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書 李陵無援降匈奴
【原文】
陵①于是將其步卒五千人,出居延②,北行三十日,至?;舰?,……與單于相直,騎可三萬,圍陵軍。軍居兩山間,以大車為營,陵引士出營外為陣,前行持戟盾,后行持gōng弩(版 權(quán) 所有 e wen ya n . c om 易 文言網(wǎng)),令曰:“聞鼓聲而縱,聞金聲而止?!碧斠姖h軍少,直前就營。陵搏戰(zhàn)攻之,千弩俱發(fā),應(yīng)弦而倒。虜還走上山,漢軍追擊,殺數(shù)千人。單于大驚,召左右地兵八萬余騎攻陵。陵且戰(zhàn)且引,南行數(shù)日,抵山谷中。連戰(zhàn),士卒中矢傷,三創(chuàng)者載輦,兩創(chuàng)者將車,一創(chuàng)者持兵戰(zhàn)。四五日,抵大澤葭葦中,虜從上風(fēng)縱火,陵亦令軍中縱火以自救。南行至山下,單于在南山上。使其子將騎擊陵。陵軍步斗樹木間,復(fù)殺數(shù)千人,因發(fā)連弩④射單于,單于下走。是日捕得虜,言:“單于曰:‘此漢精兵,擊之不能下,日夜引吾南近塞,得毋有伏兵乎?’諸當(dāng)戶君長⑤皆言:‘單于自將數(shù)萬騎擊漢數(shù)千人不能滅,后無以復(fù)使邊臣,令漢益輕匈奴。復(fù)力戰(zhàn)山谷間,尚四五十里得平地,不能破,乃還?!笔菚r陵軍益急,匈奴騎多,戰(zhàn)一日數(shù)十合,復(fù)殺傷虜二千余人。虜不利,欲去。會陵軍侯管敢為校尉所辱,亡降匈奴,具言:“陵軍無后救,射矢且盡,獨(dú)將軍麾下及成安侯校各八百人為前行,以黃與白為幟,當(dāng)使精騎射之,即破矣。”單于得敢大喜,使騎并攻漢軍,疾呼曰:“李陵、韓延年趣降!”遂遮道急攻陵。陵居谷中,虜在山上,四面射矢如雨下。漢軍南行……一日五十萬矢皆盡,即棄車去,士尚三千余人,徒斬車輻而持之,軍吏持尺刀。抵山入峽谷,單于遮其后,乘隅下壘石,士卒多死,不得行?;韬?,陵便衣獨(dú)步出營,止左右:“毋隨我,丈夫一取單于耳?!绷季?,陵還,大息曰:“兵敗死矣!”軍吏或曰:“將軍威震匈奴,天命不遂,后求道徑還歸,如浞野侯⑥為虜所得,后亡還,天子客遇之,況于將軍乎!”陵曰:“公止!吾不死,非壯士也!”于是盡斬旌旗。及珍寶埋地中。陵嘆曰:“復(fù)得數(shù)十矢,足以脫矣。今無兵復(fù)戰(zhàn),天明坐受縛矣!各鳥獸散,猶有得脫歸報天子者?!绷钴娛咳顺侄Z,一半冰……夜半時,擊鼓起士,鼓不鳴,陵與韓延年俱上馬,壯士從者十余人,虜騎數(shù)千追之。韓延年戰(zhàn)死。陵曰:“無面目報陛下?!彼旖?。軍人分散,脫至塞者,四百余人?!撼冀宰锪?。上以問太史令司馬遷。遷盛言:“陵事親孝,與士信,常奮不顧身,以殉國家之急……有國士之風(fēng)?!伊晏岵阶洳粷M五千,深入戎馬之地,抑?jǐn)?shù)萬之師,虜救死扶傷不暇,悉舉引弓之民共攻圍之,轉(zhuǎn)斗千里,矢盡道窮,士張空弓,冒白刃,北首爭死敵。得人之死力,雖古之名將不過也。身雖陷敗,然其所摧敗,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當(dāng)以報漢也。”……上以遷誣罔,欲沮貳師⑦,為陵游說,下遷腐刑。久之,上悔陵無救……乃遣使勞賜陵余軍得脫者。陵在匈奴歲余,上遣因杅將軍公孫敖⑧將兵深入匈奴,迎陵。敖軍無功還,曰:“捕得生口,言李陵教單于為兵以備漢軍,故臣無所得。”