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不僅要考必修,還要考選考科目的教材和知識。作為高中的選修課,你不是選擇自愿上,而是選擇作為必修課上,也就是和你的必修課上一樣的課,但不是考試重點。
新高考不是只考必修,選科課本及知識也在考試范圍內。高中分為必修課本和選修課本,高中的選修,不是選擇自愿修不修,而是選擇性必修,就是和你的必修課一樣的學,只不過考試范圍內不是重點考察,但是如果高考中真出這個題了,你也沒法說他什么,因為確實在考試大綱里面。
例如高中必修數(shù)學是有5本(必修1、2、3、4、5)。選修的話就有3本(學理科的學2-1,2-2,2-3,學文科的就學1-1,1-2),再后面還有四本選修(4-1,4-2,4-4,4-5)但是這四本不學的。一個學期學兩本,高二學必修5和選修,高三復習。
高中政治人教版教材總共有4本必修、6本選修。人教版英語教材一共有5本必修,3本選修,要學習和掌握必修1-5的內容,再記住選修6-9的詞匯。
語文:必修1~5和幾本選修,各地區(qū)不同,學的選修書不同。
歷史:必修1~3和選修1和4
生物;如果是全國卷的考生的話,3本必修,2本選修(1、3),必修占75分,選修15分,選哪本根據(jù)自身情況定。
1.必修課和選修課在學習目標和方法上是有區(qū)別的。
不同的課文有不同的學習目標和學習方法,所以在教學中要考慮選修教材和必修教材的區(qū)別,制定不同的目標和教學方法,力求適合所選教材的課文特點,引導學生最大限度地學習。
2.選修課和必修課的定位不同。
選修課是必修課的拓展。選修課以必修課基礎上的拓展和提高為導向,注重課程的欣賞和熏陶功能,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提高素養(yǎng)。
3.必修課和選修課有不同的評價體系。
選修課只是“選讀”。它們不是必修課的補充課,也不是簡單照搬大學選修課的模式。而是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課程目標,在深度和廣度上適度拓展,倡導研究性,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
*本文內容整理自網(wǎng)絡,數(shù)據(jù)僅供個人學習參考。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