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吧,是時候寫一篇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如何才能寫出一篇讓人動容的觀后感文章呢?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些優(yōu)秀的觀后感范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電影孔子觀后感400字 觀看電影孔子的觀后感篇一剛開始有種錯覺,覺得孔子有點太會裝,一開始便受魯國國君的各種重用,而他態(tài)度似傲慢似歡喜,不太懂他為何接受高位的授予,畢竟伴君左右,危機四伏??闪私饬水敃r的政局動亂后,我明白了,他只是想盡心盡力幫助國君,而魯國國君幾近是個空名,下面的三桓、季氏無不垂涎著君主的位子,雖說孔子“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可他對國家的熱愛慢慢推著他向前走,不得不立在一個高度上對抗敵人。
而看到當時幾個國家的相處局面時,我并不感到擔憂,只是為當時深受其害的百姓感到痛苦,君主們的雄心勃勃并未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按說歷史上的他們都是殘酷無比的,可是在電影中,只是通過極少的顛沛流離畫面以及人物間的對話,告訴我們哪個國家吞并了哪個國家,只留給我們?nèi)ハ胂螅谶@樣動亂的時代,孔子依然堅守著他的夢。
電影中有很多感動我的場景,比如到了某國時,未進城門便被驅逐,孔子便堅持在城外的樹林里授課,可依然受當?shù)氐木用竦尿屩穑鬃拥牡茏优c百姓發(fā)生爭執(zhí),樹被砍倒時,孔子滿臉的無奈與辛酸,正如南子說的“天下人不懂夫子的痛苦,是因為夫子的境界之高”,原話忘了,但大概就是這么個意思,當孔子以禮治國的愿望無法實現(xiàn)時,他的痛苦是旁人無法理解的。
還有一個場景,便是在漫天飛雪時,孔子及其弟子們從冰上過江時,冰裂了,一車的書卷倒入江中,顏回立時跳入江中撈書卷,來回幾次后終于凍僵了,沒有醒來,我看了后有種想責備孔子的心念,顏回是為了孔子,為了師父的夢,就這樣永不再醒來,而孔子內(nèi)心是會痛的,那么當時應該想辦法不讓顏回數(shù)次回到冷冰冰的水中的,而不是一味地趴在那里叫著他的名字叫他回來,他應該懂得自己最愛的弟子顏回不會聽他的,即使是送了生命。接著聽聞了子路的死訊后,我真的無法理解孔子了,弟子們都是為了他一人的夢想,斷送了自己的性命,孔子對死去的弟子的無線牽掛與不舍真的沒有改變孔子的以禮治國的方法么?至少我一直告訴自己,他的弟子們的付出一定會得到回報的,可有時覺得不值得,讓自己活著幫助夫子不是更好么?為何一定要拼死、拼到死來捍衛(wèi)自己的那份正義與愛呢?
沒有活在那個年代的人,有時候真的無法理解那些人的思想與行動,電影畢竟不是寫實,雖然它努力地想要寫實般讓觀眾相信,我覺得那些演出來的真的不真實,不夠,不充分,這個縮影只是孔子的明顯的幾個故事梗概,更多的無法呈現(xiàn)了,于是便有一種空洞感,比如孔子漂流了這么多年,后來回到魯國后,他的老婆孩子怎樣了呢?他的周游列國講學并沒有突出呈現(xiàn),很多年在我看來好像只是瞬間的故事,我想了解細節(jié)及更多地故事,更多關于孔子思想活動的故事,他的思想是那個時代乃至現(xiàn)今都寶貴的東西,正如結尾時孔子自己說的,世人了解他同情他理解他是通過那部《論語》,世人不解他懷疑他一樣是因為那部《論語》,每個人細細研究過《論語》的話,對孔子都會有不同的認知,我想,更多的是,人們對他在那個時期的思想的偉大清晰透徹的事物觀,人世觀。
