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儀享年85歲,被稱為“五福老人”。當時唐朝的人均壽命是50多,要是放在現(xiàn)代,郭子儀的年齡可以上百。郭子儀的一生,可以說是激情歲月,他的一生中夾雜著智慧、幸運、犧牲,近乎完美的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壽終正寢。
郭子儀壽終正寢
郭子儀長壽,子孫眾多。要知道郭子儀在拜壽時就有八子七婿,孫子孫女加起來有好幾十。搞的郭子儀在壽宴時只能對他們簡單的點頭微笑,因為根本就記不得孫子們的名字。如今,郭子儀的后代分布在中國各個省,血脈眾多。
郭子儀十分富有,單是經(jīng)歷了四代皇朝,皇帝們賞賜的金銀珠寶就不計其數(shù)。郭府家大業(yè)大,郭子儀的親人和仆人合計有三千多人。郭子儀的生活其實有些窮奢極侈,但是沒有人說他的不好,因為他一年的收入就有24萬石,郭子儀即使奢侈,用的也是自家的錢,都是有跡可循清清白白的錢。
郭子儀一生康予。雖然郭子儀是武將出身,戎馬一生,經(jīng)歷了大大小小不少的戰(zhàn)役。所幸郭子儀都沒有受很重的傷,平平安安的度過了一生。再加上郭子儀善于處理各種復雜的人際關系,讓他朋友遍天下,走到哪兒都能得到幫助,很多事情化險為夷。
郭子儀始終把國家、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臨危受命,不僅造就了國家,也保全了自己。他睿智能干,很多人對他都有極高的評價,皇帝為了賞賜他把他的畫像放入了凌煙閣,讓凌煙閣在100多年后為郭子儀重啟,這是多大的榮耀。
郭子儀心胸坦蕩不設圍墻
郭子儀待人寬厚,不與人結仇,不得罪小人,以真誠打動皇帝,朋友遍天下。他的一生沒有做過虧心事,心胸坦蕩;平易近人,府中不設圍墻?;鹿亵~朝恩之前十分嫉妒郭子儀,甚至去挖了郭子儀的祖墳,后被郭子儀感化。軍官李光弼擔心郭子儀得勢后報復,后與郭子儀合作無間。
郭子儀畫像
郭子儀心胸坦蕩,面對宦官的惡意中傷,一直對自己進行反省。有一次,魚朝恩邀請郭子儀前去參觀修建好的廟宇,尋常人肯定把這次邀請當作鴻門宴,郭子儀的兒子也都勸郭子儀不要前去赴宴,即使赴宴也多帶些兵馬。郭子儀卻只帶了幾個仆人就走了。當魚朝恩看到郭子儀到來,只帶了沒幾個人,也很疑惑。郭子儀解釋說,外界猜測魚朝恩將對自己不利,只帶了沒幾個仆人,如果猜測屬實,魚朝恩能更方便的解決自己。郭子儀對魚朝恩的信任讓魚朝恩感動不已,其實這都是因為郭子儀十分大度,他明白朝廷中如果起內(nèi)訌會對國家不利,所以郭子儀寬容地對待著宦官對自己的嫉妒傷害。
郭子儀在家時常要求下人不要關門,也不在門口設有護衛(wèi),誰都可以自己進去。他的兒子勸說郭子儀擺出威嚴來,堂堂一個顯赫的家庭不能如此隨便。郭子儀卻說,郭府雖然人員眾多,但都是靠朝廷給的俸祿養(yǎng)活,如果郭府一直都大門緊閉,不是給有心人找到理由來找郭府的麻煩嘛?,F(xiàn)在打開大門,就是讓所有人都監(jiān)督郭府,有心人即使想誣告也沒有理由了。這就是郭子儀不設圍墻以退為進的安身方法。
郭子儀不得罪小人
郭子儀在唐朝為官時立了很多功,他立命的根本就是功勛戰(zhàn)績,甚至到了功高蓋主的程度。但他卻沒有遭到皇帝的猜忌,走過了接近完美的人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郭子儀的情商頗高。他能很好的處理人際關系,達到朋友遍天下的地步。
郭子儀像
郭子儀情商高是如何體現(xiàn)呢?他以真誠打動皇帝,推心置腹感動同僚。他得到了官兵的擁戴,與官員、回訖保持著良好的關系,而且他從不得罪小人。這里的小人其實可以理解成宦官,經(jīng)常有宦官嫉妒郭子儀位高權重,想著法子把郭子儀拉下馬。但是郭子儀面對宦官的挑釁,不反抗,不抱怨,而是及時檢討自己的責任。
最討厭郭子儀的宦官是一個名叫魚朝恩的人。他討厭郭子儀到什么程度呢?他竟然派人把郭子儀父親的墳給挖了!要知道,祖墳被挖是一件奇恥大辱,更何況郭子儀當時是鼎鼎有名的將軍,挖郭子儀父親的墳是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雖然沒有明確的證據(jù),但所有人都知道這件事是魚朝恩做的,甚至連代宗都知道。當郭子儀從前線回來時,他只字不提魚朝恩,只是說因為自己常年征戰(zhàn),肯定破壞了不少別人家的祖墳,現(xiàn)在自己的祖墳被挖,是遭到報應了。郭子儀在敘述祖墳被挖的整件事中,完全沒有涉及到朝中官員,為了不起內(nèi)訌,郭子儀犧牲了很多。
又有一次,魚朝恩邀請郭子儀前去參觀新修的廟宇。嫡親都勸郭子儀多帶些兵馬過去,可是郭子儀是帶了幾個仆人。魚朝恩看到郭子儀到來,也對郭子儀只帶幾人的做法表示奇怪。郭子儀大方表示如果魚朝恩是來殺自己的,少帶人還可以減少魚朝恩的難度,表示對魚朝恩絕對的信任。魚朝恩十分感動,至此不再刁難郭子儀。
郭子儀什么來頭
郭子儀什么來頭,為什么可以得到朝廷萬般信任,公元779年,郭子儀還被尊為“尚父”,死后被追贈太師一職。而說起郭子儀,不得不提的還有他的足智多謀。
郭子儀雕像
郭子儀,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fā),郭子儀率軍討伐安祿山,后又收復靜邊軍和云中,因為有功,被加封御史大夫。之后郭子儀又聯(lián)合回紇首領,一同將阿史那除掉,擄獲數(shù)萬名俘虜,終于平定了河曲。郭子儀還克復兩京,因此郭子儀被封代國公,當時郭子儀上朝時,肅宗還親自迎接,并慰勞他說國家現(xiàn)今如此都是郭子儀的功勞。
直到公元758年,郭子儀遭人嫉妒陷害,趁機將相州之敗得責任都推到了郭子儀身上,因此郭子儀的兵權被剝奪。公元760年,郭子儀再次掌握兵權,肅宗將河東的事情都拜托給郭子儀,而郭子儀也不負眾望,將失地收回,誅殺作亂之人,一番作為使得各地將領紛紛恐懼。郭子儀不管是否手握兵權對大唐來說都是守護神的存在,最重要的是,不管朝廷是否剝奪郭子儀的兵權,郭子儀都衷心于朝廷。郭子儀年近古稀之年,還被朝廷派出抵御吐蕃,化解大唐與回紇之間的問題,智退回紇兵士,不費一兵一卒,還與回紇首領簽訂和約,永不再犯大唐。
由此可見,郭子儀簡直就是神一樣的存在,不僅僅是他對大唐立下的汗馬功勞,還因為他對朝廷的衷心,令人敬佩。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