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里賈赦襲爵,賈政當家,那么誰的家庭地位更高?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guān)心的問題,接下來小編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從長幼有序的角度看:賈赦是長兄,賈政是弟弟,賈赦地位高;
從遺產(chǎn)繼承角度看:賈赦繼承了榮國府的爵位,賈政繼承了榮國府的家務(wù)管理權(quán),從官方看來,還是賈赦地位高,賈政只是在家里說了算,但他也管不著賈赦;
從他們的身份地位看:賈赦是勛爵合一的一等將軍;賈政只是從五品的工部員外郎;
另外,不用提元春的貴妃地位,我也知道啦。但那又怎樣啊,賈政不過就是個有名無實的貴妃她爹,他還是個從五品的工部員外郎,皇帝連半點加封也沒有給他,已經(jīng)不正常,且很不好看了。
人家賈赦還是貴妃她大爺呢!照樣風光的很,修建大觀園的時候,賈政不是還要以賈赦為尊的么!
從古代的“承祧”繼承和“析產(chǎn)”繼承,解析賈府的家族遺產(chǎn)繼承概況
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家產(chǎn)繼承是一個很復(fù)雜的課題,尤其是貴族和官僚家庭的家產(chǎn)繼承。
長話短說就是分為兩部分:一是身份繼承,包括皇位、爵位、官職等等,又可以稱之為“承祧”;二是財產(chǎn)繼承,包括現(xiàn)金、住宅、房屋、土地、奴仆等等,又被稱為“析產(chǎn)”。
太遙遠的夏商周就不提了,因為那個時候還不是嫡長子繼承制,而《紅樓夢》中明顯就是嫡長子繼承制社會。
所以就從漢朝說起,漢朝基本確立了“嫡長子繼承制”,后面的朝代雖然各有不同,但基本上都是秉承了嫡長子在身份繼承和財產(chǎn)繼承這兩方面的優(yōu)先繼承權(quán)。
就算是在很多封建王朝設(shè)立財產(chǎn)繼承“諸子均分”律法的要求下,嫡長子和嫡子也可以憑借自身的身份繼承權(quán)和母親家族的強大勢力,在分家產(chǎn)的時候輕松獲得比庶子、私生子等要好的多的財富資源。
《紅樓夢》中的賈府,是一門二國公,寧國府是寧國公賈演一脈,榮國府是榮國公賈源一脈。這兄弟倆也沒有分家,賈府是個百年聚居的大家族,京城里的十二房在寧榮街聚居,金陵老家的八房在石頭城老宅周圍聚居。
賈家的族長由長房寧國府歷代的繼承人擔任,不管是富貴還是落魄,不管嫡庶旁支,只要是源自寧、榮二公的賈家子孫都共同祭祀賈府宗祠,他們是一家人。
到了《紅樓夢》描寫的年代,寧國府的繼承人是賈珍,他憑借長房嫡長孫的出身當上了族長,這是賈家家族的規(guī)矩。
所以,分家是不可能分家的,但是賈府的子弟在結(jié)婚后,都分房了是真的。
父母健在的情況下,嫡系的子孫就住在寧、榮兩府里面,比如賈珍、賈蓉,賈赦、賈政、賈璉等;庶支旁系的就住在寧榮兩府外面,比如住在西廊下的賈蕓。等父母不在了,嫡長房把持家業(yè),嫡次子都要搬出去住,比如住在東胡同子里賈璜就是嫡系子孫。
既然分房的問題整明白了,然后就來說說家產(chǎn)繼承的事兒。
先說身份繼承,就榮國府的情況來說,就是爵位繼承。
賈赦毫無疑問是榮國府正兒八經(jīng)的嫡系,榮國公賈代善的嫡長子,第一順位繼承人。在父親英年早逝之后,他就繼承了榮國府的爵位,當上了一等將軍。
