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及譯文
1【原文】 子曰:“富(1)而可求(2)也;雖執(zhí)鞭之士(3),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薄妒龆?
【注釋】 (1)富:指升官發(fā)財。 (2)求:指合于道,可以去求。
(3)執(zhí)鞭之士:古代為天子、諸侯和官員出入時手執(zhí)皮鞭開路的人。意思指地位低下的職事。
【譯文】孔子說:“如果富貴合乎于道就可以去追求,雖然是給人執(zhí)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富貴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還是按我的愛好去干事?!?br>
2【原文】 子問公叔文子(1)于公明賈(2)曰:“信乎,夫子(3)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賈對曰:“以(4)告者過也。夫子時然后言,人不厭其言;樂然后笑,人不厭其笑;義然后取,人不厭其取?!弊釉唬骸捌淙唬控M其然乎?”《憲問》
【注釋】 (1)公叔之子:衛(wèi)國大夫公孫拔,衛(wèi)獻(xiàn)公之子。謚號“文”。 (2)公明賈:姓公明字賈。衛(wèi)國人。 (3)夫子:文中指公叔文子。 (4)以:此處是“這個”
【譯文】孔子向公明賈問到公叔文子,說:“先生他不說、不笑、不取錢財,是真的嗎?”公明賈回答道:“這是告訴你話的那個人的過錯。先生他到該說時才說,因此別人不厭惡他說話;快樂時才笑,因此別人不厭惡他笑;合于禮要求的財利他才取,因此別人不厭惡他取?!笨鬃诱f:“原來這樣,難道真是這樣嗎?”
3【原文】 7·16 子曰:“飯疏食(1)飲水,曲肱(2)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述而》
【注釋】 (1)飯疏食,飯,這里是“吃”的意思,作動詞。疏食即粗糧。
(2)曲肱:肱,音gōng,胳膊,由肩至肘的部位。曲肱,即彎著胳膊。
【譯文】孔子說:“吃粗糧,喝白水,彎著胳膊當(dāng)枕頭,樂趣也就在這中間了。用不正當(dāng)?shù)氖侄蔚脕淼母毁F,對于我來講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樣。”
4【原文】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薄独锶省?
【譯文】孔子說:“富裕和顯貴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當(dāng)?shù)姆椒ǖ玫剿筒粫ハ硎艿?;貧窮與低賤是人人都厭惡的,但不用正當(dāng)?shù)姆椒ㄈ[脫它,就不會擺脫的。君子如果離開了仁德,又怎么 能叫 君子呢?君子沒有一頓飯的時間背離仁德的,就是在最緊迫的時刻也必須按照仁德辦事,就是在顛沛流離的時候,也一定會按仁德去辦事的?!?
5【原文】 子路問成人(1)。子曰:“若臧武仲(2)之知,公綽之不欲,卞莊子(3)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痹唬骸敖裰扇苏吆伪厝唬恳娎剂x,見危授命,久要(4)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薄稇梿枴?
【注釋】 (1)成人:人格完備的完人。 (2)臧武仲:魯國大夫臧孫紇。
(3)卞莊子:魯國卞邑大夫。(4)久要:長久處于窮困中。
【譯文】子路問怎樣做才是一個完美的人??鬃诱f:“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綽的克制,卞莊子的勇敢,冉求那樣多才多藝,再用禮樂加以修飾,也就可以算是一個完人了?!笨鬃佑终f:“現(xiàn)在的完人何必一定要這樣呢?見到財利想到義的要求,遇到危險能獻(xiàn)出生命,長久處于窮困還不忘平日的諾言,這樣也可以成為一位完美的人?!?br>
6【原文】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季氏》
【譯文】孔子說:“君子有九種要思考的事:看的時候,要思考看清與否;聽的時候,要思考是否聽清楚;自己的臉色,要思考是否溫和,容貌要思考是否謙恭;言談的時候,要思考是否忠誠;辦事要思考是否謹(jǐn)慎嚴(yán)肅;遇到疑問,要思考是否應(yīng)該向別人詢問;忿怒時,要思考是否有后患,獲取財利時,要思考是否合乎義的準(zhǔn)則?!?br>
7【原文】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1) 也,無莫(2)也,義(3)之與比(4)?!薄独锶省?
【注釋】 (1)適:音dí,意為親近、厚待。 (2)莫:疏遠(yuǎn)、冷淡。
(3)義:適宜、妥當(dāng)。 (4)比:親近、相近、靠近。
【譯文】 孔子說:“君子對于天下的人和事,沒有固定的厚薄親疏,只是按照義去做?!?
8【原文】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薄蛾栘洝?
【譯文】子路說:“君子崇尚勇敢嗎?”孔子答道:“君子以義作為最高尚的品德,君子有勇無義就會作亂,小人有勇無義就會偷盜?!?br>
9【原文】 子曰:“德之不修,學(xué)之不講,聞義不能徙(1),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薄妒龆?
【注釋】 (1)徙:音xǐ,遷移。此處指靠近義、做到義。
【譯文】孔子說:“(許多人)對品德不去修養(yǎng),學(xué)問不去講求,聽到義不能去做,有了不善的事不能改正,這些都是我所憂慮的事情?!?br>
10【原文】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薄稙檎?
【注釋】 【注釋】 (1)鬼:有兩種解釋:一是指鬼神,二是指死去的祖先。這里泛指鬼神。
(2)諂:音chǎn ,諂媚、阿諛。 (3)義:人應(yīng)該做的事就是義。
【譯文】 孔子說:“不是你應(yīng)該祭的鬼神,你卻去祭它,這就是諂媚。見到應(yīng)該挺身而出的事情,卻袖手旁觀,就是怯懦?!?br>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