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 忽必烈消疑
【原文】
丙辰①樞②入見?;蜃嬐醺弥型列?,憲宗遣阿藍答兒大為鉤考③,置局關中④,以百四十二條推集經略宣撫官吏,下及征商無遺,曰:“俟終局日,入此罪者惟劉黑馬⑤、史天澤以聞,余悉誅之?!笔雷媛勚粯?。樞曰:“帝,君也,兄也;大王為皇弟,臣也。事難與較,遠將受禍。莫若盡王邸妃主自歸朝廷,為久居謀,疑將自釋?!奔笆雷嬉姂椬?,皆泣下,竟不令有所白而止,因罷鉤考局。
《元史·姚樞傳》
【注釋】
①丙辰:即丙辰日,時元憲宗在位。
②樞:指姚樞(1201—1278年),元初政治家、理學家,字公茂,號雪齋、敬齋,先世自柳城入遷洛陽,少年時學習勤奮,后參與朝政,終于翰林學士承旨之職。
③“憲宗遣”句:憲宗,指元憲宗蒙哥。阿藍答兒,元憲宗之臣。
④關中:地名,即今陜西省。
⑤“入此罪”句:劉黑馬,元前期大臣。史天澤,元朝大將。
【譯文】
丙辰日,姚樞入王府拜見世祖忽必烈。有人進讒言說忽必烈親王有奪得中原的野心,憲宗蒙哥派阿藍答兒大規(guī)模清查,并在關中設立鉤考局,阿藍答兒用一百四十二條法令來推究所有的經略,宣撫等官員,最小的連征收商人賦稅的小吏也不放過,憲宗說:“等最后關閉鉤考局的那一天,被清查有罪的人只將劉黑馬、史天澤的情況呈報上來,其余的人一概誅殺?!笔雷婧霰亓衣犝f后很不高興。姚樞勸告說:“憲宗,是君王,是長兄;大王是皇上的兄弟,是大臣。這件事情你很難與皇上計較,如果再疏遠皇上你將遭受災難。不如大王你主動將王府所有的嬪妃侍妾送到朝廷,作長久居住的打算,那么憲宗的猜疑就會自動消除?!钡仁雷婧霰亓野菀姂椬诿筛鐣r,兩人都流下了眼淚,憲宗不等世祖辯白就消除了猜疑,于是罷除鉤考局。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