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石拱橋“不但形式優(yōu)美,而且結構堅固”,作者為什么先說外觀,再說性能?這句話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形式優(yōu)美”是介紹橋給人的直觀印象。“結構堅固”是對橋的進一步介紹。作者先介紹橋的外觀,再按邏輯順序進一步介紹了橋的性能。這句話是全文的中心句,點明了說明對象的特點。
2. “《水經(jīng)注》里提到的‘旅人橋’,大約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記載的最早的石拱橋了?!边@句中的“大約”“可能”“有記載的”等詞能否刪去?為什么?
這幾個詞不能刪去?!按蠹s”“可能”都表示不確定,由于所說明的對象距離現(xiàn)在年代久遠,有些知識作者并不確定,所以只能推測;“有記載的”使舉的例子具有可靠性。
如果刪去,則與事實不符。這些詞語的運用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嚴密。
3.作者在介紹趙州橋的特點時,是依照大拱的長度和形狀、小拱的作用、大拱的拱圈的特點、全橋結構的特色與四周景色配合的順序?qū)懙摹?/p>
為什么不按照由大到小的說明順序,先把大拱的兩個特點介紹完,再介紹小拱的特點呢?作者采用了什么說明順序?
因為大拱兩肩上的小拱既是趙州橋首創(chuàng)肩拱的主要特點,也是從外觀上直接可以看到的。而28道拱圈,其他拱橋也有砌筑的,并非趙州橋獨創(chuàng)。
在趙州橋的四個特點中,作者是按其特點的主次介紹的,而不是按拱的大小介紹的,這屬于由主到次的邏輯順序。
4. 關于趙州橋一段,主要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舉例分析。
主要運用了列數(shù)字、列資料、打比方等說明方法。如本段開頭對趙州橋的介紹即用了列數(shù)字的說明方法,準確、具體地說明了趙州橋的雄偉。
在說明趙州橋的構造奇特時,引用張嘉貞的贊語,突出了施工技術的巧妙絕倫;引用張 的話說明了趙州橋外形的美觀。在介紹大拱的特點時,運用打比方的說明方法,形象生動地說明了橋洞的形狀。
5.課文引用馬可波羅的話有什么作用?
引用馬可·波羅的話有力地說明了盧溝橋形式優(yōu)美,“推崇”“欣賞”兩個詞語也寫出了馬可·波羅對這座橋的贊美和喜愛之情。
6.為了說明我國石拱橋的特點,作者為什么在舉了趙州橋這一典型的石拱橋后,又以盧溝橋為例?如果把后者省去,文章不是更簡潔嗎?
運用舉例子的說明方法,一定要注意所舉例子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切不可用個別事例代表一般,用偶然現(xiàn)象代表必然。
趙州橋和盧溝橋雖然都是石拱橋,但前者是獨拱橋的代表,后者是聯(lián)拱橋的代表。既有“共性”,又有“個性”。作者這樣舉例既說明了中國石拱橋的特點,又體現(xiàn)了中國石拱橋的形式多樣。
另外,對趙州橋側重介紹其設計科學,結構堅固;而對盧溝橋側重介紹其形式優(yōu)美,聞名中外。
可見,作者正是選取不同形式的典型代表,從不同的方面清楚而具體地說明了中國石拱橋的特征,起到互相對照、互相補充的作用。所以,后者不能省去。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