出生于魯國的孔子,視魯國為家,他的弟子也是如此,后來得知自己可以回家時,我好像融入了他的弟子的行列,急著離開顛沛流離的生活,往家趕去??鬃右苍S領會到了,自己的夢并不能通過他人來實現(xiàn),尤其是弟子為了他永遠地離開后,他明白了,他只能默默用授課的方式推廣禮治,而不能參與政事,此時的他心里依然是苦澀的,有志不能抒,是生活在那個年代的悲哀,我更感激自己現(xiàn)在的生活,民主,自由,更激發(fā)了我對生活的熱愛。
而我第一次接觸《論語》的時候是初中,因他的及其弟子的那些簡短的名言以及對話,形象演說了一個個真理,老師帶領著我們通過還原當時的場景,以及給出翻譯后的涵義,讓我對孔子這一偉大的形象產(chǎn)生了并不明顯的崇拜,只是覺得他是古人中偉人之一,并無其他想法,隨著成長,經(jīng)歷的事越來越多,再次領會到他們對話中的精髓時,我往往會感到震顫,或許他真的值得我們一生的探索與實踐。
由胡玫導演,周潤發(fā)、周迅、陳建斌等主演的商業(yè)大片《孔子》,1月全國公映,胡玫導演近十年拍攝了《雍正王朝》、《漢武大帝》、《喬家大院》等膾炙人口的電視連續(xù)劇,終于轉戰(zhàn)大銀幕,而且選擇的就是富有挑戰(zhàn)性的大片《孔子》,看完這部電影,可以感覺到其劇本、演員、宣傳等都是經(jīng)過精心策劃的,可以說是一部制作非常精良的文藝作品,遺憾的是市場反應并理想,票房很尷尬。
看片名《孔子》,很容易將它當作人物傳記片,也許這部電影的投資不是政府或文化部門吧,最終被定位為商業(yè)類型的大片,投資近1.5個億,既然被定位為商業(yè)大片,其主旨就不是“傳道、授業(yè)、解惑”了,目標還是要吸引觀眾的眼球,當然要選擇孔子人生中最精彩、最華麗、最波瀾壯闊的篇章來演繹,所以這部電影是從孔子五十歲后任魯國中都宰、司空、大司寇、攝相,及棄官后周游列國的晚年生活片斷,嚴格說這部電影的片名改為《孔子的晚年生活》也許更為合適、更為確切,而《孔子》更適合作傳記片的片名。
孔子作為人類文化史上最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其思想、政治觀點,如果想通過短短的兩個時變?nèi)空故窘o觀眾,確實是非常難以辦到的,本片以孔子的晚年生活作為切入點,可以說是非常明智的,孔子不僅僅是思想家,更有遠大的政治抱負,他渴望將自己的思想、政治觀點,運用到實踐中去,可以說在五十歲之前,他的儒家主要學術觀點、理論都已經(jīng)形成體系,就差實踐驗證了,在五十歲知天命的年齡,他終于等到了夢寐以求的機遇,仕官于魯后,孔子可以說是大刀闊斧地推新自己的政治主張,并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實踐證明他的理論并不只是書本上的夸夸其談,也于是操之過急吧,最終在“墮三都”上,他功虧一簣,便帶領學生走上漫漫周游列國之路,當然他也可以考慮妥協(xié),繼續(xù)享受榮華寶貴,但這就不是被后人尊為圣人的孔子了,“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去”,理解了這句話的含意,就很容易明白他掛官而去的灑脫了。
本片后半部分基本上全部是講述孔子及其弟子近十年周游列國的故事,孔子和其弟子在這十年中可以說是歷盡千辛萬苦,尋找實現(xiàn)政治抱負的機會,但總是挫折大于機遇,這其中肯定有許多精彩的故事傳奇,但本片后半部分顯得非常沉悶、波瀾不驚,還有點讓人昏昏欲睡的感覺,總之和前半部分相比缺少激情,也許出于商業(yè)片的考慮,電影中濃墨重彩地演繹了孔子和衛(wèi)夫人南子相見的戲,周迅飾演的衛(wèi)夫人妖艷有余,高貴不足,南子雖然是《論語》中唯一提到的女性,但在本片中的角色則純屬娛樂色彩了。很多人對胡玫不選內(nèi)地演員,而選擇普通話都不太流暢的周潤發(fā)來飾演孔子,頗多微詞,但本片中拍的是老年孔子,周的年齡、閱歷與之非常相近,周的形象俊朗飄逸、有一種俠氣在身,具歷史記載孔子身材很高,而且父親是魯國有名的武士,其身上與生俱來就有一種“浩然之氣”,所以說讓周來演孔子并沒有什么不妥,至于說普通話,誰知道兩千多年前,孔子說的話發(fā)的是什么音呢?
