揠苗助長指把苗拔起來,幫助其成長,一般用來諷刺違反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急于求成的做法。想要知道揠苗助長的故事,就來看看這個故事吧!
揠苗助長的故事
宋國有個農(nóng)民,覺得他的禾苗長得很慢,擔心他的禾苗長不高,因此就拔高了禾苗,他辛苦了一天后,回到家里,對他的家里人說:“今天太累了!我?guī)椭堂玳L高了!”他兒子臉色一變,快步去到田里查看禾苗的情況,禾苗都已經(jīng)枯萎了。
揠苗助長的出處
揠苗助長出自《孟子·公孫丑上》,原文如下:
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譯文
有個宋國人,他十分期盼禾苗長高,于是就去田里把禾苗一個個的拔高,一天下來十分疲勞但很滿足,回到家對他的家人說:“可把我累壞了,我?guī)椭堂玳L高了!”他兒子聽說后急忙到田里去看苗(的情況),然而苗都枯萎了。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長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以為禾苗長大沒用而放棄的人,就像是不給禾苗鋤草的懶漢。妄自幫助它生長的人,就像這個拔苗助長的人,不但沒有好處,反而害了它。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