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 語文 教材名稱 高中語文必修2 教材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課題 《我有一個夢想》 年級 高一 學期 上期 學段 第2學段
教
學
目
標 1.了解寫作背景,體會人格的魅力。
2.把握文章結(jié)構(gòu),體會演講的邏輯性。
3.感受演講魅力,了解演講辭的語言特點。
教
學
重
點 學生與文本的對話,體會文本的藝術表現(xiàn)力,讓學生自己進行情感體驗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啟迪。
教
學
思
路 了解背景——理清思路——體會情感——演練感受
主要
教學
方法 以活動體驗、問題探究、討論、演練等教學形式,培養(yǎng)學生綜合的語文素養(yǎng),構(gòu)建學生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中英文對比閱讀,感受兩種不同語言的魅力。
教
學
資
源 1.中央電視臺《子午書簡》有關馬丁﹒路德﹒金的剪輯
2.馬丁﹒路德﹒金的英文演講原文及現(xiàn)場演講片斷
3.老師教師節(jié)演講比賽獲獎片斷
教學過程預設(分課時寫)
課時 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教學內(nèi)容的呈現(xiàn)) 學生活動
(學習活動的設計) 設計意圖
第
一
課
時 一、
導入新課 課前播放學生喜歡的hip_hop音樂,導入新課:
hip_hop是現(xiàn)在風靡中國的一種藝術形式,然而在它的背后,卻是黑人一部血淚史。Hip-Hop出現(xiàn)的背景是60年代美國黑人民權運動之后,相對白人,黑人出唱片、登臺表演的機會要很少,甚至沒有自己的舞廳。最后他們只能走上街頭,用自己的音樂天分來表達他們的遭遇,抒發(fā)內(nèi)心感受。 介紹hip_hop 1.引發(fā)對課題的興趣。
2.了解黑人的不公正待遇。
二、
了解背景 1.點評學生材料的搜集。
2.介紹馬丁﹒路德﹒金不怕威脅堅持民權運動的小故事。 1.學生交流、展示搜集的有關民權運動前后黑人境遇的有關資料。
2.觀看中央電視臺《子午書簡》有關馬丁﹒路德﹒金的剪輯 1.加深對黑人不公正待遇的認識,了解這篇演講辭的發(fā)表背景。
2.感受馬丁﹒路德﹒金的人格魅力。
三、
理清思路 點評學生的交流活動,并明確思路:
回顧(斗爭的藍本)
現(xiàn)實(斗爭的必要)
未來(斗爭的展望) 學生討論交流:
的演講思路 與文本對話,理清演講的思路,體會演講辭邏輯嚴密的特點。
1.宣言為黑人贏得自由平等的地位奠定了法律上的基礎,也和現(xiàn)在的黑人境況形成強烈的對比,強烈的諷刺,增強了戰(zhàn)斗力和感染力。
2.給學生介紹《我有一個夢想》中的圣經(jīng)故事和圣經(jīng)背景。(見附錄資料)
3.介紹馬丁﹒路德﹒金的牧師背景及“非暴力”斗爭思想。補充演講詞《和平、非暴力和兄弟情誼》 學生探究:
1.找出文章內(nèi)容不懂的地方,進行合作探究,解決疑難。
2.評價馬丁﹒路德﹒金
的思想和斗爭方式。 1.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并大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對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斷,進行闡發(fā)、評價和質(zhì)疑。
2.體會情感。
第
二
課
時 一、導入新課 1.播放老師教師節(jié)演講錄相片斷
2.點評學生的發(fā)言:
(1)演講(詞)要有邏輯性、針對性、鼓動性
(2)可以就勢談談多種修辭手法的運用,尤其是排比的運用,以及演講中身體語言的運用等。 討論交流:
1.評價老師的演講。
2.結(jié)合《我有一個夢想》(中英文都可)談談,如何讓演講更具有表現(xiàn)力。
新課標要求培養(yǎng)學生具有一定的演講能力。文中的一些修辭像比喻、排比等,在英文原文中顯得更加形象,更加有氣勢。
二、
感受演講的魅力 播放英文現(xiàn)場演講片斷(斗爭的展望部分) 學生演練、交流、探究:
學生自己選取文中的某一個片斷(中英文都可),讓學生用中文或英文演講,學生交流,探討。 通過具體的演練,學生可以更深刻感受語言的特點。高一的學生已經(jīng)有能力讀這樣的英文原文,尤其要指出的是,英文原文在某些音韻上讀起來更能夠表現(xiàn)出此篇演講辭的力度感,韻律感。
三、
學生展示交流、自己點評
學生推選代表展示,評價。 實現(xiàn)學生自我評價
自我反思
主要特色
與
創(chuàng)新之處 1.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2.通過學生自己的演練來體會演講(辭)的魅力。
存在的問題
與不足 1.學生理解西方文化還存在隔閡。
2.學生因為訓練不夠,演講的效果還未盡如人意。
經(jīng)評審選拔后,該設計和錄像課將被用作湖南省基礎教育教學教研網(wǎng)資源,如有異議,請事先申明。
附錄資料:
文章中涉及到的部分圣經(jīng)故事
文章的開頭就用圣經(jīng)故事來贊譽林肯總統(tǒng)《解放黑奴宣言》的頒布。圣經(jīng)舊約的《創(chuàng)世記》的末尾記述以色列鬧饑荒,當?shù)厝诉w居埃及,《出埃及記》記述以色列人勢力日趨強大,埃及人因恐懼而拼命壓迫虐待他們。上帝對以色列人摩西說:要就以色列人脫離埃及人之手。摩西受神差遣,請求埃及法老讓他們?nèi)ド衬萆?。法老不允。于是,上帝送去了十種瘟疫,然而法老在反復之中始終不從,最后以色列人以羊血抹門,提示死神越過他們的家門,卻殺了埃及人的長子(包括法老的長子),這就是以后逾越節(jié)的出處。馬丁借用這一故事,說明白人對黑人的壓制就像當初埃及人對以色列人的壓迫虐待,使他們失去了自由,如同俘虜一般。
文章中在描述黑人生活很多的不如意后說:“我們將來也不滿足,除非正義和公正猶如江海之波濤,洶涌澎湃,滾滾而來?!边@里來源于圣經(jīng)舊約的《阿摩司書》第五章第二十四節(jié),是預言書,主題圍繞此句吶喊社會的公正。希伯萊先知阿摩司是公平正義的代言人,他譴責一切損害他人以得到自己權利金錢的人。此引言氣勢磅薄,高度概括。
文中對未來的展望很多來自于《以賽亞書》,是較大的預言書,主題是上帝拯救人類?!兑再悂啎返脑S多預言都在圣經(jīng)新約中得到了應驗。馬丁引用是為了表明一切的不平都將被整治,他充滿樂觀,憧憬未來,深信如同預言會得到應驗,夢想一定會變?yōu)楝F(xiàn)實。
【《我有一個夢想》1(人教版高一必修)】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