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元春,中國古典小說《紅樓夢》中的人物,金陵十二釵之一,賈政與王夫人所生的長女,賈寶玉的姐姐,賈府通稱娘娘。因生于正月初一而起名元春。第2回便已入宮做女史,第16回加封賢德妃。為了迎接元春省親,賈府建造了大觀園。元春省親熱鬧歡騰,同時又表現(xiàn)出她在深宮高處不勝寒的辛苦。元春的命運關(guān)乎賈府興衰,秦可卿之死標(biāo)志著賈府末世來臨,元春晉封皇貴妃則令賈府重現(xiàn)生機,直到后四十回她與王子騰先后暴卒,賈府失去了靠山,很快就獲罪抄家。元春在釵黛之爭中支持寶釵,她曾利用端午節(jié)禮單和清虛觀打醮表明自己的立場。
我們現(xiàn)在要探討的問題就是賈元春究竟是怎么死的,因為我們現(xiàn)在看不到八十回以后曹雪芹關(guān)于賈元春的描寫了。因此,我們只能夠從第五回里面,曹雪芹寫下的對賈元春命運的暗示里去分析。她不是像高鶚續(xù)書里寫的那樣,很太平地薨逝在鳳藻宮,她是因為虎兕相爭,在一場權(quán)力爭斗當(dāng)中,悲慘地死去。第五回除了判詞,還有曲,現(xiàn)在我就要把關(guān)于賈元春的那一首《恨無?!非骄恳环?。判詞和曲,總的意思是相通的、相同的,但是在對一些具體事件、具體情況的交代上,又各有側(cè)重。
《恨無?!非沁@樣的:“喜榮華正好,恨無常又到,眼睜睜,把萬事全拋,蕩悠悠,把芳魂消耗。望家鄉(xiāng),路遠(yuǎn)山高。故向爹娘夢里相尋告:兒命已入黃泉。天倫呵,須要退步抽身早!”
對于這支曲,我們應(yīng)該如何解讀?它究竟怎樣預(yù)示了賈元春的死亡?
這首曲曲名叫做《恨無常》,大家再想一想關(guān)于秦可卿的那首,曲名是什么呢?是《好事終》。兩首曲的曲名擱到一起,觸目驚心。我認(rèn)為,兩個曲名體現(xiàn)出了我在前幾講里面所說的那個因果關(guān)系。秦可卿和賈元春是扯動賈家命運的兩翼——秦可卿的好事終了,很快賈元春的好事就來臨。
但是賈元春的最終命運仍然不好,所以叫《恨無?!?。什么叫無常啊?如果始終不好,就叫常不好,始終好就叫常好;情況總在變動中,沒有什么是可以持久的,而且往往那變動也無法預(yù)測,因此也就無法控制,無法避免,這才叫無常。各種狀態(tài)都不能持久,如果是不好的狀態(tài)不能持久,當(dāng)然挺不錯的,但是賈元春命運的悲慘在于,她的好運不能持久,所以她所謂的“恨無?!?,實際上也等同于“好事終”。曹雪芹在營造這些《紅樓夢》曲的時候,真是嘔心瀝血。
這個曲我們要一句一句地去體味?!跋矘s華正好,恨無常又到。”這兩句我覺得跟秦可卿那個曲的曲名真是挺對榫的,你把秦可卿的《好事終》那個曲名挪到這兩句前頭,不也挺恰當(dāng)嗎?!皹s華正好”,結(jié)果“無常又到”?!盁o?!奔仁且粋€意味著事情不穩(wěn)定,經(jīng)常變化的名詞,同時在中國過去的社會里面,它又是一個特指。什么叫“無?!?催命鬼。一個人死了以后,牛頭、馬面就來了,無常就來了,牛頭馬面是指人身子上頭長著牛和馬的腦袋的一對鬼怪,是專門為閻王爺從陰間跑到陽間來勾人魂的,他們把鎖鏈套在人脖子上,拉著那么一走,人就死了,就奔赴黃泉了;無常則是另外一種形象。魯迅在他的著作《朝花夕拾》里,就有一篇《無?!?,回憶他小時候在鄉(xiāng)間看迎神賽會的民俗活動中,所看到的裝扮出來的這種鬼,“渾身雪白”,“一頂白紙的高帽子”,手里捏一把“破芭蕉扇”,有時候還拿一個算盤,意思是來找人“算總賬”。魯迅在那本書里還親自畫了關(guān)于無常的插圖,你可以找來看。
