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在《紅樓夢》里到底誰才是導致除弊流產(chǎn)的攔路虎?其實罪魁禍首就是迎春和寶玉,為什么這么說呢?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往下看。
《紅樓夢》里,第六十一回里,迎春房里的大丫頭司棋,想吃雞蛋羹。就派小丫頭去安排廚房里做。
廚房的柳家的說沒雞蛋了,伺候完大主子,還要伺候二主子等語。
小丫頭就和柳家的,互不相讓爭執(zhí)起來。
柳家的道:“連前兒三姑娘和寶姑娘偶然商議了要吃個油鹽炒枸杞芽兒來,還打發(fā)個姐兒拿著五百錢來給我,我倒笑起來了,說二位姑娘就是大肚子彌勒佛,也吃不了五百錢的去。這二三十錢的事,還預備的起。趕著我送回錢去,到底不收,說賞我打酒吃?!钡诹换亍?/p>
這一段里柳家的,先是說三姑娘探春與薛寶釵,這兩位大觀園現(xiàn)任管理者。想吃一盤炒枸杞芽,都拿錢給廚房,不貪占一絲一毫。
相比因想吃雞蛋羹,就讓丫頭隨便通知廚房做的司棋。格局高下立現(xiàn)。
柳嫂子僅說沒雞蛋了,接下來司棋就聽信小丫頭的話,率人氣勢洶洶的去砸了廚房。
有讀者朋友會說,探春與寶釵是小姐,司棋僅是個大丫頭,沒有可比性。
那么,大家就換種思維。司棋僅是個大丫頭,就這么毫無顧忌的,霸權廚房。要是小姐,那還了得。
從這里也能看出來,迎春的管理能力有多差。奶媽敢偷拿她的首飾去開賭局。身邊的助理,因一碗雞蛋羹,就砸了廚房。
這都是懦弱的迎春,為園子帶來的隱患。
賈寶玉更是把他身邊的丫頭,慣的無所不為。芳官都敢與趙姨娘對打。有人說,是芳官與晴雯一樣,沒有奴性。是屬實嗎?
第七十六回里,王夫人指著芳官潑口大罵,讓人攆出去配人,她敢反抗了嗎?
第五十一回里,晴雯與寶玉吵架,把整個怡紅院的丫頭,都嚇得跪下來求情。晴雯依然不依不饒。
等林黛玉進去后,晴雯連個聲響都不敢發(fā)出,就走了出去。
這都是寶玉把她們慣的,恃寵而驕。
而話又說回來,沒有奴性的人,在那個等級森嚴的時期,也確實沒法生存。
鴛鴦沒有奴性,自殺身亡。金釧不堪受辱跳井自絕。還有秦可卿身邊,一個叫瑞珠的丫頭,撞柱而亡。
除了這幾位,用生命維護尊嚴的丫頭。剩余的丫頭們,誰也不用說誰。
包括寄人籬下的薛寶釵、林黛玉,還有那些依附賈府的官員、門客們,都是些卑躬屈膝之人。
那些攻擊薛家,拖家?guī)Э谂数埜进P的人,看看賈府的賈貴妃。賈府又算不算,在賣女兒求榮?賈府里早已是,烏漆麻黑的一群。
探春看出來問題的嚴重性,才不計較得失,沖鋒陷陣改革除弊。
迎春與寶玉對仆人的縱容,毫無下限。是他們帶頭破壞規(guī)則,搞壞了大觀園的風氣。
探春與寶釵合吃的這盤油鹽枸杞芽兒,大有文章。白居易寫過一首《和郭使君題枸杞》:
山陽太守政嚴明,吏靜人安無犬驚。
不知靈藥根成狗,怪得時聞吠夜聲。
這首詩里的山陽太守,就是郭使君。詩人是在謳歌他,政績斐然嗎?
白居易官至太子少傅、刑部尚書。這么顯赫的地位,他不需要去恭維朝廷之外的任何人。
況且當時在文壇,白居易也是被奉為詩王、詩魔。與同時期的劉禹錫、元稹并稱三大著名詩人。
并與劉禹錫合稱“劉白”。與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的元稹,被奉為“元白”。功力不用說,也已是登峰造極。尤其善寫“諷喻詩”。
這首詩開頭第一句里的政紀嚴明,就是曹雪芹對探春與寶釵剛上任時的褒獎。
這二位與李紈開始接手園子事務時,也想齊心協(xié)力的把工作搞好。
她們自己吃盤子炒枸杞芽,都要付費??梢娝齻兊倪€是懂得正身律己,想要做好表率。但是,后來怎么就忘記初心了呢?