近年來,國學熱開始盛起,許多人都開始研讀四書五經(jīng),中國人現(xiàn)在正重新審視自己的傳統(tǒng)文化,中央電視臺的《百家講壇》欄目推出于丹評《論語》后,引起巨大反響,特別是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中的融入孔子語錄、以及幫助世界各國開辦孔子學院,也進一步推動孔子在世界范圍內(nèi)的影響,孔子及孔子的思想,已經(jīng)成為中國和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紐帶,電影也應該當仁不讓地承擔這種責任,只是胡玫的這部商業(yè)大片《孔子》有可能擔當不了,其娛樂性還是太濃了,政府或文化部門可以考慮拍攝一部大型的孔子人物傳記片,全方位地展示孔子思想的光輝閃耀點,我們可以將它的拷貝贈送給各國孔子學院,讓兩千年孔子在華夏大地上周游列國的傳說,變成如今電影《孔子》周游世界。
電影孔子觀后感400字 觀看電影孔子的觀后感篇三周六下午同妻女一起去觀看了電影《孔子》,故事情節(jié)基本符合史實且連貫流暢,畫面富有美感,拖沓鏡頭和廢話頗少,無論從史學美學角度還是教育意義來說,都是一部上乘之作。我將點滴感想記述如下。
之一,體會并非領悟之境界。當孔子主張隳三都失敗遭魯國君臣冷落而顛沛流離周游列國時,我們可以體會到其與弟子們的艱難處境,但要領悟孔子渴望實現(xiàn)理想、傳授仁義道法之境界就難了。人與人之間難的就是領悟啊!
之二,心正者必相正。每遇伸張正義、扶弱濟貧、維護國威乃至痛失弟子時,孔子的眼神必定是沉穩(wěn)而睿智的,如果漂移而油滑,小人之相暴露無遺。無言相,而非像。
之三,好色之徒絕非好德之人。當孔子受到衛(wèi)國王后美色引誘時,可以看出其介于痛苦與逃避之間的表情,而且他預感到衛(wèi)國將天下大亂。這是莫大的考驗。如今一些男人看到稍有姿色的女人就挪不動腳了,眼睛發(fā)綠,更有甚者動手動腳或口出穢言占小便宜,卻滿嘴仁義道德而不臉紅,好色者怎會好德呢?實乃道貌岸然,惡俗之極。
之四,真愛必自然流露而非造作或刻意在小處表白。當孔子被驅逐出魯國時,與相濡以沫的妻子及疼愛的子女離別時的內(nèi)心掙扎,當他失去最鐘愛的弟子顏回時的痛苦憐惜,當他與相依為命的弟子們分享一碗羊肉湯時的愧疚……孔子的言語和表情都非常自然地流露,而非矯揉。
之五,堅持為善者必識大體??鬃颖M管遭誤解冷落而被迫周游列國,歷經(jīng)磨難,但最后魯國迎請他回國時,他還是非常樂意地帶弟子們回國傳授正道,僅提出不要以政擾他,他只想教書育人,做自己想做的事。這種識大體是由內(nèi)而外散發(fā)的,是由他堅持為善的積淀造就的?,F(xiàn)在有些人受點小委屈、吃點小苦就怨天尤人甚至惡言相向,更有“扔紗帽”的荒唐之舉。實乃狹隘。
之六,樂觀可以戰(zhàn)勝暫時的困難??鬃颖疾ㄔ诖呵锪袊?,生活堪為艱辛。特別是當他們到達陳蔡交界處時,已無丁點糧食,弟子饑餓難忍,孔子撫琴鼓氣,展現(xiàn)了一個樂觀堅毅的孔子,渴望用內(nèi)心戰(zhàn)勝一切的孔子。
不論它拍得怎么樣,注定都少不了一場口水戰(zhàn)。實際上,自從傳出胡玫要拍《孔子》得消息后,這種口水戰(zhàn)始終就沒消停過。
影片上映沒幾天,關于《孔子》得新聞也不少。王菲復出,選擇了以《孔子》為平臺,獻唱一曲《幽蘭操》;有人炮轟《孔子》得史實和臺詞錯得離譜,胡玫、何燕江都有激烈回應;其中還穿插著周潤發(fā)頗有些雷人得感言,據(jù)說看《孔子》如果不哭就不是人。不過,我是真得哭了…
在這場喧囂、混亂得鬧劇中,其實人們恰恰忘記了一個很嚴肅,也很重要得問題:這究竟是一部怎樣得影片?其自身得魅力是否可以吸引觀眾走進影院?難道只有靠這些炒作得娛樂八卦才能引起人們觀看得興趣?