總之,無常也是過去民間傳說中的來自陰間的一個鬼,他讓活人感到一切都不可能長久,一切都會變化,到頭來要被他清算,被他帶往陰間;而且他不講情面,魯迅先生就在他那篇文章里寫到,過去的目蓮戲里,無常給人印象最深的唱詞就是,“那怕你,銅墻鐵壁!那怕你,皇親國戚!”因此關(guān)于賈元春的曲里說“恨無常又到”,既是表示說,沒有想到的一種最壞的變化來到了,同時也意味著,去勾她赴黃泉的無常鬼跑來了。
底下一句就接著說,賈元春“眼睜睜,把萬事全拋”,很悲慘的。她“二十年來辨是誰”,多費心思啊!向皇帝效忠,告發(fā)了寧國府的那個女子是誰,是不是?她苦心經(jīng)營了一番啊,又讓皇帝覺得她忠心耿耿,又為賈家求得了赦免,只是讓秦可卿自盡了事,沒把真相暴露于社會,皇家、賈家的面子全保住了。而且,秦可卿的長輩在當(dāng)時那種情況下,也忍痛犧牲了秦可卿,以求暫時的政治平衡,而她就因此被皇帝褒獎,才選鳳藻宮,加封賢德妃,而且回家省親,大大地風(fēng)光了一回。甚至于為了面面俱到,她還專門安排了清虛觀打醮活動,在秦可卿的父親生日那天,為其打平安醮,以表示她的告發(fā)是不得已,是堅持原則,當(dāng)然也是希望事情了結(jié)后,他能理解她諒解她,她自己也求個心理平安。而且很可能她還懷上了孕,“榴花開處照宮闈”,石榴樹都開花了,如果結(jié)出果子的話是什么樣的情景啊?但是,沒想到這些竟然都是過眼煙云,正如秦可卿在天香樓上吊前跟王熙鳳預(yù)言的那樣,“也不過是瞬息的繁華,一時的歡樂”,到頭來,她還是“眼睜睜,把萬事全拋”。
注意,曹雪芹在《恨無常》曲的第二句里,就已經(jīng)非常明確地告訴我們,這個人的死亡,不是因為什么發(fā)福、痰壅、感冒,因病死亡,她是突然死亡。什么叫做“眼睜睜,把萬事全拋”啊?一個人眼睜睜地不愿意死,生理上不到死的時候,結(jié)果“把萬事全拋”,就說明是非正常死亡。
如果我這么解釋你不服的話,請讀或者叫做請聽警幻仙姑讓歌姬們所唱出的下一句,“ 蕩悠悠,把芳魂消耗?!边@句話很恐怖。有位紅迷朋友跟我討論,說鬧半天,她也是上吊死的呀?她的死法和秦可卿鬧半天是一樣的呀?他很感嘆。但是我現(xiàn)在要鄭重告訴你,她的死法和秦可卿是有區(qū)別的。秦可卿是自己上吊而亡,是“畫梁春盡落香塵”。她怎么死的呀?“蕩悠悠,把芳魂消耗”,她很可能是被別人縊死的,被別人用綢巾、玉帛絞死的。而且這過程當(dāng)中她非常痛苦,她的“芳魂”是“蕩悠悠”地、一縷一縷地歸于消失,非常悲慘,她的死相應(yīng)該是比秦可卿還要可怖。
她死在什么地方呢?《恨無常》曲交代得非常清楚。是像高鶚寫的那樣,死在宮里面嗎?在鳳藻宮嗎?不是,叫做“望家鄉(xiāng),路遠(yuǎn)山高”,你想這是在什么地方?也有人跟我辯論,說她不是金陵十二釵嗎?她的“家鄉(xiāng)”應(yīng)該指的是金陵了。如果她是在皇帝身邊,在北京的話,她望她的家鄉(xiāng)不是“路遠(yuǎn)山高”嗎?這個聽起來似乎也還自成邏輯,但是我認(rèn)為,這樣解釋很牽強。因為通過小說里面的描寫可以知道,賈家很早就離開金陵了,小說里面寫到賈寶玉神游太虛境,看到有金陵十二釵的冊頁,就向警幻仙姑提問:“常聽人說金陵極大,怎么只十二個女子?”
