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斷前提:確定被控侵權產品與專利產品是否屬于同類產品,不屬于同類產品的不能比較!判定同類產品不僅僅要依據《國際外觀設計分類表》,而是要根據一般商品的分類標準來確定!考慮外觀設計的保護范圍、判斷是否專利侵權時,首先要注意被控侵權產品和外觀設計專利產品在市場上實際是否會混淆!
2、判斷尺度:以普通消費者的眼光和認知水平為準,不應當以該外觀設計專利所屬領域的專業(yè)技術人員的審美觀察能力為準!整體形狀相同、視覺效果一樣!局部微觀的不一致,從消費者角度不會留意的細節(jié)不同不作相似性對比!
3、比較對象:將侵權物與專利的圖形或照片中展示的形狀圖案及色彩進行比較,對比兩者是否相同或相近似,如果結論為是,則侵權成立!如果結論為否,則不構成侵權!
4、判斷方法:整體觀察、綜合判斷、突出要部!
5、使用狀態(tài)對比:對存在變化狀態(tài)的產品,即在銷售和使用時呈現(xiàn)不同形狀的產品!如折疊式家具【確定使用狀態(tài)的形狀】、掛壁式信箱【確定“要部”】!
怎樣算專利侵權
侵害的對象是有效的專利!專利侵權必須以存在有效的專利為前提,實施專利授權以前的技術、已經被宣告無效、被專利權人放棄的專利或者專利權期限屆滿的技術,不構成侵權行為!專利法規(guī)定了臨時保護制度,發(fā)明專利申請公布后至專利權授予前,使用該發(fā)明的應支付適當?shù)氖褂觅M!對于在發(fā)明專利申請公布后至專利權授予前使用發(fā)明而未支付適當費用的糾紛,專利權人應當在專利權被授予之后,請求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調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必須有侵害行為,即行為人在客觀上實施了侵害他人專利的行為!以生產經營為目的!非生產經營目的的實施,不構成侵權!違反了法律的規(guī)定,即行為人實施專利的行為未經專利權人的許可,又無法律依據!
根據專利侵權行為的表現(xiàn)形式,專利侵權行為分為直接侵權行為和間接侵權行為兩類!
1.直接侵權行為!主要是指未經專利權人許可,以生產經營為目的,制造、使用、銷售、許諾銷售、進口發(fā)明、實用新型專利產品或利用專利方法獲得的專利產品,以及制造、銷售、許諾銷售、進口外觀設計專利產品!
其表現(xiàn)形式包括:
【1】制造發(fā)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行為;
【2】使用發(fā)明、實用新型專利產品的行為;
【3】許諾銷售發(fā)明、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行為;
【4】銷售發(fā)明、實用新型或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行為;
【5】進口發(fā)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行為;
【6】使用專利方法以及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依照該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的行為;
【7】假冒他人專利的行為!為生產經營目的使用或者銷售不知道是未經專利權人許可而制造并售出的專利產品或者依照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能證明其產品合法來源的,仍然屬于侵犯專利權的行為,需要停止侵害但不承擔賠償責任!
假冒專利的行為
具體包括以下幾種:
【1】未經許可,在其制造或者銷售的產品、產品的包裝上標注他人的專利號;
【2】未經許可,在廣告或者其他宣傳材料中使用他人的專利號,使人將所涉及的技術誤認為是他人的專利技術;
【3】未經許可,在合同中使用他人的專利號,使人將合同涉及的技術誤認為是他人的專利技術;
【4】偽造或者變造他人的專利證書、專利文件或者專利申請文件!
冒充專利的行為
冒充專利的行為是指以非專利產品冒充專利產品、以非專利方法冒充專利方法的行為,包括以下幾種:
【1】制造或者銷售標有專利標記的非專利產品;
【2】專利權被宣告無效后,繼續(xù)在制造或者銷售的產品上標注專利標記;
【3】在廣告或者其他宣傳材料中將非專利技術稱為專利技術;
【4】在合同中將非專利技術稱為專利技術;
【5】偽造或者變造專利證書、專利文件或者專利申請文件!
2.間接侵權行為!這是指行為人本身的行為并不直接構成對專利權的侵害,但實施了誘導、慫恿、教唆、幫助他人侵害專利權的行為!例如,行為人知道有關產品系只能用于實施特定發(fā)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的原材料、中間產品、零部件、設備等,仍然將其提供給第三人以實施侵犯專利權的行為,權利人主張該行為人和第三人承擔連帶民事責任的,人民法院應當支持;該第三人的實施不是為生產經營目的,權利人主張該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的,人民法院應當支持!
間接侵犯行為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未經專利權人授權或者委托,擅自轉讓其專利技術的行為!此時受讓人若利用了該項專利技術制造了專利產品,那么受讓人和轉讓人構成共同侵權,要承擔連帶責任!
②其他誘導、慫恿、教唆、幫助他人侵權的行為,行為人與侵權人構成共同侵權,承擔連帶責任!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