沒有人回答這個問題。也許是不屑于回答,也許是覺得回答這個問題有許多不便,事實上,很長時間以來,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得態(tài)度都顯得有一點曖昧。說起來有點"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得味道。
20年前,說到電影得娛樂性、商業(yè)性、趣味性,以及市場票房、贏利、圈錢之類,大家還是很不情愿得,要找很多理由給自己壯膽兒,當時得社會風氣還有點恥于言利得意思。
現(xiàn)在似乎不必這樣了,大家可以很坦然、很欣然地言利了,這當然是一種進步。
但是,一種傾向往往掩蓋著另一種傾向,事物在發(fā)展中有時也會走到自己得反面。這些年,言利得變得理直氣壯起來,言精神、理想、信仰得,倒顯得理屈詞窮,低聲下氣,有時還露出一點羞澀。
我們都經(jīng)歷過耳提面命得、灌輸式得教育,至今,這樣得教育也還沒有絕跡,于是大家對涉嫌要教育我們得東西都很敏感,身體會自動生成一種抗體,進行排斥,或者采取放縱自己得方式,以為我們只需要娛樂。這種自輕自賤其實是自己騙自己,自己麻醉自己。
夜深人靜得時候,我們捫心自問,這種隨波逐流、沒心沒肺、幾乎完全物質(zhì)化、只求一時快樂得日子,真得是我們所需要得嗎?
過去講反潮流,現(xiàn)在講順應潮流,與時俱進,但無論如何,有些東西該堅持得還是應該堅持。我看《孔子》最感動我得地方,就是他終其一生對自己得信念始終矢志不渝地堅持。不被人理解,不被人接受又如何呢?只要有機會,還是要宣揚自己所信奉得精神、理想和信仰。拍《孔子》得,更應該學習孔子得這種精神。
說到底,理直氣壯地宣揚一種精神并不難,難得是你是不是真得擁有這樣一種精神,并準備用它指導自己得行動!
《孔子》中,孔子來到衛(wèi)國,衛(wèi)國國君問孔子:"衛(wèi)國人多,該如何治理國家?"孔子回答:"讓人們富裕起來。"衛(wèi)國國君繼而問:"可是一部分已經(jīng)富裕起來了,國家還是亂,怎么辦?"孔子說:"教化人們!"這一段,也許是對當今中國得折射吧。
在《阿凡達》美國文化和電腦特技得強烈攻勢下,《孔子》仍然自信地屹立在影院得上映期內(nèi),也許正體現(xiàn)了某些國人得良苦用心:重拾傳統(tǒng)文化,提倡仁義道德!
這個寒假,我看了《孔子》這部電影,對此,我很是感觸。
對于孔子,我們也已經(jīng)對他得了解很少了,我想,我們這些后代,也正是需要去了解這些中華民族上曾經(jīng)得歷史。
影片中感觸最深得,是理想與現(xiàn)實得沖撞??鬃訌恼?,希望實現(xiàn)自己得社會理想,卻被現(xiàn)實無情地拋棄。孔子一心只想實現(xiàn)自己得理想,對可能得困難估計不足,最終只能黯然離去。
孔子到了晚年,認清了理想與現(xiàn)實得關系。他最能影響社會得,是教育弟子,而不是從政。他得弟子有各種各樣得才干,可以將他得思想傳播到更多得地方??鬃影丫Ψ旁谥v學上,能夠影響到更多得人,意義要遠大于參政。
聯(lián)系到實際生活中,我們也經(jīng)常會抱怨身邊得事不如自己所愿,不完善,不合理等等,還喜歡去描繪一個理想得情境。可是,這些都于事無補。
現(xiàn)實擺在這里,我們也只有從思想上轉變,親自去行動,不要總依賴于別人。不要只是替別人著急,看到自己應該做得,才最重要。這樣,把握好方向,有步驟、有計劃、從實際出發(fā),理想才會越來越近。
這部影片人物刻畫得生動形象,也能讓人深受教育,人們能在這種場景中得到知識??鬃用鎸F族與惡勢力不低頭,面對困難不畏縮,面對孤苦不冷漠,我想,他得精神會激勵我永遠向上。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