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的女主角。說到這個大家都會想到什么呢
林黛玉到底得的是什么病,這是每一個《紅樓夢》愛好者都在糾結(jié)的問題。黛玉之人生悲劇,很大程度上來源于她這不爭氣的身體,雖說“淚盡而逝”是曹雪芹給林妹妹提前安排好的結(jié)局,可從寫實角度來看,林黛玉的病癥是有現(xiàn)實依據(jù)的。
譬如,就有論者以林黛玉經(jīng)??人詾橛?,認(rèn)為她患的是“女兒癆”,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肺結(jié)核,但這個解釋漏洞實在太多。
首先,如果林黛玉真的得的是“女兒癆”,她根本不會被允許住進(jìn)大觀園,“女兒癆”是會傳染的,大觀園住著賈寶玉、賈家三艷、李紈、寶釵等人,若是將這么一個“癆病”患者丟進(jìn)去,賈母、王夫人等人能放心嗎?萬一賈寶玉和眾姊妹都被傳染了可怎么辦?
諸君可還記得晴雯,她就被王夫人以“女兒癆”為由,攆出了大觀園,而且晴雯剛剛?cè)ナ溃醴蛉司兔琏┑挠H人趕緊將她拉到城外的化人場給燒了,可見古代社會對“女兒癆”這種病管得很嚴(yán)格:
誰知她(晴雯)哥嫂見她一咽氣,便回了進(jìn)去,希圖早些得幾兩銀子發(fā)送例銀。王夫人得知,便命賞了十兩燒埋銀子,又命“即刻送到外頭焚化了罷!女兒癆死的,斷不可留?!彼缟┞犃诉@話,一面得銀,一面就雇了人來入殮,抬往城外化人場去化了。——第78回
因此,林黛玉不可能是個“癆病鬼”,她的病另有原因。我們不妨根據(jù)《紅樓夢》中的一些文本細(xì)節(jié),來推斷林黛玉到底得的是什么病?
《紅樓夢》第三回“林黛玉進(jìn)賈府”,眾人第一眼看見林黛玉,就知道她有不足之癥,一個個爭相問她看大夫沒?吃什么藥?可見林黛玉的病應(yīng)是天生的,是打娘胎里出來就有的,而不是后天造成的。
而在高鶚續(xù)寫的后40回中,別出心裁地為林黛玉安排了一次診脈,這也是對林黛玉病情進(jìn)行第一次系統(tǒng)化的解釋:
那王大夫診了好一回兒,又換那只手診了,便同賈璉出來,到外間屋內(nèi)坐下,說道:“六脈皆弦,因平日郁結(jié)所致......這病時常應(yīng)得頭暈,減飲食,多夢;每到五更,必醒個幾次;即日間聽見不干自己的事,也必要動氣,且多疑多懼。不知者疑為性情乖誕,其實因肝陽虧損,心氣衰耗,都是這個病在那里作怪。不知是否?”紫鵑點點頭兒,向賈璉道:“說的很是。”——第83回
其實這里說的已經(jīng)很清楚了,林黛玉的病癥是“肝陽虧損,心氣衰耗”,關(guān)鍵就在這個“心”字上,因為前80回中對黛玉病情亦曾有過類似的文字。
比如第76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凹晶館聯(lián)詩悲寂寞”,正值中秋之夜,林黛玉、史湘云兩人聯(lián)詩取樂,一直聯(lián)到半夜,因天色已晚,史湘云遂在瀟湘館和林黛玉一起睡,書中這般記述:
誰知湘云有擇席之病,雖在枕上,只是睡不著;黛玉又是個心血不足、常常失眠的,今日又錯過困頭,自然也是睡不著......黛玉嘆道:【一笑一嘆,只二字便寫出平日之形景】“我這睡不著,也并非一日了。大約一年之中,通共也只好睡十夜?jié)M足的?!薄?6回
林黛玉的咳嗽、失眠是她最大的病情癥狀,其原因是“心血不足”,這就跟上文中的“心氣衰耗”對應(yīng)上了,用今天的話來說——林黛玉大概率得的是先天性心臟病,至少就《紅樓夢》全篇林黛玉的癥狀來看是這樣的,包括黛玉臨去世前的“喉間哽咽”、“心上亂跳”,也都符合這個推斷。
而林黛玉的情況又比較特殊,她的病癥一開始并沒有嚴(yán)重到要命的地步,這一點當(dāng)年度她出家的癩頭和尚就曾提到過:
黛玉笑道:“我自來是如此。從會吃飲食時便吃藥,到今未斷。請了多少名醫(yī),修方配藥,皆不見效。那一年我才三歲時,聽得說來了一個癩頭和尚,說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是不從。他又說:‘既舍不得她,只怕她的病一生也不得好的;若要好時,除非從此以后,總不許見哭聲。凡有外姓親友之人,一概不見方可平安了此一世。’”——第3回
如果林黛玉之死,完全是因為身體上的病,那癩頭和尚的度化就顯得多余了,即便林黛玉當(dāng)年真的出家,亦逃不過這種身體上的折磨,如何平安了此一世?