小說里面的賈寶玉,他對金陵就完全沒有記憶。當(dāng)然,警幻仙姑就有一個解釋,說不重要的就不錄了,錄進(jìn)的都是重要的。這就說明小說里面的賈家已經(jīng)離開金陵故鄉(xiāng)很久了,金陵只是一個原籍。賈家里面每一個人的死亡,后來幾乎都是在離金陵很遠(yuǎn)的地方,曹雪芹不可能把一句可以通用于賈家諸多人物的詞句,特特地寫在這里,所以我認(rèn)為“路遠(yuǎn)山高”不會是指原籍。
在《恨無?!非锩孢@樣來寫元春之死,它指的應(yīng)該是元春死于一處荒郊野外,也就是說元春死在不但離她的祖籍金陵很遠(yuǎn),而且離她平時所居住的鳳藻宮也很遠(yuǎn),當(dāng)然離她自己父母所住的榮國府也一樣遠(yuǎn),應(yīng)該是比如說潢海鐵網(wǎng)山那一類的地方?!奥愤h(yuǎn)山高”是那樣的含義。
她和秦可卿又有類似的地方。秦可卿上吊以后,沒死絕的時候,跑去給鳳姐托夢,說我要走了,你們賈氏宗族應(yīng)該怎么辦。賈元春在“芳魂蕩悠悠”的時候,她也向她的父母,估計也托了夢,或者起碼是她的陰靈想托夢,想表達(dá)一個意思。一個什么意思呢?《恨無?!非锩鎸懙煤芮宄褪恰肮氏虻飰衾锵鄬じ妗?,這句話說明她也是托夢。
小說的八十回以內(nèi)沒來得及寫到她的死亡,八十回以后的文字,曹雪芹的原筆現(xiàn)在沒有看到,估計她也是托夢。她在夢里跟她的父母說了什么話呢?表達(dá)了一個什么意思呢?她說“兒命已入黃泉”,這句話就更確定她是死亡了。如果說“蕩悠悠,把芳魂消耗”你覺得還不一定是死,那么這句話就太清楚不過了,說明最后她是死掉了。她發(fā)出一個什么樣的慘痛的警告呢?她說,“天倫呵,須要退步抽身早!”“天倫”就是她向她父母的一聲呼喚,當(dāng)然也不僅是父母,一說天倫的話,所有的親族它幾乎都可以包括在內(nèi),就是說建議賈氏家族“須要退步抽身早”。什么叫“退步抽身”?大家記不記得《紅樓夢》的第二回寫到賈雨村這個人物?他賦閑的時候到了一個破廟,叫智通寺,這個廟有一副對聯(lián),怎么寫的呀?“身后有余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P>
這些意蘊在《紅樓夢》里面是貫通的。就是說,不要老覺得榮華富貴是可以持續(xù)綿延的,不要總是去想盡辦法到爭奪權(quán)力的戰(zhàn)場上去搶一塊肉、分一杯羹。人生在榮華富貴的誘惑面前,不要眼前無路才想回頭,身后還有余的時候忘了縮手。你看,在第二回就出現(xiàn)了這樣的句子。在《恨無?!非锩妫髡咴谫Z元春向她父母,向她的家族提出的警告當(dāng)中,又發(fā)出了這樣的聲音,就是要“退步抽身”。從哪兒退步?從哪兒抽身?就是從“雙懸日月照乾坤”的這種皇權(quán)斗爭的格局里面來退步,來抽身。當(dāng)然這種勸告估計起不到作用,因為像小說里面所描寫的四大家族,像賈家這樣的貴族家庭,特別是這個家庭里面的那些主要成員,他們是不太可能真正從權(quán)力的角逐當(dāng)中去退步抽身的,而整個《紅樓夢》的悲劇根源也就在于此。
盡管由于稿子的散失,我們無法看到《紅樓夢》八十回之后真正的原作,不過通過賈元春的《恨無?!非?,我們還是可以得出一個清晰的結(jié)論,就是賈元春最終將難逃悲慘死去的命運。那么,以“草蛇灰線,伏延千里”著稱,擅長設(shè)置大伏筆的曹雪芹,在《紅樓夢》前八十回里面,有沒有這方面的設(shè)計呢?元春惟一的一次公開亮相也就是省親的時候,會不會透露了這方面的蛛絲馬跡呢?
