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秋暝》描寫的是初秋時節(jié)雨后黃昏的景色。是首山水詩。此詩名盛于開元天寶年間,是王維晚年隱居鐘南山下輞川時所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有“詩佛”之稱。他參禪悟道,游弋于山水間,他自稱以悟寂為樂,把自己的心情感慨融入到詩歌當(dāng)中。
山居秋暝原文: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山居秋暝譯文:新雨過后山谷里空曠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氣特別涼爽。明月映照著幽靜的松林間,清澈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里傳來喧鬧聲,知是少女洗衣歸來,蓮葉輕搖知是上游蕩下輕舟。任憑春天的花草消失,眼前的秋景足以讓我流連久居。
山居秋暝描繪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時分山村的旖旎風(fēng)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樸風(fēng)尚,表現(xiàn)了詩人寄情山水田園并對隱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滿足心情,以自然美來表現(xiàn)人格美和社會美。全詩將空山雨后的秋涼,松間明月的光照。
山居秋暝作于王維隱居終南山下輞川別業(yè)時,此時已是“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終南別業(yè)》)的后期了。開元二十四年(736),唐玄宗時期最后一個開明的宰相張九齡被李林甫等排擠罷官,朝政日趨昏暗,王維的政治熱情冷卻下來,對政治抱著消極的態(tài)度。開元二十八年(740)后,他終南山構(gòu)筑了別墅,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此詩即作于這個時期。
王維主要活動在唐玄宗時期,是盛唐的一個文藝全才,他詩書畫音樂樣樣精通,官也做到尚書右臣的位置,可以說是聲名顯赫。
但是由于安史之亂他沒有來得及跟隨唐玄宗逃走,后被進(jìn)入長安的叛軍抓住帶到洛陽,委任以偽職給事中。
就這個事件對王維打擊很大,唐肅宗平定叛亂以后,他雖然最后保住了性命,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雖然后來也還在做官,但王維心思已不在官場,實際上已經(jīng)過起了半官半隱的生活。
回顧這首詩,里面的風(fēng)物描寫,給人以一種世外桃源的感覺。青松明月、清泉碧荷之中,還有一群勤勞善良的人,他們與世無爭,悠閑自在。詩中所描寫的自然山村,實際上是詩人自己所追求的一個理想的社會環(huán)境。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