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年的時間,如何做到快速提升歷史成績,無外乎就是在和別人同樣的時間里,更加高效地吸取并掌握知識。
1、夯實基礎知識
基礎知識是解答一切題目之根源,無論高考題出的多難,需要如何遷移知識點,最終都要回歸到用基礎知識作答上來。知識是能力的依托,即便分析角度再獨到,解題能力再高超,言而無物也終究得不到高分。因此,夯實基礎知識是復習中要遵循的首要原則。
復習時,我們要準確再現(xiàn)教材中重要的歷史事實、歷史概念、歷史結論、基本線索和發(fā)展過程。對于起著重要歷史作用的重要歷史事件、人物、典章制度、經(jīng)濟改革等知識點要重點掌握??春谜n本目錄、標題、前言、正文、圖表、文獻資料等,做到了如指掌。夯實基礎知識貫穿整個高三始終,以一輪復習最甚,到了二三輪復習,考生要從練習和測驗中尋找知識漏洞,并對照《考試說明》進行知識上的梳理,進行查漏補缺。
2、構建知識體系
如果說基礎知識是“點”,那么主干知識和知識體系就是“線”和“面”。歷史學科就是一個“點、線、面”構成的有機整體,尤其在高三的二輪復習階段,構建好學科知識體系,才能最終起到牽一發(fā)動全身的效果,無論考到哪方面的知識,都能做到知識間的聯(lián)系,無遺漏地將答案系數(shù)列上。
這個環(huán)節(jié),首要問題就是如何將大量分散的、相對獨立的歷史事實、歷史概念和歷史結論納入知識體系當中,最終化“點”成“面”。同學們不僅要上課認真聽老師講授如何構建知識體系,還要學會構建自己的知識脈絡,只有這樣才更便于我們的理解、掌握和運用。
3、提高運用能力
增強知識的運用能力,首先要打開思路。同學們在平日里可多從以下七個方面對歷史問題或現(xiàn)象進行思考,由此可培養(yǎng)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1發(fā)生了什么事?事情的性質(zhì)和類別
2誰干的?做這件事的主體群
3為什么干?最直接目的:政治原因;最根本目的:經(jīng)濟原因;利益的必然性:發(fā)展規(guī)律;利益的必要性:主體群的功利心
4能不能干?矛盾轉化的條件
5怎樣干?戰(zhàn)略、策略、方針、政策、經(jīng)過、特點、調(diào)節(jié)和轉化各種關系
6結果是什么?矛盾運動的程度;多元的
7有何評價?從點、橫、縱三維角度來評價;從積極和消極角度評價;從事件發(fā)展的角度評價
4、關注時事熱點
縱觀近年來的高考歷史試題,有十方面的歷史熱點需要我們關注:①倡導制度創(chuàng)新,②倡導社會改革,③倡導民主共和,④倡導理性愛國,⑤倡導生態(tài)文明,⑥倡導社會保障,⑦倡導民族團結,⑧倡導和平與發(fā)展,⑨倡導建立有效政府,⑩倡導建立以追求公平和效率為目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此外,周年性歷史事件在歷史上有著重大影響,也需要引起我們的關注。
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對于歷史熱點問題的備考不能僅僅停留在熱點本身,還要對熱點本身全面理解,并進行性質(zhì)、意義、理論、層次、學科等多方面的解讀。同時還要對熱點問題以命題的方式進行分析,如:概括、歸納、分析、判斷;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作用、意義、影響;不同的社會科學意義上的范疇定位等。
學歷史其實是不用死記硬背的,只要帶著心去看課本,認真多看幾次課本,記清事件的背景、過程和意義,理清歷史線索就可以了。
溫故知新”與“溫新知故”相結合?!皽毓手隆狈从沉藢W習過程不能一次性完成,認識過程必然循環(huán)往復,螺旋上升的規(guī)律,它告誡我們探求學問應該逐步消化,切忌囫圇吞棗,有的知識由表及里,深思熟慮;有的知識需要由此及彼,融會貫通;有的知識應引進先知,觸類旁通;有的知識應該聯(lián)系實際,具體領悟。然而,“溫故知新”也有先天不足,它的知識面狹窄,難以深入下去,所以,在實踐中,“溫故知新”走向“溫新知故”,從后者中找方法和規(guī)律,與“溫故知新”相輔相成,成為我們學習方法中的重要原則?!皽匦轮省本褪遣痪杏谂f知,在不斷探求新知識的同時,以新帶舊,組成知識的網(wǎng)絡系統(tǒng),顯現(xiàn)知識間固有的邏輯關系,從而成為轉化能力,提高素質(zhì)。
上課要專心聽,多記,多背,對一些歷史年代要聯(lián)系上下文的內(nèi)容來記憶。掌握問答題時,首先要對歷史事件的背景有個清晰的了解,再運用所學過的知識作答,做到理解記憶。多閱讀一些歷史課外書,除了能增長見聞外,還幫助你理解歷史課文。
養(yǎng)成濃厚的學習的興趣:張載說過:“人若志趣不遠,心不在焉,雖學克成?!睏钫駥幰嗾f過:“成功的真正秘訣是興趣,興趣是自學學習的先導,是人們探究世界的動力,是的老師。對學習有了濃厚的興趣,遇到挫折困難才能頑強攻克,百折不撓。”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