踉踉蹌蹌造句
造句指懂得并使用字詞,按照一定的句法規(guī)則造出字詞通順、意思完整、符合邏輯的句子。依據現(xiàn)代語文學科特征,可延伸為寫段、作文的基礎,是學生寫好作文的基本功。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踉踉蹌蹌造句,歡迎大家分享。
踉踉蹌蹌造句
1、他走得很慢,很吃力,踉踉蹌蹌地險些摔倒在地。
2、當你的運動引起意念動作踉踉蹌蹌時,你又降回地面。
3、一名傷員踉踉蹌蹌地走進醫(yī)院,請求醫(yī)院的醫(yī)生為他包扎傷口。
4、往日精神矍鑠的張爺爺今日突然走路踉踉蹌蹌了,讓人擔心。
5、我真心的看不起你這種踉踉蹌蹌的行為。
6、那個時候你還小,走路都是踉踉蹌蹌的,你肯定不會記得了。
7、昨日敢于在風雨中踉踉蹌蹌地前行,才得到了今日萬世矚目的榮光。
8、于是,我踉踉蹌蹌離開,走近了白雪覆蓋著的陰沉凄涼的奧斯威辛。
9、從冰冷的河水中救起人后,他踉踉蹌蹌地消失在人群當中。
10、爸爸走路時踉踉蹌蹌的松散形象讓媽媽看了就覺得生氣。
11、那位精神病患者走起路來踉踉蹌蹌的,同時還不斷手舞足蹈。
12、雨后,醉鬼踉踉蹌蹌的走在泥濘的街道上。
13、看到你踉踉蹌蹌的走過來我就知道沒有什么好事
14、踉踉蹌蹌不是一個男人應當有的表現(xiàn)
15、他踉踉蹌蹌的`把球帶到了禁區(qū),一腳怒射,才發(fā)現(xiàn)原來是自家球門。
拓展:
讀音:liàng liàng qiàng qiàng
《說岳全傳》
結構:重疊
褒貶:中性詞
英文:staggering
成語釋義
走路不穩(wěn)。走路歪歪斜斜的樣子。
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四回:“頭重腳輕,對明月眼紅面赤;前合后仰,趁清風東倒西歪。踉踉蹌蹌上山來,似當風之鶴;擺擺搖搖回寺去,如出水之龜?!?/p>
示例
1.他因為患小兒麻痹癥走起路來~的。
2.他~、跌跌爬爬地往家走(金波《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3.看他那~的樣子,一定是喝醉了。
用法
聯(lián)合式;作狀語;形容走路的樣子
反義詞
健步如飛,四平八穩(wěn),穩(wěn)穩(wěn)當當。
近義詞
跌跌撞撞,左搖右晃,晃晃悠悠,搖搖晃晃
踉踉蹌蹌造句
1.老人拄著拐杖,踉踉蹌蹌地來到醫(yī)院。
2.武松提著哨棒,踉踉蹌蹌走上景陽岡。
3.他看見一個人踉踉蹌蹌地走了出去。
4.他喝多了酒,腳步踉踉蹌蹌的。
5.踉踉蹌蹌不是一個男人應該有的表現(xiàn)。
6.當他停了這個消息之后就踉踉蹌蹌得走回到寢室來了。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