關(guān)于賈元春的悲慘結(jié)局,其實不僅是在判詞和《恨無?!非锩嬗兴沂?,前八十回雖然沒有直接寫到賈元春后來的遭遇,但是也多次暗示了她不幸的結(jié)局。比如說在賈元春省親的時候,進(jìn)行完其他活動以后就要演戲,當(dāng)時就點了戲,點了什么戲呢?點了四出戲。這四出戲非常重要,因為脂硯齋提醒我們,說“所點之戲劇伏四事,乃通部書之大過節(jié),大關(guān)鍵”。雖然我們現(xiàn)在讀小說只能讀到八十回,曹雪芹的原筆原意只到八十回,可是在第十八回里面元妃省親的時候點的這四出戲中,實際上把八十回以后的一些情況早就已經(jīng)暗示出來了。
哪四出戲呢?第一出叫做《家宴》,是一個折子戲,什么戲里面的一折呢?叫做《一捧雪》。這個戲名是什么意思呢?一捧雪是一個古玩,一個玉杯的名稱,就是一個玉器,一個像白雪一樣的玉器,拿到手里面像一捧雪一樣,非常珍貴。這是清代一個叫李玉的人,他做的劇本《一捧雪傳奇》。我就不細(xì)講這個戲的劇情了??偠灾?,一捧雪這個重要道具貫穿這出戲的始終,造成了很多人的不幸命運。脂硯齋的批語很細(xì),在這第一出戲《家宴》,《一捧雪》當(dāng)中的《家宴》的旁邊,就批了,說“伏賈家之?dāng) ?。在元妃省親的時候這出戲的出現(xiàn)之所以是一個伏筆,說明在八十回以后,估計賈家的最后隕滅和一件重要的古玩有關(guān)。戲里面是一捧雪,小說里面不會這么笨地也去寫一捧雪,所以估計是會寫到另外的古玩。和元春有關(guān)系的應(yīng)該是一件什么樣的古玩呢?我覺得我的看法是應(yīng)該可以引起你的興趣的。
大家知道,在《紅樓夢》第七十二回里面,忽然寫到一件事情,就是鴛鴦因為一件什么事,跑到賈璉和王熙鳳他們住的那個地方,他們兩個住在賈府后面一個單獨的小院子里面。賈璉突然就問鴛鴦,大意就是說有一件事我忘了,上年老太太生日,有一個外路來的和尚孝敬的一個臘油凍的佛手,因為老太太喜歡,就立刻拿去擺著了。他說因為前日老太太生日,我看古董賬上還有這一筆,可是又不知道這件東西現(xiàn)在著落在何方。賈璉作為一個榮國府的管家,他親自過問這件事情。每一件古玩在使用完了以后都要歸檔,賈府它有一個機構(gòu)專門來管理府內(nèi)事務(wù),結(jié)果就發(fā)現(xiàn)古董賬上記的一個臘油凍佛手,歸檔的實物里面沒有這樣?xùn)|西,他就認(rèn)為是一件天大的事,就要查問。鴛鴦就生氣了,鴛鴦?wù)f,老太太擺了幾天就厭煩了,早就給你們奶奶了。就是說給了王熙鳳了。賈璉還要查問,后來平兒出來了,平兒就說是給了王熙鳳了,然后就埋怨賈璉,說這么一個事你怎么記不清楚,來回來去地問。賈璉后來還感嘆,說我現(xiàn)在也是記性越來越壞了。大意是這樣。曹雪芹寫文章,他是幾乎沒有任何廢筆廢墨的,他寫臘油凍佛手用了好幾百個字,他寫它干嘛呀?難道又是廢話連篇嗎?又不值得細(xì)讀嗎?