這里還要說回大鬧廚房的、迎春的丫頭司棋。一碗雞蛋羹吃不到,馬上就帶人砸了廚房。
廚房里的婆子們,都嚇得戰(zhàn)戰(zhàn)兢兢。哪里有人敢攔。被司棋大鬧一場后,不用說,后邊就得由著她們。
廚房里鬧出來這么大的動靜,探春她們怎么不追究司棋的責任?就是她們還要顧及迎春的面子。
隨著迎春與寶玉,對下人的縱容。探春寶釵與李紈,這幾位管理層的工作阻力就越來越大。
況且蘅蕪苑的下人,也開始參與飲賭活動。再加上薛寶釵原本就吃酒賭博一身毛。
薛寶釵只是被探春影響,才積極配合,興利除弊的工作。
而當看到迎春與寶玉,都在拖后腿時,見風使舵的寶釵和李紈,對工作的積極性,也開始大幅度下降。遇見問題,都敷衍了事。
第六十三回里,寶玉過生日,壽怡紅群芳開夜宴。寶玉不光公然支持丫頭們通夜吃酒。還把寶釵、李紈、探春三位管理者,都請過去一起吃。
林黛玉不想?yún)⑴c,也被死拉硬拽的勸了去。由此,每個人都被裹進了統(tǒng)一陣營,染了一身黑。
之后,探春根本沒法開展工作。大觀園亂成了一鍋粥。
林黛玉察覺出來,問題的嚴重性,質疑探春的工作能力。寶玉對黛玉說,探春可不是她看到的那樣乖,如今把園子都包了出去,誰想去多掐一花一草都不行。是專門拿他和王熙鳳作筏子。
通過賈寶玉這番歪理邪說,就能看出探春的工作阻力。包出去花圃閑地,節(jié)省的費用,還是賈府自己的。寶玉為何還要發(fā)牢騷?
就是因探春除宿弊,他的個人利益,受到了損失。
探春這邊豪氣干云的興利除弊,寶玉這個“大老虎”在釜底抽薪、暗中作梗。這工作還怎么干?
在回頭看看,探春與寶釵當初同吃一盤菜時的躊躇滿志?,F(xiàn)在又是多么嘲諷。
這盤枸杞芽,也是指王安石變法,所遇到的阻力。
宋神宗一會東,一會西,一把年紀的王安石,也讓他折騰的夠嗆。太后集團與寶玉、迎春就如出一轍。
剛開始宋神宗看到變法的可行性,還是堅定的與王安石站在一起。后邊就經(jīng)不起太后的鬧騰,開始向她妥協(xié)。把王安石罷相,對太后進行安撫。
罷免過后,宋神宗就開始后悔,想到王安石推出的富國強兵新政,確實是功在千秋、利在當代之舉。
就又重新啟用王安石。這次發(fā)誓,再也不聽太后的婦人之見。
可是君臣聯(lián)手,還沒搞出來什么名堂,太后又出來折騰。
這次宋神宗,確實不想再繼續(xù)做“媽寶男”。就把太后的電話屏蔽、微信拉黑、退出家庭群,以表決心。
可是決心是表過了,還是禁不起太后哭天搶地的軟磨硬泡。最終還是把王安石又放了外任。
春半花才發(fā),多應不奈寒。
北人初未識,渾作杏花看。
探春的名字,就是指的在黑暗里探索光明,在嚴冬里探尋春天。
南宋時期的詩人、官員楊萬里也寫過一首《嘗枸杞》。
他以敏銳的洞察力,批判王安石的激進與變法實踐中的錯誤。
這些也都是興利除弊的探春團隊,需要注意的問題。《嘗枸杞》楊萬里。
芥花菘菡餞春忙,夜吠仙苗喜晚嘗。
味抱土膏甘復脆,氣含風露咽猶香。
作齊淡著微施酪,芼茗臨時莫過湯。
卻憶荊淡古城上,翠條紅乳摘盈箱。
曹公給探春與寶釵這對搭檔,炒出來的這盤子油鹽枸杞芽兒,包羅萬象。
也是警示她們,王安石變法,哪里可以借鑒。還有哪些地方.,要避免踩坑不可為。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