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國古代章回體長篇小說,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這是一部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人情小說、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傳統(tǒng)文化的集大成者。其作者以“大旨談情,實錄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體情理,按跡循蹤,擺脫舊套,新鮮別致,取得了非凡的藝術(shù)成就。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砹讼嚓P(guān)內(nèi)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紅樓夢》里,晴雯臨死,沒叫寶玉,而是叫了一夜的娘。她已經(jīng)不記得家鄉(xiāng)父母了,為什么還叫娘呢?她寧可冒天下之大不韙也要和寶玉換小襖,為什么沒叫寶玉呢?
第一、晴雯不愿意活在這個污濁的世界里,她想讓天堂里的娘帶她走。
晴雯是仕宦之后,由于晴雯也是金陵人,因此,晴雯應該是蘇州織造的后代。
晴雯出身于織造世家,從小耳濡目染認識許多普通人都不認識的珍貴絲織品。賈寶玉的雀金裘,京城里著名的織補工匠和繡娘都不認識,不知道是什么材料織成的,更不知道怎么織補。可是丫頭晴雯不僅認識雀金裘,而且會織補,可見晴雯的這個本事是在家的時候?qū)W會的。晴雯學淵源。
晴雯是繡技超群的慧娘的晚輩?;勰?8歲死了,她應該是和父母一起被賜死。正由于這個原因,大家才把慧娘的繡品,稱為慧紋。賈府有一副16扇的瓔珞屏風就是慧娘繡的。
晴雯大約是慧娘的侄女。這16扇瓔珞就是晴雯的生死密碼。晴雯死于16歲。
晴雯不是不記得家鄉(xiāng)父母,而是她的父母都被處死,她是幸存者。為了保護自己,她不敢說出自己的家鄉(xiāng)父母,只說不記得了。
其實,晴雯是記得娘的,她無時無刻不思念親娘。只是為了保護自己,她不敢叫娘,在生命的最后時刻,晴雯顧不得許多了,她遵從內(nèi)心的想法叫出了埋藏心底——娘!
父母死后,晴雯被姑舅哥哥帶著,流落異鄉(xiāng)。她嘗盡了人世間的苦辣酸甜。她本來清清白白卻被冤枉成狐媚子,勾引寶玉。而真正勾引寶玉的人,則是丫頭的典范。
晴雯希望娘能來接她,帶她走,她再也不愿意在這濁世生活了。她呼喚了一夜的娘,娘終于來了,帶走了晴雯。晴雯回到太虛幻境,成為司職芙蓉花的花神。
第二、晴雯放下了寶玉,所以她不叫寶玉。
晴雯自以為自己一定是寶玉的人,她癡心傻意地以為一定能和寶玉白頭到老。
因為晴雯自信,所以她不愿意和寶玉做偷偷摸摸的事情。即使襲人,麝月,碧痕等都和寶玉有事,晴雯依然潔身自好。
不料,和寶玉鬧鬼兒的襲人等沒事,晴雯卻被當作狐媚子攆走了。
晴雯被冤枉,她不服氣。所以她故意把指甲給了寶玉,和寶玉換了小襖。晴雯還告訴寶玉,誰問就說出實情,不用隱瞞。晴雯不想枉擔了虛名!
然后晴雯攆寶玉離開。
此時的晴雯,已經(jīng)放下了寶玉。她用指甲和小襖,對自己和寶玉的感情做了一個了結(jié)。從此二人就再也不會見面了。晴雯知道自己的生命走到了盡頭,此一別,就是陰陽兩隔了。
既然與寶玉的情已經(jīng)了結(jié),所以晴雯便不叫寶玉了。晴雯的判詞有一句是:“多情公子空牽念”。可見,晴雯最后放下了寶玉,多情寶玉只是空牽念。
結(jié)語
晴雯臨死,叫娘,不叫寶玉,說明她的心里只有娘才是生死相依的人。她渴望很早就失去的母愛。寶玉不過是一個過客而已,晴雯已經(jīng)放棄了寶玉。晴雯被冤枉后,她再也不愿意活在這個顛倒黑白的世界了,她希望天堂里娘親,來帶她走,永遠地離開這個世界,再也不會來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