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友”一語,此仆十數(shù)年來最傷心事。每登高望遠,輒愴然涕下[1],有子昂“天地悠悠”之嘆[2]。吾輩德業(yè)相勖[3],無兒子態(tài),然氣誼所結(jié),自有一段貫金石、射日月、齊生死、誠一專精、不可磨滅之處。此在千百年后,猶得而想見之,況指顧數(shù)十年之間耶[4]!仆于天性骨肉中,頗不可解,外此則一腔熱血,亦欲一用,非用于君,則用于友。悠悠泛泛,無所用之,又安能禁寶劍沈埋之恨[5]?仆所以期待二三至友者,頗不以世人所謂遂足相許。旅寓屏營[6],百感交集,聊因人來[7],為一及之。
[此貼子已經(jīng)被作者于★編輯過]
注釋:
[1]愴(chuàng):悲傷,凄愴。[2]子昂:初唐詩人陳子昂。其《登幽州臺歌》曰:“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3]勖(xù):勉勵。[4]指顧:一指手一回頭的時間,極言時間短暫。[5]沈:同“沉”。[6]屏(bīng)營:猶“彷徨”,徘徊,游移不定,引申為心神不寧。[7]人:指六松的仆人,六松:曾燦,堂號為“六松草堂”,魏禧同鄉(xiāng)好友,明末遺民志士。
這封書信語意含蓄而富有感情?!耙磺粺嵫敝揖遣豢赡艿牧?,作者明亡不仕,這腔忠君愛國熱血便有“寶劍沉埋之恨”,那他期待于二三好友的又是什么呢?真是百感交集,一言難盡了。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