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爭的根本原因是隨著工業(yè)革命的開展,英國為了擴大原料產地、商品市場,迫切要求打開中國的大門。
貿易順差
英國完成工業(yè)革命后,需要一個廣大的市場作為貨品出口地,而中國剛好符合此條件,能成為英國廣大商品的傾銷地。由于中國出產的茶葉、絲綢、瓷器等奢侈品在歐洲市場十分受歡迎,英國人希望中國能開放貿易。但英國出口的羊毛、尼絨等工業(yè)制品在中國卻不受青睞,乾隆皇帝甚至認為中國什么都不缺乏,沒必要與英國進行貿易,這使中英貿易為英國帶來龐大的貿易逆差(入超)。
***走私
***的主要種植地——印度,英國從其殖民地印度裝運***來華。由于吸食***會上癮,中國清朝亦開始嚴格控制其入口,但吸食者市場仍然存在。清廷于雍正年間已明令禁煙而此時英國本土***的使用仍然合法(英國本土的***禁止要到1912年的***公約之后實行)。但清廷官吏也從***貿易中獲利甚巨,故默許在廣州附近的零丁洋利用中國舢舨進行***走私,使禁令如同虛設。***大量輸入,使中國每年白銀外流達六百萬兩,令中國國內發(fā)生嚴重銀荒,造成銀貴錢賤,出現(xiàn)通貨膨脹,令清廷財政枯竭,國庫空虛。
虎門銷煙
***貿易給英國資產階級、英印政府、東印度公司和***販子帶來了驚人的暴利。打破了中國對外貿易的長期優(yōu)勢,使中國由二百多年來的出超國變成入超國。清政府從自身利益出發(fā),1821-1834年頒布禁令八次;統(tǒng)治階級中一部分人目睹社會危機,要求改革弊政,在中國嚴禁***。1839年3月,林則徐抵達廣州后,勒令外國煙販交出所有***,并承諾不要再販賣,保證”嗣后來船永不敢夾帶***,如有帶來,一經查出,貨盡沒官,人即正法,情甘服罪“,并于6月3日-6月25日將大部分法律上屬于英國人的***庫存全部銷毀。英國人把中國人的禁煙行動看成侵犯私人財產,覺得不可容忍,促成戰(zhàn)爭的爆發(fā)。
1、社會性質變化: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政治上:中國的領土、領海、司法、關稅、貿易等主權,開始遭到嚴重破壞。
3.經濟上:①中國逐漸成為西方的原料產地和銷售市場,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②自然經濟了開始解體,客觀上促進中國商品經濟的發(fā)展,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創(chuàng)造了條件;③外商企業(yè)開始在通商口岸建立。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