盡可能找到純的鐵銹。
(四)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課件出示物體生銹的圖片)觀察它們有什么共同特點?
2.鐵生銹的現(xiàn)象你在生活中見過嗎?(請學生舉例說說生活中鐵制物品生銹的事實)
3.看來生活中鐵生銹的現(xiàn)象還真多。鐵生銹了,才有鐵銹。鐵銹是新物質嗎?(學生猜測,并能說說理由)
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鐵生銹了》(板書課題)。
二、觀察鐵銹,和鐵形成對比認識
1.鐵生銹是一種化學變化嗎?如果鐵和鐵銹是不同一種物質,那就說明這是一種——化學變化,如果鐵和鐵銹是同一種物質,就說明這是一種——物理變化??磥?,要想弄清楚鐵生銹到底是什么變化,還得先弄清楚鐵和鐵銹是不是同一種物質。
2.師出示新鐵釘和鐵銹,提問:對它們可以從哪些方面展開研究?(顏色、手感、亮度、松軟、導電性……)
3.教師提供材料(自制電路檢測器、榔頭、磁鐵、鐵、鐵銹等),要求學生觀察鐵銹,尋找證據(jù),并做好記錄。
安全提示:如果你的身體有傷口,請不要接觸到鐵銹。
(課件出示)鐵和鐵銹比較記錄表
顏色 光澤 空隙 手感 敲擊 導電 磁鐵
4.交流匯報:
(1)請一組學生匯報,其他組補充。(根據(jù)學生回答,課件出示相應知識點)
師演示鐵與鐵銹的導電性、吸鐵性。(鐵能導電,能被磁鐵吸引;鐵銹不能導電,不能被磁鐵吸引)。
(2)小結
同學們通過實驗,找到了許多鐵與鐵銹的不同點,現(xiàn)在你能判斷鐵與鐵銹是同一種物質嗎?鐵變成鐵銹是什么變化呢?(板書:化學變化)
三、指導探究,探索鐵生銹的原因
1.過渡:
同學們通過觀察、實驗驗證了自己的假設,用證據(jù)支持了鐵銹是一種不同于鐵的新物質的假設,那么鐵為什么會生銹呢?鐵的生銹與什么因素有關?(水、空氣)
2.如果我們研究“鐵生銹與空氣有關嗎?”這個問題,我們應該控制哪些條件不變?學生設計實驗
3.交流。說說方案,相互質疑,不斷完善實驗方案。
(課件出示)要點:兩枚鐵釘要一樣新。
一枚鐵釘完全隔絕空氣(如放入菜油中),另一枚鐵釘暴露在空氣中。每天觀察一次,并做好記錄。
4.小結。
根據(jù)我們設計的方案,進行實驗。過一段時間,我們來分享研究成果。
四、課堂總結,拓展延伸
1.(課件出示相關資料)了解鐵生銹的危害: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全世界每年因金屬腐蝕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約達7000億美元,是地震、水災、臺風等自然災害造成損失的總和的6倍。鋼鐵生銹是鐵的致命弱點,鋼鐵因腐蝕而報廢的數(shù)量約占鋼鐵當年產量的25%—30%,造成了資源的巨大浪費。
你們說我們該這么做呢?(防止鐵生銹)
2.引導學生探究防止鐵生銹的方法,為下節(jié)課準備。
【鐵生銹教學設計】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