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子推又名介之推,是春秋時期晉國的人,出生年月日不詳細,死于公元前六百三十六年,后來又被叫做介子。對于介子推簡介歷史書籍很少記載,自傳什么的也沒有,不過關于他大名鼎鼎的典故還是有很多的。介子推舍命愛國的故事,讓后人格外的銘記。同時,如今我們每一年過的“清明節(jié)”都是跟他有關的呢。
介子推本身是百姓人家,為了掙錢養(yǎng)家便去了有錢人家里做事糊口,也就是晉國公子重耳的家里。春秋時期,戰(zhàn)亂紛紛,晉國內(nèi)部也發(fā)生了戰(zhàn)爭,當時的晉獻公昏庸無道、沉迷美色,特別是妃子姓驪名姬的娘娘,于是千方百計的想要廢掉太子申生,讓驪姬娘娘的兒子做太子。晉國內(nèi)部一片混亂,為了求生只好帶著家屬四處逃竄,介子推很忠心,不但沒有逃跑,還一路追隨重耳。逃竄的日子很是可怕,饑寒交迫,病厄交加。就在這個時候,介子推挺身而出,為了不讓公子重耳餓死,就割下自己身上的肉來維持重耳的性命。
在十九年的生死逃亡中,重耳終于迎來了黎明前的光束,他搖身一變就成了晉國的帝王,介子推也成了重耳的左膀右臂。介子推一心愛國,熱衷于國,他不斷的在重耳說出一些忠言,但是卻無濟于事,他沒有辦法改變重耳,只好和母親歸于山林。之后也在重耳放的大火中和母親一起喪失性命。
以上就是介子推簡介,一生最為出名的也就是他的這個故事了。
介子推節(jié)日
介子推是春秋晉國的人,他為人比較低調(diào)所以歷史上對于他出身的記載很少。而介子推節(jié)日指的是為了紀念他而設置的節(jié)日。
當年晉國發(fā)生政變,介子推追隨公子重耳逃到外面,期間經(jīng)歷了多種苦難艱險。有次路中他們的干糧被土匪搶走,公子重耳因為饑寒交迫暈了過去。介子推見狀就忍痛割下身上的肉給重耳吃。重耳因為這事非常感動,覺得介子推是一個忠軍愛主的人,許諾以后當上君王一定會好好報答他。
后來在數(shù)十年后,重耳終于登上王位,晉國內(nèi)亂四起,晉文公就沒有封賞那些追隨他的人。后來就有人去主動請賞,而介子推則認為忠于君王的行為沒什么值得獎賞的。對于那些主動求賞貪圖名利的人的行為介子推非常的看不上,很氣憤就隱退深山做了一名不食君祿的隱士。因介子推不愿意接受封賞時寫過一首詩,這首詩后來傳到了晉文公那里,晉文公非常后悔就下令尋找介子推。當知道介子推就隱身在深山里就聽信了小人的建議讓人三面燒山想逼迫介子推出來??墒侨熘蠖疾灰娊樽油频纳碛?,派人上山去看才知道介子推母子在一棵柳樹下已經(jīng)被活活燒死。
對于此事晉文公非常悔恨,為了紀念介子推這種忠心耿耿不屑功名利祿的氣節(jié),就造了一個“寒食節(jié)”來紀念他。曾經(jīng)多次身穿素衣帶領文武百官來介子推死去的樹下拜祭他。這就是介子推節(jié)日的由來。通常清明節(jié)的前兩天就是寒食節(jié),冬至一百零五天后那一天禁火,那天只吃瓜果點心類的冷食。在普通民眾的認知里都覺得寒食節(jié)的起源是晉文公火燒介子推的事情,人們在那個月不燒明火吃冷的食物,后來逐漸改為清明節(jié)的前一天做寒食節(jié)。后來人們也常用寒食節(jié)來紀念去世的親人。
介子推的故事
介子推的故事和我們國家的一個節(jié)日息息相關,到底是什么節(jié)日呢,讓我們慢慢來探索一下。首先我們可以回歸到春秋時期,介子推的故事大概是這樣子的:
晉國的公子重耳由于遭到陷害于是被迫帶著一群家臣出逃,其中包括介子推。他們一路上要吃的沒吃的要住的沒地兒住,病厄交加,處境相當?shù)母F困潦倒。介子推為了保全重耳的性命,決然的從自己身上割下一塊肉給他食用。后來,重耳登上了晉國王位,聽信奸臣的奉承變得昏庸無道,介子推苦心孤詣的勸導卻沒有什么用,對于重耳的失望便歸隱了山林。重耳知道后就派人尋找卻始終沒有找到。于是就派人把整座山都給燒了,山燒完后便發(fā)現(xiàn)介子推與母親已葬身火海。晉文公悲痛欲絕下,當天下令全國人們禁煙火、吃冷食。這就是寒食節(jié)的來歷,另外為了紀念他還把后一天作為清明節(jié)。
介子推非常的鐘于國家,一片心誠啊,就和三國時代的神人諸葛亮一樣,熱衷報效劉備,在劉備死后還用心的輔助他的兒子,語文課本中的《出師表》完完全全的可以看出來。相傳介子推死前還留下用血寫的詩,他是在用生命來告誡晉文公一定要“清明勤政復清明”。由此可見這個節(jié)日的重要性,介子推的故事能被世人傳承下來,不單單是只是為了紀念,更重要的是讓我們記住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優(yōu)良的道德品質(zhì)。
介子推的精神
介子推是春秋時期的人,雖然不是什么貴族人家,也沒有什么豐功偉績,但是,他身上確實是有很多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介子推的精神主要有三點。
首先要說的介子推的精神就是,在重耳窮困潦倒、饑寒交迫的時候,從而去求別人施舍一些飯菜,最后還被毒打一頓,就在重耳生命垂危的時候,介子推割掉身上的肉給重耳充饑。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絕對是值得我們學習的,當然指的不是要我們學著介子推把肉割下來給別人,而是在別人有困難的時候我們都應該給予幫助,做一些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做人應該常懷奉獻一顆他人奉獻之心。
其二就是,做人應該時時都保持一顆清醒的心態(tài),保持清風之態(tài)。不要去貪圖什么榮華富貴而且違背道德之路。介子推在面對那些功名利祿時,絲毫不像那些唯利是圖的人諂媚君王。他一生淡泊名利,不貪圖富貴,不會去主動邀功,甚至在那些功名前還勸阻君王不可那樣大肆的給臣子加封進爵,應該以江山社稷為重。同時也告訴了我們另外一個道理,錢財嘛,我們應該取之有道,不要走捷徑。
最后一點就是要有一顆赤誠無私的愛國之心。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我們都應該要愛國。介子推一生都心系國家,把國家的利益放在首位。就連死前還留下對晉文公的告誡,告訴他一定要“清明勤政復清明”。
介子推的精神非常高尚,值得后世人學習。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