上聞,于是族陵家……隴西士大夫以李氏為愧。其后,漢遣使使匈奴,陵謂使者曰:“吾為漢將步卒五千人,橫行匈奴,以亡救而敗,何負(fù)于漢,而誅吾家?”使者曰:“漢聞李少卿教匈奴為兵。”陵曰:“乃李緒⑨,非我也。”……陵痛恨其家以李緒而誅,使人刺殺緒,大閼氏⑩欲殺陵,單于匿之北方。大閼氏死,乃還。單于壯陵,以女妻之,立為右校王。昭帝立,大將軍霍光、左將軍上官桀輔政,素與陵善,遣陵故人隴西任立政等三人,俱至匈奴招陵。陵曰:“丈夫不能再辱?!绷暝谛倥嗄?,元平元年病死。
《漢書·李廣傳》
【譯文】
①陵:即李陵,字少卿,隴西郡名將李廣之孫。
②居延:漢縣名,在今甘肅酒泉。
③浚(jùn)稽(jī)山:在今蒙古喀爾喀境內(nèi)。
④連弩:將兩張弓并在一起,以加強(qiáng)弓力延長射程。
⑤當(dāng)戶、君長:都是匈奴官名。
⑥浞(zhuó)野侯:名趙破奴,九原人,武帝時為驃騎將軍司馬,后匈河將軍,因擊樓蘭有功,封浞野侯。
⑦貳師:名李廣利,武帝所寵愛的李夫人的哥哥,武帝遣其伐大宛,因大宛境內(nèi)有貳師城,故號為貳師將軍。無功而還。后因其兄李延年犯罪被誅,害怕連坐而降匈奴。
⑧公孫敖:義渠人,景帝時任郎官,武帝時為騎將,出擊匈奴,因部屬逃亡太多,當(dāng)斬,逃隱民間五六年,后被發(fā)現(xiàn),入獄,因其妻卷入巫蠱案而被殺。
⑨李緒:原任塞外都尉。居住在奚侯城,匈奴攻城時投降。
⑩大閼氏(yān shì):單于的母親。
【譯文】
李陵率領(lǐng)步兵五千人,從居延郡出發(fā),向北行軍三十天,到達(dá)?;?,……和匈奴單于相遇,匈奴騎兵大約三萬人,圍住李陵的軍隊。李陵的軍隊駐扎于兩山之間,以大車為營,李陵帶領(lǐng)士兵在營外結(jié)陣,前面的拿著戟和盾,后面的拿著弓和箭。李陵下令說:“聽到鼓聲出戰(zhàn),聽到鑼聲撤退?!毙倥吹綕h軍人數(shù)少,徑直逼到營前。李陵下令攻擊,千弩俱發(fā),匈奴人應(yīng)弦而倒,其他的退向山上,漢軍追擊,斬殺了數(shù)千人。單于大為震驚,召集附近兵力八萬余騎一同進(jìn)攻李陵。李陵且戰(zhàn)且退,向南邊走了幾天,到達(dá)下個山谷中,連續(xù)作戰(zhàn),士兵大多中了箭傷,受傷三次的載在車上,受傷兩次的管理車輛,受傷一次的仍拿著武器作戰(zhàn)。走了四五天,到了一個大湖的蘆葦叢中,匈奴人在上風(fēng)放火,李陵便也下令士兵放火,燒掉附近的草木,使匈奴人放的火無法延及自己。再向南行到了一座山下,單于在南山上,派他的兒子帶領(lǐng)騎兵攻擊李陵,李陵的軍隊徒步與他們在樹林中格斗,又殺死匈奴幾千人,趁勝發(fā)連弩射單于,單于向山下逃避。這一天捕得的匈奴人說:“單于說道:‘這是漢朝的精兵,攻打他不能取勝,日夜引我們向南接近邊塞,難道有伏兵?’各位當(dāng)戶、君長都說:‘單于你親自帶領(lǐng)數(shù)萬騎兵,攻擊漢軍幾千人,卻不能消滅掉他們,以后再怎么驅(qū)使邊臣呢?這分明是讓漢朝更加輕視匈奴。只可再盡力戰(zhàn)于山谷之中。若再走四五十里路,到了平地,仍不能攻破他,才可引兵回去。’”