至于為啥榮國公家的爵位為啥從國公一下子跌到了將軍?因為《紅樓夢》中的賈府的爵位參考了清朝的宗室爵和民世爵,并進行了改編,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去查一下,就不展開說了。
然后再接著說賈赦。
賈赦繼承了榮國府的爵位之后,就代表他是榮國府的承嗣人,因為爵位只有一個,所以再往下傳肯定就是賈赦兒子賈璉,然后是賈璉的兒子,以此類推。除非賈赦這一房生不出男孩,否則根本不可能輪到賈政的二房頭上。
《大清律例》規(guī)定:凡文武官員應(yīng)合襲蔭者,并令嫡長子長孫襲蔭。若嫡長子長孫有故,嫡次子孫襲蔭。若無嫡次子子孫,方許庶長子孫襲蔭。如無庶出子孫,許令弟侄應(yīng)合承繼者襲蔭。若庶出子孫及弟侄不依次攙越襲蔭者,杖一百,徒三年。
但是寧、榮兩府的爵位承襲有次數(shù)規(guī)定,每一代減一等,襲完了規(guī)定的次數(shù),世爵取消了,就啥也不是了。
接著再來說榮國府的財產(chǎn)繼承。
這個其實很簡單,只要成家分房單過的賈府爺們,不論嫡庶,肯定都是分到了一份家產(chǎn)的,要不然那些出去各自過日子的庶支旁系就要喝西北風了。
比如書中曾提到“賈家玉字輩的嫡派,名喚賈璜。但其族人那里皆能象寧榮二府的富勢,原不用細說這賈璜夫妻守著些小的產(chǎn)業(yè)。”嫡派為什么還會被分出去了呢?當然是因為他們的父輩沒有襲爵啊!
可以肯定的是《紅樓夢》世界的遺產(chǎn)財產(chǎn)肯定不是“諸子均分”,要不然榮國府的嫡系哪里能養(yǎng)得起近千人的金奴銀婢,整天奢華鋪張,錦衣玉食呢?在對比賈蕓、賈芹這些庶支子弟,簡直活得連嫡系的體面奴才都不如。
也就是說嫡系是拿了大頭的,因為嫡系承襲了爵位,所以有資格繼承掌管大部分的家產(chǎn),但是嫡系也有義務(wù)幫扶庶支旁系,因為大家是一家人。
這些被分家出去的嫡次子房頭,家里比庶子叔伯兄弟們有產(chǎn)業(yè),但也要巴結(jié)嫡長房過日子。所以經(jīng)常有璜大奶奶來巴結(jié)鳳姐,又有賈蕓、賈芹等人來求著鳳姐找工作,鳳姐也都盡量的照顧他們。
且說他姑娘,原聘給的是賈家玉字輩的嫡派,名喚賈璜.但其族人那里皆能象寧榮二府的富勢,原不用細說.,又時常到寧榮二府里去請請安,又會奉承鳳姐兒并尤氏,所以鳳姐兒尤氏也時常資助資助他,方能如此度日。
至于書中屢次提到的“官中”的財產(chǎn),主要是為在府內(nèi)居住當權(quán)的嫡系掌握使用的,分房出去的庶支旁系族人享受不到紅利。
賈赦作為襲爵的嫡長子肯定也是繼承了一份很豐厚的家業(yè)。賈赦失去的只是榮國府的家務(wù)管理權(quán)而已,并不代表是賈政繼承了榮國府的全部家產(chǎn)。
因為在封建社會,就算是普通人家在財產(chǎn)繼承這一方面,也可以通過遺囑等方式自由安排,官府都不會干涉。
至于說賈赦失去管家權(quán)這件事賈母不能做主,需要驚動宗人府,其實也不太可能。首先賈赦的爵位沒有被剝奪,他在官方看來依然是榮國府的代表人物。
其次,宗人府只管皇室宗族的事務(wù)。宗人的意思就是同族,后來宗人府設(shè)立后逐漸成為皇族的稱呼。雖然宗人府也管皇帝之外的一些公侯伯子男的事情,但是這些權(quán)貴也需要是和皇帝同族才可以。賈府是異姓封爵,不歸宗人府管理。
賈政的管家權(quán)到底是怎么回事?權(quán)力有多大?主要都干啥?
