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適(kuò)(1117年—1184年),原名造,后更名適,字景伯,又字溫伯、景溫,號盤州,洪晧長子。因晚年居住老家饒州盤州,故又自號盤州老人,宋饒州樂平(今江西省樂平市)人。因其父而入仕途。紹興十二年(1142年)二月,與弟洪遵同中博學(xué)宏詞科,洪遵第一狀元,洪適第二榜眼。累官至尚書右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官至右丞相。封太師、魏國公,食邑五千戶,實封二千六百戶,卒謚文惠。祀鄉(xiāng)賢。配石氏封蔡國夫人,又配沈氏封魏國夫人。周必大所撰《宋宰相贈太師魏國文惠公神道碑銘》:“公器業(yè)早成,與人誠實,無浮禮,文華天賦,濟以力學(xué),步驟經(jīng)史,新奇富贍,兄弟鼎立,自成一家?!?,許及之所撰《宋尚書右仆射觀文殿學(xué)士正議大夫贈特進洪公(適)行狀》,洪適與弟弟洪遵、洪邁皆以文學(xué)負盛名,有“鄱陽英氣鐘三秀”之稱。三洪同朝并為臺輔世所罕見。同時,他在金石學(xué)方面造詣頗深,與歐陽修、趙明誠并稱為宋代金石三大家。四十八歲登丞相位。
歷史如何評價洪適
許及之《次韻洪莘之太社真率之集三首》其一:“疇昔三洪并,聲名四海知。靈光一老在,鸑鷟九成儀。近有同朝喜,今無遠室思。雙瞻最良譽,臺瑞圣明時。
文天祥《跋王元高詞科擬稿》:“我朝言治者曰慶歷、元祐、乾淳,厥亦惟歐陽子、蘇公兄弟、周益國、三洪氏以其宗工大手掌朝廷文字,以為之繅籍粉澤,功光當時,垂休無窮,豈曰小補之哉?
明代蔣一葵《堯山堂外記》:“‘三洪’并中詞科,繼入西掖,時有賀啟云:‘有是父,有是子,相傳忠義之風(fēng);難為弟,難為兄,俱擅詞章之譽。
張淏《會稽續(xù)志》洪文惠公適帥越,聞亨宗行義,延置郡齋,又偕至鄱陽,與文惠之弟樞密遵、內(nèi)翰邁游,日以文章為事。嘗為博學(xué)宏詞科之業(yè),三洪公讀之謂曰:‘他日玉堂揮翰可也?!?/p>
魏了翁《三洪制稿序》云:“北門掌書內(nèi)命,最號清切,自入國朝,選授尤靳。有饒陽之李、項城之梁、溫陵之蘇、成都之范者矣;亦有兄弟為之,如燕山之竇、肥鄉(xiāng)之李、閬中之陳、雍立之采、建安之吳、真定之韓、眉山之蘇、南豐之曾、莆田之蔡、成都之宇文者矣;亦有父子兄弟并為之,如吳越之錢者矣,而俱未有一翁三季如番陽洪氏之盛者也。中興以來學(xué)士之再入者十有六人,而洪氏之兄弟與焉;自紹圣立宏博科汔于淳熙之季,所得不下七十人,而至宰執(zhí)至翰苑者僅三十人,洪氏之兄弟又與焉。嗚呼,何其盛與!故人之稱洪氏者,不以詞章則以記覽,不以名位則以科目,孰知其一心之傳,上通于天,固有以敷遺子孫者與……洪氏之孫偲將以其三祖制稿刻諸犍為郡齋,而屬了翁為之序。
樓鑰《洪文安公<小隱集>序》:“公之兄為右丞相,謚文惠;弟以翰林閣老終端明殿學(xué)士,謚文敏,世稱‘三洪’以比錦屏‘三陳’,而又過之。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