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形象被毀的王朗、蔣干和魯肅,《三國演義》還成功地塑造幾位大將的顛覆性形象,他們是淳于瓊、周瑜和魏延。這幾個人物形象同樣深入人心,也同樣已經(jīng)成為了一種文化符號。比如說背叛反叛不說這個人是呂布或者孟獲,而被說成是“腦后有反骨”的魏延!而這三個人,不僅僅是形象的被毀,而是形象名譽都被毀壞。且看三國形象名譽皆被毀的三位大將:淳于瓊、周瑜、魏延。
淳于瓊
曹操偷襲烏巢非常有名,無論是《三國志》還是《三國演義》對此都有記述。不過,對于淳于瓊這個人物,描述卻是大相逕庭。在《三國演義》中,袁紹軍有一批糧食在運輸中被劫,害怕糧倉有失,就派大將淳于瓊前去守衛(wèi)烏巢。這淳于瓊是個酒鬼,全不把如此重任放在心里,整天價只顧飲酒。袁紹有個謀士叫做許攸,投降后給曹操獻上一條計策,讓曹操偷襲烏巢糧倉。說烏巢糧倉的守備將領是淳于瓊,這個人嗜酒成性,必然沒有防備。曹操聽從了他的建議,親自率兵趕到烏巢,淳于瓊果然飲酒過度,醉臥帳中未醒,結果是烏巢糧倉被燒。淳于瓊和他的守衛(wèi)兵士被捉住割掉了鼻子,放回袁紹營中被袁紹殺死。從此,這淳于瓊就成了飯桶酒鬼將軍。
實際上,淳于瓊所失一是在于對手的強大,二是意想不到遭到了襲擊。曹操能夠剪滅群雄統(tǒng)一北方,并不是一般的諸侯可以相比,而淳于瓊丟失了烏巢,正是曹操親率軍隊所為。還有,袁紹的謀士沮授建議派出一支部隊在外圍巡邏,以便保護烏巢糧倉,但袁紹沒有采納。很可能袁紹認為曹操不會再來直接攻擊烏巢,因為在此之前,曹操已經(jīng)襲擊過袁紹的運糧部隊,同樣的事情不會重復去做,或許這就是袁紹的想法吧。就戰(zhàn)術層面上來說,淳于瓊是一萬對曹操的五千軍,也同樣沒有勝算。淳于瓊的這支隊伍是去迎接運糧部隊,不一定全部留在烏巢;袁紹撥給淳于瓊的也不會是精銳部隊。
最關鍵的是,無論是袁紹還是淳于瓊,都沒有想到曹操會突然出現(xiàn)。而這時候的淳于瓊,既要列陣迎敵,還要留下一部分人守衛(wèi)糧倉,否則,如果糧食被燒,即便是打敗了這支曹軍,淳于瓊也是死罪。所以,淳于瓊開始的時候是在營寨外列陣的,當曹操攻擊很急的時候,淳于瓊抵擋不住,這才退守到營寨以內(nèi)。如此看來,倉促應戰(zhàn)的淳于瓊,并不一定能在人員數(shù)量上占有優(yōu)勢。
要說淳于瓊也是一個有點兒資格的人物了,還在漢靈帝時期,朝廷設立了西園八校尉,淳于瓊和曹操、袁紹都是其中之一。后來袁紹想將軍隊分為三軍,讓淳于瓊掌管其中一軍,雖然沒有實行,也可看出淳于瓊在袁紹軍中的地位。很可惜,淳于瓊成為了袁紹的屬下,在此人手下,有能無能又有多少區(qū)別?比如說那個張郃,后來成為曹操的“五子良將”之一,可在袁紹手下,他又表現(xiàn)出多少才能?
不管怎么說,淳于瓊丟掉了烏巢糧倉導致袁紹戰(zhàn)爭被動不假,但要說他是一個酒鬼將軍,還是有點兒被毀的狠了些。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