賈府是四代同堂的名門望族,更是崇尚聚集而居住的家族模式。所以,整個賈家就是一個大家族,上面我們說了族長是長房的繼承人。
又因為賈家有“一門雙國公”的榮耀,榮國公的地位高于寧國公,所以寧國公府和榮國公府的家務(wù)事是分開管理的。
寧國府嫡系人丁薄弱,襲爵承祧和管理家務(wù)事的當家人都是賈珍。榮國府的情況特殊一點,襲爵的是長子賈赦,當家人是次子賈政。
這應(yīng)該是榮國公賈代善和賈母共同商量的結(jié)果,長子賈赦襲爵天經(jīng)地義,正好他也不爭氣,不靠譜,把爵位給他,讓他傳承下去也算沒有虧待他,也沒有違背當時朝廷的律法。
次子賈政自幼讀書上進,“為人謙恭厚道,大有祖父遺風,非膏粱輕薄仕宦之流”,這就是中興家族的好苗子,榮國府將來實現(xiàn)武蔭轉(zhuǎn)科舉清流的希望,就像林如海家一樣。當然要好好培養(yǎng)重用。
讓賈政當家,是榮國府的家務(wù)事,官府根本管不著,外人看著有點奇怪,但也不能說啥。古代大家族這種情況并不罕見,我在看一些宋元明清時期的世家宗族典籍的時候,看到過一家子兄弟幾人輪流掌家的情況,族長也不一定是長房嫡長子孫的身份。
賈代善和賈母原本的打算應(yīng)該是賈政科舉入仕,管理榮國府的家業(yè),帶領(lǐng)家族子弟讀書科舉,成為朝廷新的棟梁之才,這樣才能延續(xù)賈家的家業(yè)基業(yè)長遠發(fā)展。
從軍功起家轉(zhuǎn)型成為科舉世家的情況,在清朝初年的從龍勛貴中也不是沒有,有的八旗貴族做的非常好。比如著名的完顏氏嵩申家族,傳承十代人,60多位男性,科舉取得功名的有20人,其中進士就有8人,出任大小官員的就有50多人。
可惜先皇沒有給賈府這個機會,寧國府的賈敬考中了進士沒做官,榮國府的賈政連科舉都給免了,直接“特蔭”贈送從五品工部員外郎,一個不疼不癢,無益無害的官職。
但是,全靠同族兄弟們襯托,賈政他依然是賈府最靠譜的男人,所以賈母還是支持他管理家務(wù)。
賈政掌握了管家權(quán),也就是榮國府里當家的大家長,要為榮國府的興衰大計負責,也要為全家人的生計操勞奔波,還要自己端正自身,做好表率。
賈政作為當家人主要的權(quán)力就體現(xiàn)在:官中財產(chǎn)的管理與分配權(quán),家族成員的婚姻決策權(quán)、家族內(nèi)部成員之間的利益協(xié)調(diào)和秩序維護、處理家族內(nèi)部各種矛盾糾紛的權(quán)力
與管家權(quán)力共生的是義務(wù)和責任,賈政的工作非常繁重,簡單來說榮國府里一切日常事務(wù)都歸他負責:什么柴米油鹽、飲食起居、田產(chǎn)地租、店鋪收益、婚喪嫁娶、人情往來等等一切雞毛蒜皮,他都是總負責人。
賈政資質(zhì)平庸、能力一般,又滿肚子風花雪月,根本不擅長處理這些俗務(wù),于是他找了”職業(yè)經(jīng)理人“去干這些事,他就是長房賈赦的長子賈璉。
所以這就很好理解為什么賈璉整天在外面奔波,人情十分練達,“于世路上好機變,言談去的”。而他和鮑二家的仆婦私通,導(dǎo)致那女人上吊之后,“賈璉又命林之孝將那二百銀子入在流年帳上,分別添補開銷過去”。
這里體現(xiàn)的就是賈璉從賈政手里獲得的榮國府財產(chǎn)的管理權(quán)。還有一處就是趙姨娘丫鬟的月例銀子被縮減了一半,也是賈璉操作的。王熙鳳是這樣說的:“他們外頭又扣著,難道我添上不成。這個事我不過是接手兒,怎么來,怎么去,由不得我作主。我倒說了兩三回,仍舊添上這兩分的。他們說只有這個項數(shù)?!?/p>
他們指的就是榮國府官中的賬房,林之孝管著,林之孝聽賈璉的,賈璉聽賈政的,但是賈政不管這些事,所以還是得聽賈璉的。
