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2、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3、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恒也。
4、和大怨,必有馀怨;報(bào)怨以德,安可以為善?
5、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6、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
7、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8、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9、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fù)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10、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yù)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11、不尚賢,使民不爭(zhēng);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shí)其腹,弱其志,強(qiáng)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12、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
13、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dòng)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14、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jiān)。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
15、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16、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17、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
18、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
19、夫惟無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圣人被褐懷玉。
20、多言數(shù)窮,不如守中。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