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下 未刊手稿 沈昕《蝶戀花》詞
【原文】
余友沈昕伯①自巴黎寄余《蝶戀花》一闋云:“簾外東風(fēng)隨燕到。春色東來,循我來時道。一霎圍場生綠草。歸遲卻怨春來早。錦繡一城春水繞。庭院笙歌,行樂多年少。著意來開孤客抱。不知名字閑花鳥?!贝嗽~當(dāng)在晏氏父子②間,南宋人不能道也。
【注釋】
①沈昕伯:沈纮,字昕伯。為王國維東文學(xué)社之同學(xué)。
②晏氏父子:即晏殊、晏幾道父子。
【譯文】
我的朋友沈纮,字昕伯,從巴黎寄給我《蝶戀花》詞一首,云:“簾外東風(fēng)隨燕到。春色東來,循我來時道。一霎圍場生綠草,歸遲卻怨春來早。錦繡一城春水繞。庭院笙歌,行樂多年少。著意來開孤客抱,不知名字閑花鳥?!边@首詞的成就應(yīng)當(dāng)在晏殊、晏幾道父子之間,南宋人寫不出這樣的作品。
【評析】
此則評說友人沈纮《蝶戀花》詞,其實意在說明北宋詞與南宋詞的分別。
沈纮是王國維在上海東文學(xué)社的摯友,此詞作于其游學(xué)法國之時,寫了自己只身一人在歐洲的“孤客”懷抱,在怨春來早的情緒之中抒發(fā)了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意。用語自然而本色。尤其是結(jié)尾兩句,將法國不知名字的花鳥之“閑”與自己的“孤”形成對照,其中寫及閑花鳥“著意”來安慰自己,而自己卻連花鳥的名字也叫不出來,頗得情景之妙。異國花鳥的有情與自己的無奈也在這種對照中彰顯出來,別有韻味。
王國維認為沈纮此詞具有北宋晏殊、晏幾道父子的風(fēng)味,是看出其中所包含的真感情與真景物了。而認為這樣的詞“南宋人不能道也”,其實是對南宋詞在寄興言情方面的不足深有體會之言。自然之語、真實情景、深遠之致三者的結(jié)合是構(gòu)成優(yōu)秀作品的必備條件。按此標(biāo)準(zhǔn),沈纮此詞確實允無愧色的。
【參閱作品】
人月圓
宴北人張侍御家有感
[金]吳激
南朝千古傷心事,猶唱《后庭花》①。舊時王謝,堂前燕子,飛向誰家②?恍然一夢,仙肌勝雪,宮髻堆鴉③。江州司馬,青衫淚濕,同是天涯④。
【注釋】
①“南朝”二句:化用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后庭花》,南朝陳后主作,一向被視作亡國之音。
②“舊時”三句:化用劉禹錫《烏衣巷》:“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蓖?、謝均東晉貴族。
③宮髻:指頭發(fā)梳成宮中式樣。堆鴉:形容頭發(fā)濃密漆黑。
④“江州”三句:用白居易《琵琶行》:“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卑拙右讜r貶官江州司馬。
【鑒賞提示】
吳激是南宋官員,奉命使金被留,官翰林待制。一次,他在同官家赴宴,聞知勸酒的歌女是宋宮人,觸發(fā)了強烈的身世家國之感,作了這首詞。通篇化用唐人詩句,熨帖自然,空靈婉轉(zhuǎn),一時傳誦天下。請用“借古人之境界為我之境界”的觀點,分析作者如何借用古人詩意境。
混江龍
(《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
[元]王實甫
落紅成陣①,風(fēng)飄萬點正愁人②。池塘夢曉③,闌檻辭春。蝶粉輕沾飛絮雪④,燕泥香惹落花塵。系春心情短柳絲長,隔花陰人遠天涯近⑤。香銷了六朝金粉⑥,清減了三楚精神。
【注釋】
①“落紅”句:出秦觀《鷓鴣天》“斜陽院落紅成陣”。
②“風(fēng)飄”句:出杜甫《曲江二首》。
③池塘夢曉:傳謝靈運夢見謝惠連,醒后作“池塘生春草”名句。此云春天似夢般逝去。
④飛絮雪:指柳絮。典出謝道韞把雪比作“柳絮因風(fēng)起”。
⑤人遠天涯近:朱淑真《生查子》詞句。
⑥“香銷”二句:謂因無心打扮,精神消減。金粉:婦女化妝用的脂粉,也常喻美女。三楚,戰(zhàn)國時楚分西、東、南三部分。
【鑒賞提示】
這支曲是鶯鶯在相思中所唱。作者用五彩繽紛的景物,襯托鶯鶯傷春思人的哀怨情愁,讀來令人口齒生香,感喟無窮。成功化用典故成句是本曲的特點,欣賞時注意前人成句在曲中的作用。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