包括后來賈璉在小花枝巷包養(yǎng)尤二姐,買房子買奴仆,又每個月給五兩銀子生活費;也包括后來尤二姐死后,賈璉沒錢辦葬禮,賒欠了一副五百兩的棺材板……這些錢都可以從官中賬上偷偷做手腳。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賈璉和林之孝的關(guān)系是多么的老鐵,嘮嗑的時候跟親哥倆一樣。林之孝的女兒小紅長得那么漂亮,后來去王熙鳳和賈璉身邊伺候,賈璉根本都不正眼看她。因為他需要和林之孝合作,一起占盡官中賬戶的便宜。
至于王夫人和王熙鳳,以及寧國府的尤氏和秦可卿,都屬于內(nèi)宅的當家主母和管家媳婦,她們主要負責內(nèi)宅女眷的事務(wù),也負責家族中婚喪嫁娶、人情往來的事務(wù)。
但是她們其實都要聽當家男主人的,榮國府就是賈政,寧國府就是賈政咯。
那么賈赦呢?其實賈政是管不著他的。首先是因為古代特別講究“長幼尊卑”,賈政必須要尊敬哥哥;其次就是賈赦他有爵位,賈政矮他一頭,就算管家管事,但是也管不道賈赦屋里去。
賈赦屋里的事務(wù)由賈赦和邢夫人說了算,這個從迎春的婚事就能看出來,賈赦根本不擺賈政這個實際的當家人。
還有邢夫人和平兒也都說過“這邊”“那邊”的話,邢夫人抱怨王熙鳳“自家的事不管,倒替人家去瞎張羅”;平兒認為“依我說,縱在這屋里操上一百分的心,終久咱們是那邊屋里去的”。
可以看出賈赦和賈政因為賈母在世,分房不分家,但是財務(wù)是相對獨立的。賈政的優(yōu)勢就在于他掌握著當家人的權(quán)力而已。
但是這并不代表榮國府的當家人一直都是賈政這一房。只要賈母去世,如果寶玉不爭氣,沒有功名,也不擅長管理的話。榮國府當然還是襲爵的賈赦說了算,管家權(quán)要回來也不是難事。
這也是為什么賈璉和鳳姐兩口子這么出力管家的原因,人家是在用實力證明自己,為將來襲爵掌家奠定基礎(chǔ),才不是給賈政和王夫人打工。
賈元春的貴妃之尊,到底能給賈政帶來什么好處?
皇帝封入宮多年的女史賈元春賢德妃,這本身就是他為了暫時平衡和舊勛貴集團關(guān)系的政治手段而已,他的最終目的應(yīng)該是麻痹舊勛貴,然后最終打壓消滅賈府。
所以元春的貴妃之尊,很快就被證明是個虛名而已。不但不能給家族帶來任何助力,反而助長了賈府眾人的外戚氣焰,更加驕奢淫逸起來。
先是修建大觀園,籌辦省親大典耗費巨額財富,后來又有周太監(jiān)、夏太監(jiān)等不斷來敲詐勒索銀兩,成了填不滿的窟窿,偏偏賈府又不敢得罪他們。
同樣的元春封妃沒有給父親賈政帶來任何好處,這其實也是不太正常的。
因為古代的高位嬪妃,像元春這種貴妃級別的父母都應(yīng)該受到封贈才對,父親加封官職或者授予爵位,母親則封誥命夫人。連祖父母和曾祖父母一起追贈的都不在少數(shù),在清朝還有一項專門的恩寵叫做“抬旗”。
可以參考歷朝歷代的寵妃,比如唐朝的楊貴妃、比如清朝的敏惠恭和元妃、慧賢皇貴妃等,這才是貴妃、寵妃應(yīng)該有的正常待遇。
而且也不是家里原先有爵位的就不封贈不升官了,不存在的,只是皇帝愿意不愿意而已,反正都是虛職掛名好看的。
但是顯然,《紅樓夢》里的皇帝他不愿意給賈府更多體面,連個好看的虛名也不愿意給賈政。
于是賈政就一直是五品的工部員外郎而已,就算派了遠差,到外地做官好幾年,回來也沒有提升官的事情。續(xù)書中的就不算了。
反正,總而言之,就算女兒是貴妃,對賈政的家庭地位也沒什么實際的提升,就是名聲好聽一些而已。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