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南方小年是在農歷臘月廿四,北方是農歷臘月廿三,還有小部分地區(qū)是在元宵節(jié)時。所以2024年南方小年對應是陽歷2024年02月3日,北方小年對應是2024年2月2日。
2024年北方小年具體時間:公歷2月2日,星期五,農歷臘月廿三。
2024年南方小年具體時間:公歷2月3日,星期六,農歷臘月廿四。
小年,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即傳統(tǒng)的祀灶日。小年期間主要的民俗活動有掃塵、祭灶等。祭灶在我國民間有幾千年歷史了,灶神信仰是中國百姓對“衣食有余”夢想追求的反映。小年通常被視為忙年的開始,意味著人們開始準備年貨、掃塵、祭灶等,準備干干凈凈過個好年,表達了人們一種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美好愿望。
在小年這天,北方地區(qū)晚上習慣吃餃子,意為給灶王爺送行,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還要吃灶王糖,是用麥芽、小米熬制而成的糖制品。
在山東地區(qū),人們要蒸粘糕吃,意為粘住灶王的嘴,讓其上天言好事,不說人間壞事。
晉東南地區(qū),有吃炒玉米的習俗,民諺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一鍋倒”的說法。
在靖安縣,人們要吃爆米花糖,寓意新的一年財運大發(fā)、生活甜美。
習俗傳統(tǒng)不同而導致的。古時候有“官三民四船五”的說法,意思就是官家過小年是在農歷二十三,而普通的老百姓過小年是在農歷二十四,還有一些在水上生活的人過小年是在農歷二十五。但由于北方靠近京城,民間也逐漸受到官氣的影響,不自覺的都將祭灶改在了臘月二十三,而南方依舊保持原來的漢族傳統(tǒng)依舊在臘月二十四。所以一直到現在,北方的小年還是要比南方早一天。
北方人在小年的時候會做豆腐、買豆腐、炸豆腐,有的炸好的豆腐可以一直儲存到過年的時候吃。豆腐有“斗?!钡脑⒁?,表達人們希望福氣能夠成斗成斗地來。
在北方,糖瓜、飴糖、麻糖等吃食本是為在小年這一天給灶王爺嘴上抹的吃食,后來逐漸演變成了小孩在小年必吃的零食。南方小年則沒有吃糖瓜、飴糖、麻糖的習俗。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絡,數據僅供個人學習參考。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