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制皮涼鞋”敲桌
赫魯曉夫曾在回憶錄中談到“涼鞋敲桌”一事的來龍去脈。當年在離開莫斯科去美國紐約參加聯(lián)合國大會之前,西班牙共產(chǎn)黨領導人伊巴露麗請他幫一下忙,要求他“尋找一個機會讓佛朗哥政權丟丟臉”,因此他在聯(lián)合國大會上就殖民主義問題發(fā)言時,強烈譴責了佛朗哥“反動的、殘暴的政權”。而當西班牙代表上臺進行答辯時,蘇聯(lián)代表團“開始大聲叫喊地吵起來”,赫魯曉夫“甚至脫下皮鞋來敲桌子”。赫魯曉夫還說,“當這位西班牙代表回到座位上時,我們互相講了一些粗話”,情緒激動地吵了起來,于是,“一名警察向我們走來”,“他……是一個彪形大漢,他走到我們跟前,像一座塑像站到這位西班牙人和我中間”,以防雙方“動拳頭打起來”。
赫魯曉夫的女婿阿朱別伊,對此有更精彩的說法。阿朱別伊在1961年10月蘇共二十二大的正式發(fā)言中說:“當在聯(lián)合國的講壇上……有一個西方外交家發(fā)表挑釁性演說時,赫魯曉夫同志脫下了皮鞋,用它來敲打桌子,也許這使西方世界的外交女士們認為有傷體面,但是這簡直是妙極了(暴風雨般的掌聲,笑聲)!”“而且……皮鞋尖幾乎碰到了佛朗哥的外交部長的脖子,但又未完全碰到。在這里表現(xiàn)了外交靈活性!(笑聲,暴風雨般的掌聲)”
因敲桌收到罰單
赫魯曉夫的兒子謝爾蓋·赫魯曉夫在其題為《一個超級大國的崛起》(中譯本題為《兒子眼中的赫魯曉夫》)的著作中,引用當年蘇聯(lián)代表團成員日沃托夫斯基的話說:當時,赫魯曉夫手里拿著“一只橡膠底的便鞋”,“環(huán)顧左右,微笑著,開始用后跟敲打桌子”;“漸漸地,赫魯曉夫加快了速度,他需要引起‘觀眾’的注意”;后來,他“使勁用鞋后跟敲打起桌子來”。書中還說,由于赫魯曉夫的魯莽行為,“蘇聯(lián)代表團受到罰款處罰”,至于罰款的數(shù)額,“有人說上百萬,甚至更多”,而“最可信的消息來源說是一萬美元”。
2005年1月,謝爾蓋·赫魯曉夫在接受俄羅斯記者采訪時說:“他是敲了,不過,父親用的是美制皮涼鞋”,是39號鞋,“這雙鞋在我們家放了好長時間”。
由此可見,赫魯曉夫“皮鞋敲桌”的“政治笑柄”和“丑聞”并不是憑空捏造出來的,而是確實發(fā)生過的歷史事實。
“埋葬西方論”
關于赫魯曉夫的“埋葬西方論”,現(xiàn)在至少流行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1959年赫魯曉夫同訪問蘇聯(lián)的美國副總統(tǒng)尼克松展開“廚房辯論”時說的;另一種說法是,赫魯曉夫在1960年聯(lián)合國大會上“皮鞋敲桌”時說的。這兩種說法顯然都是牽強附會、毫無事實根據(jù)的編造。
赫魯曉夫辯解道:“在座的只是美國人的很小一部分。如果我想要把你們每個人都埋葬掉,那我一輩子還干不完。我的確說過這個,但是有人故意歪曲了我的講話。這并不是說在什么時候把什么人從肉體上埋葬,而是說在社會的歷史發(fā)展中社會制度的改變?!?/P>
但是,不管赫魯曉夫如何辯解,他始終不能自圓其說。即使是指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一個嚴肅的政治家也決不會在那樣的外交場合用如此粗魯?shù)恼Z言講如此敏感的問題。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