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從小就是個“白富美”,其父武士彟(yuē)是個木材商人,反隋有功,是政績卓著的高級官員。但即便是這樣的出身,武則天想擠進皇親國戚的圈子,當上皇妃、皇后乃至改元稱帝,仍是一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wù),只要一步走錯,輕則被廢黜、進冷宮,重則掉腦袋、株連親人。武則天是怎么一步步做到的呢?
入宮
主要困難:未獲圣眷入寺為尼
貞觀十一年(637年),14歲的武則天被唐太宗召入宮中,但整整12年未獲寵幸。唐太宗駕崩后,她還被遷入長安感業(yè)寺為尼。
作為一個奔三的尼姑,武則天似乎再也沒有進入皇城的機會。但是,在太宗病重期間,他和太子李治建立了感情,入寺為尼后,與李治仍藕斷絲連。
永徽二年(651年),無子的王皇后為與情敵蕭淑妃爭寵,請高宗將武則天納入宮中,李治應(yīng)允,武則天才得以再度入宮,隨即生下兒子李弘。
宮斗
主要對手:王皇后蕭淑妃元老大臣
為站穩(wěn)腳跟,武則天先用了招苦肉計。據(jù)《新唐書》、《資治通鑒》記載,永徽五年(654年),武則天產(chǎn)下長女安定思公主,王皇后來看望。她走后,武則天掐死公主,嫁禍于王皇后。
為上位掐死親閨女,這個橋段在歷史上頗有爭議,比如成書于五代的《舊唐書》只記載有小公主的暴卒。
當時,支持王皇后的,主要是以長孫無忌、褚遂良為首的元老大臣,他們勢力強大,皇帝李治也得讓三分。武則天看穿了李治的心思,把“廢王立武”解釋成李治重振皇權(quán)的標志。她一邊站到了皇帝這邊,一邊重賞支持廢后的大臣。
不久,李治下詔,把王皇后和蕭淑妃廢為庶人,立武則天為后,將長孫無忌、于志寧、韓瑗、來濟等人削職免官,貶出京師。
稱帝
主要對手:李氏皇族及支持他們的大臣
李治當政后期病痛不斷,武則天有機會就幫著他處理朝政,慢慢積攢下了政治威望。
麟德元年(664年),李治允許武則天與他一起上朝,臨朝聽政,她的政治經(jīng)驗和影響力進一步增長。
相比之下,她和李治生的兒子,命運都不咋好,太子李弘早逝,二子李賢謀逆被廢,李治駕崩后,三子李顯繼位,可沒當幾個月,就被武則天廢黜,立四子李旦為帝。
為維護李唐正統(tǒng),徐敬業(yè)兄弟、博州刺史瑯邪王李沖、豫州刺史越王李貞先后起兵反武,但均被剿滅。
再后來,武則天建立告密制度,任用周興、來俊臣等酷吏,掌管制獄,殺戮大量李唐宗室。
載初二年(691年),武則天“順應(yīng)民意”當了皇帝,改唐為周,改元天授。此外,她還改名為“曌”,意味著自己像日、月一樣崇高,凌掛于天空之上。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