什么叫臘油凍佛手?這個臘油凍,我請教過有關(guān)的古玩專家,還有特別是做玉器的玉工,他們說臘油凍其實指的是它的顏色和質(zhì)感,就和南方的臘肉上面的肥肉部分一樣滑潤,明白這個意思吧?是那樣的一種石料所雕刻成的佛手。我獲得的這個信息,我認(rèn)為非常重要。就事論事,賈璉為什么要追問這個東西呀?臘油凍石料是產(chǎn)量非常之少的,用這個東西雕刻的佛手是非常有特點的,也是非常名貴的,非常值錢的。這個東西在古董賬上有,可是查擺古董的架子上卻沒有,當(dāng)然構(gòu)成一個事件,查問它的下落是有道理的。為什么在前八十回里面會有這樣一段情節(jié)呢?用的字還挺多。
我估計在八十回后,這件古玩將是賈家敗落的一個導(dǎo)火線。因為在省親時候點戲,第一出就是《一捧雪》嘛,一捧雪就是古玩嘛;脂硯齋也說了,這出戲“伏賈家之?dāng) 甭铩6艺埬阕⒁?,什么叫佛手?佛手是一種蕓香科植物,佛手是這種植物果實的變異,如果它不變異叫什么?叫香櫞。香櫞這個詞在《紅樓夢》里面你應(yīng)該很熟悉呀,上一講我講了賈元春的判詞,跟判詞配套的那幅畫是怎么畫的呀?記得嗎?畫的是一個弓,弓箭的那個弓,它當(dāng)然是諧音,讓你聯(lián)想到宮殿的意思,元春她入宮了嘛,對不對?弓上掛著一個什么呀?掛著一個香櫞,香櫞的“櫞”當(dāng)然是諧元春的“元”,有沒有這么一幅畫啊?臘油凍佛手,也可以說就是臘油凍石料雕刻出的一個變形香櫞,也就是元春本人的一種象征。當(dāng)然,現(xiàn)在因為看不到曹雪芹在八十回以后所寫的關(guān)于賈元春的具體故事了,我只能做一些猜測。但是我這種猜測也不能說絕無道理吧?有人跟我說你看又是巧合,您這一講一講里面充滿了巧合。我開頭也是這么看,我說這是巧合,那是巧合,但是第一次是巧合,第二個例子又是巧合,第三個它還是巧合,到最后,我個人的看法是去掉這個“巧”字,不是“巧合”,就是“契合”,就是“合”,就是這些地方顯然絕不是信筆亂寫,毫無含義的。因此在省親的時候所點的這出戲《一捧雪》,伏賈家之?dāng)?,而且還伏在元春的身上,可能跟臘油凍佛手有關(guān)系,這應(yīng)該是一個合理的猜測。
那么第二出戲是什么?第二出戲就是《長生殿》。這個《長生殿》,脂硯齋在這個戲的戲名后面的批語就更清楚了,脂硯齋就明寫“伏元妃之死”?!堕L生殿》寫的是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故事,楊貴妃后來怎么了?三軍嘩變,楊貴妃就被賜死了,自己又不愿意上吊,是被人用綢子縊死的,就是“蕩悠悠,把芳魂消耗”。對不對?所以賈元春后來顯然是慘死,她不愿意死,可是又不得不死,她死得比秦可卿還要慘,秦可卿還可以選擇自己上吊的地點,自己來結(jié)束自己的生命,賈元春最后是讓別人慢慢地給縊死的,很慘。
第三出戲是折子戲《仙緣》,寫的是什么呢?寫的是黃粱一夢的故事。脂硯齋對此的批語特別驚動紅學(xué)研究者,這個大家就都沒法猜了。脂硯齋說,點這出戲埋伏的是什么呢?是什么伏筆呢?是“伏甄寶玉送玉”。就是在八十回以后會有一個重要情節(jié),甄寶玉這個人物要正式出現(xiàn),而且他有一個行為就是送玉,這個甄寶玉送的什么玉?為什么要送玉?送完玉以后又出現(xiàn)了什么情況?現(xiàn)在一概不得而知,我也不再去猜測,因為這個目前實在是沒有線索。
第四出戲也是折子戲,是《離魂》,《牡丹亭》里面的。脂硯齋的批語說得很清楚,就是“伏黛玉之死”,因為我們現(xiàn)在主要是探究賈元春,黛玉的事情我們暫時按下不表。
除了元春省親時的點戲?qū)Z元春的結(jié)局有所暗示之外,《紅樓夢》里還有相關(guān)的描寫,也起了暗示的作用。在《紅樓夢》第二十二回的下半回“制燈謎賈政悲讖語”中,就通過元宵節(jié)時賈府眾人制謎猜謎的故事,暗示了這些人物各自的命運。其中,賈元春所制燈謎最能夠引起人們的興趣,上一講里我提了一下,現(xiàn)在來詳細(xì)地加以分析。
