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把物質(zhì)歸結(jié)為一種或幾種實物。
如,水是萬物的始基;世界是一團永恒燃燒的活火;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氣者,理之依也;五行說等。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guān)于哲學文化的知識點大全,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統(tǒng)一關(guān)系
1.二者的區(qū)別:矛盾的普遍性是事物的共性,是無條件的、絕對的;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的個性,是有條件的,是相對的。
2.二者的聯(lián)系:一方面,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過特殊性表現(xiàn)出來,沒有特殊性就沒有普遍性;特殊性也離不開普遍性,特殊性必然與普遍性相聯(lián)系而存在。另一方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的條件下相互轉(zhuǎn)化。在一定范圍、時間內(nèi)是普遍性的東西,在另一范圍、時間內(nèi)則變成特殊性的東西,反之亦然。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方法論意義
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們運用矛盾分析法分析一切事物;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們在分析事物時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認識事物時,必須要經(jīng)過從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多次反復,達到對事物的正確認識、深化認識。
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關(guān)系
1.實踐決定認識(要注意(2)(3)兩者的區(qū)分)
(1)實踐是認識的唯一來源;
(2)實踐是認識發(fā)展的動力;
(3)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
(4)實踐是檢驗認識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注意:實踐是認識發(fā)展的動力,主要是以實踐作為原點來推動認識的發(fā)展。比如三次科技革命所帶來的的蒸汽機、發(fā)電機以及計算機推動了我們對新事物的從新認識。而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則是把尋求新的認識作為原點來促進實踐的發(fā)展。比如,為了認識更廣闊的宇宙空間,我們需要先進的科技手段來作為物質(zhì)基礎,因此“天眼”FAST出現(xiàn)能夠帶領(lǐng)我們了解更廣闊的的宇宙。
2.認識對實踐的反作用
認識對實踐的反作用具有兩重性:正確的認識對實踐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錯誤的認識則對實踐起消極的阻礙作用,甚至導致實踐的失敗。
蘇格拉底
蘇格拉底 (公元前469—公元前399),著名的古希臘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他和他的學生柏拉圖,以及柏拉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被并稱為“古希臘三賢”,更被后人廣泛認為是西方哲學的奠基者。蘇格拉底被稱為西方的孔子,這是因為他們都開創(chuàng)了一個新的時代,這個時代并不是靠軍事或政治的力量所成就的,而是透過理性,對人的生命作透徹的了解,從而引導出一種新的生活態(tài)度。
1. 世間最珍貴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現(xiàn)在能把握的幸福。
2. 想左右天下的人,須先能左右自己。
3. 當許多人在一條路上徘徊不前時,他們不得不讓開一條大路,讓那珍惜時間的人趕到他們的前面去。
4. 認識自己的無知就是最大的智慧。
5. 逆境是磨練人的最高學府。
哲學文化的知識點大全相關(guān)文章:
★ 關(guān)于文學文化常識大全有哪些尼
★ 高中政治哲學教案最新模板
★ 政治哲學第6課7課教案范文
★ 文化哲理故事范文6篇
★ 政治哲學第6課教案5篇
★ 趣味語文手抄報
★ 直面挫折教案政治范文
★ 足球文化知識最新大全
★ 中國古代思想成就初一歷史上冊知識框架
★ 2021年高三語文備課精選教案案例五篇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