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小編帶來的元春賜禮的文章。
要說元春喜歡寶釵、不喜歡黛玉,這是胡說。兩個都是表妹,一樣的才華過人,而且在詢問時“薛姨媽、寶釵、黛玉因何不見?”,在見面時“賈妃見寶釵、黛玉二人一發(fā)比別姊妹不同,真是嬌花軟玉一般”,在稱賞時“終是薛林二妹之作與眾不同,非愚姊妹可同列者”,一直是二人并提,談不到喜歡這個、討厭那個。
但是四個月后(元春省親是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四個月后是五月初五端陽節(jié)),元春賜下節(jié)禮,卻是寶玉“同寶姑娘的一樣,林姑娘同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只單有扇子同數(shù)珠兒,別人都沒有”,已經(jīng)有了明顯的區(qū)別。
別以為“鳳尾羅兩端,芙蓉簟一領”只是無心的小差別,沒什么要緊的??纯幢娙说姆磻?,寶玉是“這是怎么個原故?怎么林姑娘的倒不同我的一樣,倒是寶姑娘的同我一樣。別是傳錯了罷?”寶釵則“昨兒見了元春所賜的東西獨他與寶玉一樣,心里越發(fā)沒意思起來?!摈煊窀恰皩⒆蛉账鶒缹氂竦男氖略缬謥G開,只顧今日的事了?!比齻€人都意識到,元春賜禮中的差別,有著微妙而重大的含義。
到底是什么含義?聯(lián)系后文,用腳后跟想想也知道,肯定是“金玉婚姻”的事。只是當時當?shù)?,當事人還不太清楚,元春此舉是無心呢,還是暗示。
當然是暗示。高手過招,點到為止。就像賈母問寶琴“年庚八字并家內(nèi)景況”,薛姨媽就意識到有“求配”之意,于是趁賈母“尚未明說”趕緊主動介紹寶琴已經(jīng)訂婚,否則等賈母“明說”之后再拒絕,就多少有點尷尬了。
簡單點說,元春的賜禮就是這個意思:暗示將選寶釵做寶玉的妻子,但是沒有明說。為什么不明說?這個問題也足夠?qū)懸黄恼碌模覀兛梢詥螖?。在這篇文章里,我想說的是,元春是如何看中寶釵、摒棄黛玉的?
從省親結(jié)束時元春的話,我們可以知道,“如今天恩浩蕩,一月許進內(nèi)省視一次,見面是盡有的”,女眷們可以每月去探視元春。有人認為王夫人趁此機會向元春進言,貶黛褒釵,那是胡說。因為有資格“進內(nèi)省視”的并不止王夫人,賈母也可以,甚至連寶玉也有“進去謝恩”的機會。怎么就只有王夫人能進言?而以元春的智慧與大局觀念,怎么就那么容易被愚蠢的王夫人左右?
選中寶釵,摒棄黛玉,是元春自己的決定。王夫人一定對她有所進言,正如賈母、寶玉也不可能不跟她交流一樣,這些都只在“參考資料”。真正決定元春意愿的,還得到省親時去找答案。
省親時釵黛大半是隨眾行禮,寫詩也都有稱頌之意,并沒有明顯區(qū)別。差異最大的,就是寶釵勸寶玉把“綠玉”改成“綠蠟”,而黛玉則替寶玉寫了一首。
寶釵勸寶玉改詩,并不是由于自己的好惡,也不是“綠蠟”比“綠玉”高明到哪里,僅僅是因為元春把“紅香綠玉”改為“怡紅快綠”,寶釵從中推測到元春并不喜歡“綠玉”這個詞。
這樣苦心猜測領導的心思,多少是有點肉麻了,但是放在這樣的場合,元春既是代表皇家權(quán)威的皇妃,又是久嫁歸寧的嬌客,寶釵對她的尊重也是可以理解的。
從寶釵的行為,元春可以看出她的以下特點:對名利有著強烈的向往;顧全大局,思想符合主流價值觀;喜歡勸諫別人。與之相反,黛玉替寶玉寫詩,是體貼,是溫柔,卻有著“我寫的一定比你好”的強烈自信。而在那個社會,女子的自信并不值得提倡。
這點區(qū)別,本來也沒什么。但放到寶玉配偶的角度去考慮,差距就出來了:“聰明靈慧”的寶玉,是唯一“略可望成”繼承家業(yè)的人選,卻“稟性乖張,生情怪譎”,最需要有人“規(guī)引入道”。(有的版本寫作“規(guī)引入正”)
換言之,寶玉的妻子,最好能擔負起“規(guī)引入道” 的責任。而從省親時釵黛的表現(xiàn)來看,寶釵很喜歡、也擅長“規(guī)引入正”,黛玉卻完全不是這方面的人才。
經(jīng)過省親,再經(jīng)過幾次“入內(nèi)省視”時與賈母王夫人聊天,經(jīng)過元春的側(cè)面考察、暗中了解,她就確定了寶釵做寶玉妻子,并且在端午賜禮時給出了暗示。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