當(dāng)時李陵軍中越發(fā)危急,匈奴騎兵很多,一天作戰(zhàn)幾十次,又殺傷匈奴兩千多人,匈奴認(rèn)為形勢于己不利,打算退兵,恰逢李陵麾下的哨探管敢被校尉羞辱,逃降到匈奴軍中,詳細(xì)地陳述說:“李陵軍沒有后援,箭將要用完了,只有將軍麾下和成安侯韓延年軍校各八百人,在前為先鋒,用黃旗白旗為記認(rèn),應(yīng)當(dāng)派精騎去射他們,立刻就可以攻破?!眴斡诘昧斯芨摇7浅8吲d,馬上派騎兵去攻打漢軍,大呼道:“李陵、韓延年快快投降!”于是阻住去路加緊攻擊。李陵所部在山谷中,匈奴人在山上,四面箭如雨下,漢軍向南退?!惶熘畠?nèi),五十萬支箭都射盡了,就拋掉車輛行軍,士兵還有三千多人,都空手握了斬斷的車輪直木作為武器,軍吏才有短刀。進(jìn)入一個峽谷中,單于抄襲他們的后路,順了山勢滾下石塊,士卒很多都被砸死,不能前行,只有就地扎營。夜里,李陵便衣出營,制止左右人說:“不要隨著我,大丈夫當(dāng)一身獨(dú)取單于!”過了許久,李陵回來,嘆息說:“兵已敗,只有死了!”軍吏有的說:“將軍威震匈奴,失敗是因為天意,不要死,以后可以尋路回去,像以前浞野侯被匈奴擒獲,后來逃歸,天子尚且以賓禮待他,何況將軍你呢!”李陵說:“你不要說了!我李陵若不死,便不是壯士!”于是將旗幟全都斬斷,連同珍寶埋藏在地下。李陵嘆息說:“如果每人還有幾十支箭,就可以脫身了??上缃駴]有兵器作戰(zhàn),等到天亮,只有坐而受縛了。你們各自逃生,作鳥獸散,也許還有人能逃脫,得以歸報天子?!庇谑敲钴娎羰孔涿咳藥Ф杉Z,一大塊冰……半夜時分,準(zhǔn)備擊鼓起兵,鼓卻不響,李陵和韓延年便都上馬,壯士跟從他們的有十多人,匈奴數(shù)千騎在后追擊。韓延年戰(zhàn)死。李陵說:“我沒有面目回報陛下了!”于是投降。軍人分散逃脫到邊塞的,有四百余人?!蟪紓兌?xì)w罪于李陵。武帝以這事問太史令司馬遷。司馬遷極力辯護(hù)說道:“李陵孝順父親,與士人交往又有信義,常奮不顧身,以赴國家的急難,……有國士的氣概?!瓫r且李陵帶領(lǐng)不滿五千步兵,深入北方,抵擋敵人數(shù)萬軍隊,匈奴救死扶傷的應(yīng)接不暇,盡起可以征戰(zhàn)之民,一同來圍攻他,轉(zhuǎn)戰(zhàn)千里,箭盡路絕,士兵們還張起空弩,冒著白刃,北向爭先和敵人死戰(zhàn)。能得許多人為之盡死效力,就是古代的名將也不過如此。自身雖失敗而陷于敵中,但是他所殺死擊傷的匈奴軍士,也足以向天下表白自己了。李陵之所以不死,應(yīng)當(dāng)是想將來立功贖罪,報答漢室的恩德吧?!薄涞壅J(rèn)為司馬遷信口胡說,是想壓低一同出兵而無功勞的貳師將軍,為李陵游說辯護(hù),便給司馬遷施以腐刑。過了很久,武帝后悔當(dāng)初李陵沒有救兵,……便派人犒勞賞賜李陵軍中逃回來的人。李陵在匈奴待了一年多后,武帝派因杅將軍公孫敖帶兵深入匈奴境內(nèi),迎接李陵。公孫敖之軍無功而還,說:“捕獲俘虜,說李陵教單于練兵來防備漢軍,所以我沒有戰(zhàn)功?!蔽涞勐犝f了,便族滅李陵全家?!]西郡的士大夫自此以李氏為愧。后來漢朝派使者出使匈奴,李陵對使者說:“我為漢朝帶領(lǐng)步兵五千人,橫行匈奴,因為沒有救兵而兵敗,有什么對不起漢室的地方,竟誅滅我全家?”使者說:“漢朝聽說李少卿教匈奴練兵?!崩盍暾f:“那是李緒,不是我。”……李陵痛恨自己全家因李緒而被殺,派人刺殺了李緒。大閼氏要處死李陵,單于將他藏到北方去。大閼氏死后,才回來。單于認(rèn)為李陵是壯士,將女兒嫁給他,封他為右校王。昭帝冊立,大將軍霍光、左將軍上官桀輔政,他們兩人一向與李陵友好,便派李陵舊時好友隴西人、任立政等三人,一同到匈奴召李陵回來。李陵說:“大丈夫不能再受羞辱了。”李陵在匈奴待了二十多年,元平元年因病而死。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