因此,林黛玉的病癥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一點是她為人太過聰慧,憂慮太深,導(dǎo)致身體一直處于惡化狀態(tài)。書中有很多情節(jié)都在暗示這一點,譬如第3回“林黛玉進(jìn)賈府”,曹公這般描述林黛玉其人:
廝見畢,歸坐細(xì)看形容,與眾各別:一灣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tài)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閑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fēng),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回
曹公盛贊林黛玉智商超群,堪稱“心較比干多一竅”,脂硯齋便有批語道:多一竅固是好事,然未免偏僻了。所謂過猶不及也。
再有第32回“訴肺腑心迷活寶玉”,賈寶玉向林黛玉傾訴衷腸,并對林黛玉的身體狀況表示擔(dān)憂,他認(rèn)為林黛玉的身體之病只是其次,心理病才是關(guān)鍵:
寶玉點頭嘆道:“好妹妹,你別哄我!果然不明白這話,不但我素日之意白用了,且連你素日待我之意也都辜負(fù)了。你皆因總是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的病;但凡寬慰些,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绷主煊衤犃诉@話,如轟雷掣電?!?2回
這也解釋了當(dāng)年癩頭和尚為何要度化林黛玉去出家。只有出家,林黛玉才能跟世俗之事徹底斷絕,六根清凈,無喜無憂,她的聰慧歸于虛無,反而能養(yǎng)精氣神;
可林黛玉處于賈府,又是擔(dān)心賈府下人的暗中誹謗,又是哀嘆父母雙亡的身世,又為自己將來的婚嫁去向擔(dān)憂,這些種種攪和在一起。林黛玉又是個聰明過人的人,對這些事看得越通透,越能窺探到人生的終極意義——食盡鳥投林,落得白茫茫一片真干凈!
故而,林黛玉成于智商,敗于智商??v觀整本《紅樓夢》,只有擅長理性的薛寶釵窺探到了林黛玉的病根,并予以“救治”。
且看第45回“金蘭契互剖金蘭語”,林黛玉對自己的未來無比悲觀,對寶釵講述了自己在榮國府的境遇,寶釵聞言后,這般規(guī)勸林黛玉:
寶釵笑道:“你放心,我在這里一日,我與你消遣一日。你有什么委屈、煩難,只管告訴我。我能解的,自然替你解一日。我雖有個哥哥,你也是知道的;只有個母親,比你略強(qiáng)些。咱們也算得同病相憐。你也是個明白人,何必作‘司馬牛之嘆’?”——第45回
脂批云:通部眾人,必從寶釵之評方定。然寶釵亦必從顰兒之評始可,何妙之至!
試想賈母、賈寶玉等人,正因深愛黛玉,反而屈從情感,不能理性窺探,只能陪著黛玉一起難受。而寶釵則是個理性至上之人,她知道林黛玉的病根,故而以“司馬牛之嘆”五個字評價。
“司馬牛之嘆”出自《論語·顏淵》: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
司馬牛過于悲觀,總是多愁善感地埋怨人生,這是《論語》中一個典型的故事。薛寶釵被曹公譽為“山中高士晶瑩雪”,她的博學(xué)、理性,注定了她不會像其他人那樣安慰黛玉,而是通過司馬牛這種反面例子來點化林黛玉——你是個聰明的人,怎么也像司馬牛那般矯情呢?
若是其他人,寶姐何必這般操心,要知道她可一向是“事不關(guān)己不張口,一問搖頭三不知”,最會保全自己,可眼下她卻舉反面例子,行激將之法,希望能點化黛玉,這樣的寶釵,亦讓人欽敬。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