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管仲,隰朋(1)從桓公伐(2)孤竹(3),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馬而隨之,遂(4)得道。
行山中無水,隰朋曰:“蟻東居山之陽(5),下居山之陰(6),蟻壤一寸而仞有水?!蹦司虻?,遂得水。
以管仲之圣(7),而隰朋智,至其所不知,不難(8)師與老馬與蟻。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師圣人(9)之智,不亦過乎![1]
注釋
(1)管仲,隰朋:兩人都是齊桓公的大臣。
(2)伐:進(jìn)攻
(3)孤竹:指孤竹國,在今河北盧龍。
(4)遂:終于,最終
(5)陽:南邊
(6)陰:北邊
解釋
管仲、隰朋跟隨齊桓公去討伐孤竹國,春季出征冬季返回,迷失了道路。管仲說:“可以利用老馬的才智。”于是(管仲和隰朋)放開老馬跟隨著它,終于找到了路。
走到山里沒有水,隰朋說:“螞蟻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如果)地上蟻封有一寸高,地下八尺深的地方就會有水?!庇谑峭诰虻?,最終得到了水。
憑借管仲的精明通達(dá)和隰朋的智慧,碰到他們所不知道的事,不惜向老馬和螞蟻學(xué)習(xí);現(xiàn)在的人帶著愚蠢的心卻不知道學(xué)習(xí)有智慧的人的才智,這不也是很大的錯(cuò)誤嗎?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