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與之(1158年—1239年),字正子,一字正之,號菊坡。原籍寧都白鹿營 (今江西省寧都縣黃石鎮(zhèn)營底村),幼年隨父移居廣東增城,故《宋史》載其廣州人,《中國人名大辭典》載其增城(中新坑背崔屋村)人。南宋名臣。
紹熙四年(1193年)進士。授潯州司法參軍,調淮西提刑司檢法官,特授廣西提點刑獄。嘉定中,權發(fā)遣揚州事、主管淮東安撫司公事,知成都府兼本路安撫使。端平元年(1234年),授廣東經(jīng)略安撫使兼知廣州。端平二年(1235年),除參知政事。端平三年(1236年),拜右承相兼樞密使。嘉熙三年(1239年),以觀文殿大學士奉祠,卒謚清獻。著有《崔清獻公集》。
南宋大臣崔與之的作品有哪些
【水調歌頭·題劍閣】
萬里云間戍,立馬劍門關。亂山極目無際,直北是長安。
人苦百年涂炭,鬼器三邊鋒鏑,天道久應還。手寫留屯奏,炯炯寸心丹。
對青燈,搔白首,漏聲殘。老來勛業(yè)未就,妨卻一身閑。
蒲澗清泉白石,梅嶺綠陰青子,怪我舊盟寒。烽火平安夜,歸夢繞家山。
后世如何紀念崔與之
祠堂
崔清獻公祠位于佛岡縣水頭鎮(zhèn)下豐村西側,是佛岡縣文物保護單位。該祠建于明代中葉,清末毀于火,民國六年(1917年)重建,祠深三進,兩邊有青云巷間隔,面積225平方米。
祠堂是磚木結構,門匾額題曰“清獻崔公祠”,是明代學者陳獻章(陳白沙)手筆,第二進懸有“嶺南間氣”牌匾。
銅像
崔與之銅像由廣東著名雕塑家梁君令、卓國平設計制作,高2.48米,崔與之銅像造型飽滿,外表忠厚有張力,符合其“儒帥”的氣質。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