在省親后的元宵節(jié),元春帶頭寫燈謎,引出了榮國府里的燈謎大會。她寫了一個燈謎,這個燈謎的謎底是炮竹。這個燈謎是這么寫的:“能使妖魔膽盡摧,身如束帛氣如雷。一聲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边@個謎語意思是很淺白的。她把自己比喻成一個炮竹,“能使妖魔膽盡摧”,為什么她自己有這樣一種情懷呢?就是因為我上一講所講的,她自己“二十年來辨是誰”,她發(fā)現(xiàn)自己家族里面居然藏匿著一個義忠親王老千歲的女兒,她認(rèn)為這樣做是不符合皇家的規(guī)定的,是違法的,是一種妖魔的做法,是不對的;特別是因為她本人,在小說里面也設(shè)定為榮國府的人,她對寧國府可能本來就沒有什么好感,尤其對賈珍這樣的人,她沒有好感,所以她覺得她自己“能使妖魔膽盡摧”,很有勇氣。她“身如束帛氣如雷”,之所以能夠去揭發(fā)秦可卿,她覺得是道理、正義在她這一邊,在她手里面,她一身正氣,所以氣勢如雷,義無反顧。她“一聲震得人方恐”,最后出現(xiàn)了什么事態(tài)呢?秦可卿不得不死。而她自己又怎么樣呢?“回首相看已化灰”。
別人回過頭一看,您很快化為灰了。就這么個謎語。脂硯齋在這個謎語旁邊是有批語的,批語就把這個謎語的內(nèi)涵解釋得更清楚了。她這么說的,“此元春之謎,才得僥幸,奈壽不長,可悲哉!”什么叫僥幸?就是說她之所以獲得皇帝的寵愛,不完全是因為她本身的素質(zhì),還因為她有某種貢獻(xiàn),一個貢獻(xiàn)可能就是因為她揭發(fā)了家族的一個不應(yīng)該做的事,還有就是“榴花開處照宮闈”,她可能懷孕了。所以她很僥幸,得到皇帝充分的信任。但是,“奈壽不長”,她的命太短。所以高鶚說她活到了四十三歲,不但和曹雪芹前面的描寫不相合,和脂硯齋的批語也不合。你老說我現(xiàn)在的分析是巧合、巧合,那你那么喜歡高鶚的話,高鶚?biāo)趺淳湍敲床磺砂?怎么就那么拙啊?怎么就老不能合呢?你續(xù)書,你就得合啊!高鶚的寫法不合,是不是?
賈元春悲慘地死去,那么她死在誰的手里呢?因為八十回后文字我們看不到了,不好做非常具體細(xì)致的猜測,但是大體而言我們也可以了解到,賈元春之死應(yīng)該是在賈家徹底敗落之前。那不應(yīng)該是八十回以后最后幾回的故事,應(yīng)該是在寫到整個賈家家族大敗落之前發(fā)生的事,她作為一個前奏,她的死亡應(yīng)該是在那樣一個節(jié)點上。
到第八十回,故事的真實的時代背景,已經(jīng)寫到乾隆三年了,寫到那一年的深秋了,寶玉吟出了“池塘一夜秋風(fēng)冷,吹散芰荷紅玉影”的句子;八十回后,應(yīng)該很快就寫到乾隆四年的事情。乾隆四年春天,發(fā)生了所謂“弘皙逆案”,就是弘皙那一派趁乾隆離宮外出春狩,實行了對他的謀刺;但是沒有成功,并且也不再是“大不幸之中又大幸”,弘皙那派這回是徹底地“大不幸”了,乾隆快刀斬亂麻,果斷地處理了此案。對外他盡量不動聲色,似乎朝政并沒有出現(xiàn)什么大的問題,對弘皙一黨則分化瓦解,有的參與者處理得相當(dāng)輕,對弘皙本人也沒有處死,而是把他拘禁到景山東果園里嚴(yán)密看管。
后來乾隆又銷毀了絕大部分有關(guān)檔案,但這個逆案對乾隆本人的刺激,是很深重的?,F(xiàn)實生活中的曹家,也正是因為被牽連進(jìn)了弘皙逆案,而遭到毀滅性打擊。曹家在雍正朝遭打擊的情況,還可以查到一些檔案,乾隆朝的這次徹底殞滅,卻幾乎找不到任何正式檔案了。但是我們可以估計出來,賈元春原型的死亡,應(yīng)該就是在乾隆四年的這個刺殺事件當(dāng)中,乾隆皇帝沒有被刺而死,并且最后平定了叛逆,但是賈元春的原型卻沒能幸免于難。
[以上內(nèi)容節(jié)選自《劉心武揭秘紅樓夢 第十八講 賈元春死亡之謎》]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